(凡七类)、卷十八大肠腑方<篇名>大肠腑脉论第一论曰∶大肠腑者,主肺也,鼻柱中央,是其候也,肺合气于大肠。大肠者,为行道传泻、之腑也,号监仓掾。重二斤十二两,长一丈二尺,广六寸,当脐右回叠积还反十二曲,贮水、谷一斗二升。主十二时,定血脉,和利精神。(《千金》、《明堂》、《外台》同。《难经》云、右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大肠脉也,若少气心下有水气,立秋节即咳,刺手太阴。治阴、在鱼际间。
右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大肠实也。若肠中切痛如针刀所刺,无休息时,刺手阳明。治阳、在手腕中泻之。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肠中雷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盲之原,巨虚、上廉、三里。
大肠胀者肠鸣而痛,寒则泄,食不化。
大肠有寒、溏,有热便肠垢。
大肠有宿食,寒、发热,有时如疟状。
肺前受病移于大肠,肺咳不已,咳则遗矢便利,厥气客于大肠则梦田野。
肺应皮,皮浓者大肠浓;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裹大者,大肠缓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
扁鹊云∶手太阴与阳明为表里。大肠若病实则伤热,热则胀满不通,口为生疮。食下入、肠,肠实而胃虚,食下胃,胃实而肠虚,所以实而不满,乍实乍虚乍来乍去,虚则伤寒,寒、则肠中雷鸣,泄青白之痢而发于气,水根在大肠,(方在治水篇中。
大肠绝不治,何以知之?泄利无度,利绝则死。
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外侧,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直而上颈,贯颊入下齿缝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是动则病齿痛颊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盛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不复盛者,则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则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大肠腑方<篇名>大肠虚实第二
(脉二条、方二首、灸法七首)、大肠实热、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实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肠满善喘咳,面赤身热,喉咽中如核状、名曰大肠实热也。
卷十八大肠腑方之大肠虚实第二<篇名>生姜泄肠汤治大肠实热,腹胀不通。口为生疮者方。
生姜、橘皮、青竹茹、白术、黄芩、栀子仁(各三两)、桂心(一两)、茯苓、芒硝(各、二、两)、地黄(十两)、大枣(十四枚)、上十一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二服。
治肠中胪胀不消方:
灸大肠俞四十九壮。
大肠有热,肠鸣腹满挟脐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巨虚上廉主之。
大肠虚冷、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虚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胸中喘,肠鸣虚渴,唇干目急,善惊泄、白,名曰大肠虚冷也。
卷十八大肠腑方之大肠虚实第二<篇名>黄连补汤治大肠虚冷,痢下青白,肠中雷鸣相逐方。
黄连(四两)、茯苓、川芎(各三两)、地榆(五两)、酸石榴皮(五片)、伏龙肝(鸡、子大一、枚)、治肠中雷鸣相逐痢下方:
灸承满五十壮。穴在挟巨阙相去五寸,巨阙在心下一寸。灸之者挟巨阙两边各二寸半。
治肠中常鸣,时上冲心方:
灸脐中。
食饮不下,腹中雷鸣,大便不节,小便赤黄,阳纲主之。
腹胀肠鸣,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腹中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肠胃间游、气切痛,食不化,不嗜食,身肿挟脐急,天枢主之。
肠鸣而痛,温溜主之。
大肠腑方<篇名>肛门论第三
(论一首)、论曰∶肛门者,主大行道,肺、大肠候也,号为通事令史。重十二两,长一尺二寸,广、二寸二分。应十二时。若脏伤热,则肛门闭塞大行不通,或肿缩入生疮。若腑伤寒,则肛门、开大行洞泄,肛门凸出,良久乃入。热则通之,寒则补之,虚实和平,根据经调理(方见二十、四卷中。)、卷十八大肠腑方<篇名>皮虚实第四(论一首、方二首)、论曰∶夫五脏六腑者,内应骨髓,外合皮毛肤肉。若病从外生,则皮毛肤肉关格强急。
若病从内发,则骨髓痛疼。然阴阳表里,内髓外皮,其病源不可不详之也。皮虚者寒,皮实、者热。凡皮虚实之,应主于肺大肠。其病发于皮毛,热则应脏,寒则应腑。
大肠腑方之皮虚实第四<篇名>蒴蒸汤
治皮虚主大肠病,寒气关格方。
蒴、根叶(切三升)、菖蒲叶(切三升)、桃叶皮枝(三升)、细糠(一斗)、秫米(三、升)、上五味以水一石五斗,煮取米熟为度,大盆器贮,于盆上作小竹床子罩盆,人身坐床中、周回四面将席荐障风,身上以衣被盖覆。若气急时,开孔对中泄气,取通身接汗可得两、食久许。如此三日,蒸还温药足汁用之。若盆里不过热,盆下安炭火。非但治寒,但是皮肤、一切劳冷悉治之。
