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西苑校场内已经是整肃威严。
秋风猎猎,吹动大旗在风中劲舞,掌旗兵士却是岿然不动。校场北侧的将台上,刘宏高高在上,头上巨大的黄罗伞盖不但遮风挡雨,更能遮天蔽日。
将台下偌大的平地上,护卫精兵分列四方,阵法严整,隐含杀机。阵中各色旗帜飘扬,纷繁铠甲并列,偌大的人群却是鸦雀无声。
童英正站在校场正中,将台之下,万众瞩目下,他上前高呼:“吾皇万岁!”
“免礼平身。”刘宏脸上有些兴奋,这西园新军他早已构想许久,如今终于能亲手施行,心中快慰不已。
刘宏身后,何进、袁逢等人分列左右,离刘宏最近的自然是张让。在场的大多都是高官,除了大将军何进和司徒袁隗外,也有车骑将军何苗、皇甫嵩、朱隽、司空袁逢、侍中王允等人。远远望去,袁绍和曹操竟然也在,不过他们却已经排到了队尾。
“皇甫爱卿,朕着你安排较武事宜,准备得如何了?”
皇甫嵩如今已是百战名将,虽然官衔不及何进,在朝野的地位却犹有过之,童英也对皇甫嵩有所了解,知道竟然是他亲自安排,可见皇帝对此次较武的重视。
皇甫嵩身着铁甲,花白的胡须在随风飘动,神色威严,出列拱手道:“回陛下,老臣接到旨意,已经安排妥当,准备从三方面考核童英的本事。”
“哪三方面?”刘宏对大舅子何进是忌惮,对这个老将军却是真的又敬又畏。
“第一是骑射,射乃是六艺之一,自古流传。以射观德,以射观武,射艺于一个将军来说,必不可少。第二便是武艺,我汉军将士征战数百年,无往不利,靠的不仅是装备精良、行伍配合,更有为将者的勇气争心,武艺过人。第三便是兵法,此次兵法考校,不以典籍为凭,而以实战为据,由童英指挥一队兵士,与军中一个校尉对抗,便如千军作战一般。”皇甫嵩郑重的开口道。
“好!爱卿考虑周到,只是这三番比试,一个人未免太多无聊,不知童英的对手是谁?”刘宏点头道。
皇甫嵩正欲开口,袁绍却已经越众而出:“圣上,臣举荐一人!”
刘宏见袁绍要推荐,便兴致勃勃的问:“本初举荐何人啊?”
“启奏圣上,童英广宗一战扬名,杀张梁,擒张角,可淳于琼却只能闲居京城,也没有黄巾逆贼来攻打洛阳。童英因为有功,可以在此较武比试,可淳于琼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而还有更多的有能之士跟他一样。”袁绍本是世家子弟,却和淳于琼是至交好友,借着这个打抱不平的机会,更是连带着为未曾出战立功的将士们请命。
“袁绍不得无礼!”袁逢低声训斥了句。
“陛下,袁绍只想为淳于琼求一个机会。”袁绍却是倔着头,接着道。
刘宏有些不悦,却是顾及袁氏和党人的面子,并不反驳:“如此也好,淳于琼和童英比试骑射,得胜者进入下一轮。”
“袁绍多谢陛下。”袁绍退了下去,拍拍旁边那人的肩头:“小心些,莫要阴沟翻船。”
淳于琼身长八尺,虎背熊腰,卖相却是不差,当下走到童英身前,并肩而立。他见童英虽是长身玉立,却多少显得有些文弱,已经起了轻视之心。
“我命人在百步之外放一个箭靶,你们东西相向走马,先射中箭靶者胜出。可有异议?”
较武横生枝节,皇甫嵩却是不以为意,公正严明。
“谨遵将军安排。”童英和淳于琼两人同声应道。
一旁早有军士抬来弓箭,淳于琼随手取了一张两石的硬弓,远处的军士顿时一阵欢呼。
一石四钧,一百二十斤,两石就算二百四十斤。淳于琼看似随意,实际上就算说他还留着后招,两石并非他的极限。军中素来敬重猛士豪杰,见淳于琼大有英雄气概,都是忍不住地喝彩。
童英略一皱眉,也是随手取了一张弓,只不过他取得却是一张软弓。
顾名思义,软弓力道不及,却有一个好处,就是射速更快。
饶是淳于琼胜算在握,还是忍不住地问:“敢问童公子平日里拉几石的硬弓?”
“我臂力不甚强,平时不多用硬弓。”童英微笑颔首。
淳于琼见童英神色平静,不由更是有些怀疑,只怕童英是骗他。
淳于琼目光闪动,从箭壶里抽了一支雕翎箭,扭头去看童英,却见到童英走到一排箭壶的末尾,也是只取了一支箭。
但淳于琼的箭是雕翎长箭,箭杆粗大,箭头扁平,弧形的矢面反射着一道弧光。童英的箭却是一支三棱细箭。大汉军中,这两种羽箭都不常用。皆因雕翎长箭工艺繁杂,箭长且粗,寻常军士又用不起,又拉不开相应的硬弓。三棱细箭却是汉初所用,许多人都已经不明其理。
皇甫嵩也是有些惊讶,这一排箭壶,装了自高祖开国以来用过的各色箭矢,是以三棱细箭虽然稀少,也是象徵性地放了几支过去。
不料童英却选了三棱细箭。
“童公子为何偏偏选用入土之物?”淳于琼愈发不解,心头更疑。
童英想了想道:“我师曾经说过,三棱细箭飞行平稳,速度甚快,远胜汉军惯用箭矢。”
皇甫嵩见两人准备妥当,军令下达,两人已经跨上战马,引而待发。
高台上的张让将二人的动作尽收眼底,心中已然有了一番思量。
皇甫嵩令旗劈下,淳于琼已经催马直奔,童英亦是如此,并不落后。
淳于琼纵马狂奔,只用牙齿咬住利箭,一手执弓,一手勒缰。他倒不是要比什么马的快慢,但是马儿奔驰的快慢在众人心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若都是射中靶心,自己快了一分,那无论是马术还是箭法,都当然是胜出一筹。
两人战马交错,淳于琼已经取箭拉弓,侧头向箭靶望去,瞳孔爆缩,嗤地一声射出飞箭,淳于琼面带笑意,连看看也不看,便知道这一箭十拿九稳。
只是几乎在同时,他的身侧也是“嗤”地一声,紧接着“叮”地一响,淳于琼的笑容已经被北风吹走。
淳于琼真的难以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因为童英一箭射出,竟然不取靶心,而是直接射中了自己的箭杆!
三棱细箭箭头在雕翎箭的箭杆上一点,雕翎箭颤了一颤,并未折断,却是方向已偏,噗地射入地面。
再看那三棱细箭,却已经笔直钉在靶上,箭尾犹自颤抖不息!!
这…怎么可能!
淳于琼觉得太不可思议,射中靶心没什么困难,可射中空中疾飞的羽箭却是难上加难。
射中空中疾飞的长箭本已是困难无比,可三棱细箭借此一弹,还能射在靶上,虽然并未正中靶心,但是自己已经很