大肠腑方之皮虚实第四<篇名>栀子煎
治皮实主肺病热气方。
栀子仁、枳实、大青、杏仁、柴胡、芒硝(各二两)、生地黄、淡竹叶(切各一升)、生、元、参、上十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大肠腑方<篇名>咳嗽第五
(论二首、方五十五首、灸法十四首)、论曰∶经云∶五脏六腑皆令咳,肺居外而近上合于皮毛。皮毛喜受邪,故肺独易为咳也、。邪客于肺,则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喉鸣,甚则唾血。肺咳经久不已,传入大肠,其、状咳则遗粪。肾咳者,其状引腰背痛,甚则咳涎。肾咳经久不已,传入膀胱,其状咳则遗尿。
肝咳者,其状左胁痛,甚者不得转侧。肝咳经久不已,传入胆,其状咳则清苦汁出。心咳者、其状引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甚者喉痹咽肿。心咳经久不已,传入小肠,其状咳则矢气。脾、咳者,其状右胁痛阴阴引肩背,甚者不得动,动则咳剧。经久不已,传入胃,其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久咳不已,三焦受之,三焦咳之状,咳而腹满,不能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若顺时有风寒冷人触冒解脱,伤皮毛间入腑脏为咳上气、如此也。有非时忽然暴寒,伤皮肤中与肺合,则咳嗽上气,或胸胁支痛,咳唾有血者,是其、热得非时之寒,暴薄之不得渐散,伏结深,喜肺痈也。因咳服温药,咳尤剧及壮热吐脓血、汗出恶寒是也。天有非时寒者,急看四时方也。
问曰∶咳病有十,何谓也?师曰∶有风咳,有寒咳,有支咳,有肝咳,有心咳,有脾咳、有肺咳,有肾咳,有胆咳,有厥阴咳。问曰∶十咳之证以何为异?师曰∶欲语因咳言不得、竟,谓之风咳。饮冷食寒因之而咳,谓之寒咳。心下坚满,咳则支痛,其脉反迟,谓之支咳。
咳则引胁下痛,谓之肝咳。咳而唾血引手少阴,谓之心咳。咳而涎出续续不止,引少腹,谓、之脾咳。咳引颈项而唾涎沫,谓之肺咳。咳则耳无所闻,引腰并脐中,谓之肾咳,咳而引头、痛口苦,谓之胆咳,咳而引舌本,谓之厥阴咳。风咳者,不下之。寒咳、支咳、肝咳、刺足、太冲。心咳,刺手神门。脾咳,刺足太白。肺咳,刺手太渊。肾咳,刺足太溪。胆咳,刺足、阳陵泉。厥阴咳,刺手大陵。
虚、也。此为胸中寒实所致也,当吐之。
乃可吐耳。
咳家,其人脉弦为有水,可与十枣汤下之(见下第十二方)。不能卧出者,阴不受邪故、也。
留饮咳者,其人咳不得卧,引项上痛,咳者如小儿掣纵状。夫酒家咳者,必致吐血,此坐久、极饮过度所致也。其脉沉者,不可发汗。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善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上气汗出而咳,属饮家。咳而小便利,若失、溺不可发汗,汗出即厥逆冷。
夫病吐血喘咳上气,其脉数,有热不得卧者死。寒家咳而上气,其脉数者死,谓其人形、损故也。脉大而散散者,为气实而血虚,名曰有表无里。上气面、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加、卷十八大肠腑方之咳嗽第五<篇名>小青龙汤治咳逆倚息不得卧(方见第九卷伤寒上。)、小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桂苓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方:
茯苓(四两)、桂心、甘草(各三两)、五味子(半升)、上四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苓甘五味姜辛汤以治其咳满方:
茯苓(四两)、甘草、干姜、细辛(各三两)、五味子(半升)、上五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纳半夏,以去其水。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半夏汤、方:
半夏、五味子(各半升)、茯苓(四两)、细辛、干姜、甘草(各二两)、上六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应用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纳麻黄,纳杏仁、茯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杏仁、半夏、五味子(各半升)、茯苓(四两)、细辛、干姜、甘草(各三两)、上七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若逆而纳麻黄,其人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利之。芩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大黄、细辛、干姜、甘草(各三两)、茯苓(四两)、杏仁、半夏、五味子(各半升)、上八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咳而上气肺胀,其脉浮,心下有水气,胁下痛引缺盆,设若有实者必躁,其人常倚伏、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方:
石膏、干姜、桂心、细辛(各二两)、麻黄(四两)、芍药、甘草(各三两)、半夏(半、升)、五味、上九味、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下药,煮取二升半,强者服一升、。羸者减之,小儿服四合。(仲景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外台》、同)。
大肠腑方之咳嗽第五<篇名>射干麻黄汤
治咳而上气,喉中如水鸡声者方。
射干、细辛、款冬花、紫菀(各三两)、麻黄、生姜(各四两)、半夏、五味子(各半、升)、大枣、上九味、咀,以东流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药,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大肠腑方之咳嗽第五<篇名>浓朴麻黄汤
治咳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其脉浮者方。
浓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三两)、细辛、干姜(各二两)、小麦(一升)、杏、仁半、夏五味子(各半升)、上九味、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麦熟,去麦纳药,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大肠腑方之咳嗽第五<篇名>泽漆汤
治上气而脉沉者方。
泽漆(三斤细切,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去滓澄清)、半夏(半升)、生姜、紫、菀、(一作紫参)、白前(各五两)、黄芩、甘草、桂心、人参(各三两)、上九味纳泽漆汁中,煮取五升,每服五合,日三,夜一。
大肠腑方之咳嗽第五<篇名>麦门冬汤
下气止逆,治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方。
麦门冬汁(三升)、半夏(一升)、粳米(二合)、人参、甘草(各三两)、大枣(二、十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分四服,日三夜一。
大肠腑方之咳嗽第五<篇名>麻黄石膏汤
治上气胸满方。
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浓朴(五两)、小麦(一升)、杏仁(半升)、上五味以水一斗,先煮小麦熟,去麦下药,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深师用此治久、逆上气,喉中如水鸡鸣咳者,加半夏、五味子各半升,干姜三累)。
大肠腑方之咳嗽第五<篇名>十枣汤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一岁可与此方。
大枣(十枚)、大戟、甘遂、芫花(等分)、上大戟、甘遂、芫花捣为末,以水一斗五合,煮枣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者一钱匕、羸者半匕,顿服。平旦服而不下者,明旦更加半匕。下后自补养。咳而引胁下痛,亦十、枣汤主之。
大肠腑方之咳嗽第五<篇名>温脾汤
治食饱而咳者方。
甘草(四两)、枣(十枚)、上二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若咽中痛而声鸣者,加干姜一两。
大肠腑方之咳嗽第五<篇名>百部根汤
治嗽不得卧两眼突出方。
百部根、生姜(各半斤)、细辛、甘草(各三两)、贝母、白术、五味子(各一两)、桂、心、(四两)、麻黄(六两)、上九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古今录验》有杏仁四两、紫菀三两)。
大肠腑方之咳嗽第五<篇名>海藻汤
治咳而下利,胸中痞而短气,心中时悸,四肢不欲动,手足烦不欲食,肩背痛,时恶、寒方。
海藻(四两)、半夏、五味子(各半升)、生姜(一两)、细辛(二两)、茯苓(六两)、杏仁、(五十、上七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一方无五味子、生姜。
大肠腑方之咳嗽第五<篇名>白前汤
治水咳逆上气,身体浮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咽中作水鸡鸣方。
白前、紫菀、半夏、大戟(各二两)、上四味、咀,以水一斗浸一宿,明旦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治九种气嗽欲死百病方:
干姜、半夏、细辛、紫菀、荛花(一作芫花)、吴茱萸、茯苓、甘草、甘遂、防葵、人、参、乌头、大黄、杏仁(各一分)、葶苈(二分)、巴豆、浓朴、白薇(各三分)、远志、菖蒲、五、味、子前胡、枳实、蜀椒、皂荚、当归、大戟、桂心(各半分)、上二十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二丸,日二服,以知为度,不知增之。
大肠腑方之咳嗽第五<篇名>麻黄散
治上气嗽方。
麻黄(半斤)、杏仁(百枚)、甘草(三两)、桂心(一两)、上四味治,下筛,别研杏仁如脂,纳药末和合,临气上时服一方寸匕。食久气未下,重、服、卷十八大肠腑方之咳嗽第五<篇名>蜀椒丸治上气咳嗽,太医令王叔和所撰御,服甚良方。
蜀椒(五分)、乌头、杏仁、石菖蒲、石(一云矾石)、皂荚(各一分)、款冬花、细、辛、紫菀、干姜(各三分)、麻黄、吴茱萸(各四分)、上十二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暮卧吞二丸。治二十年久嗽,不过二十丸。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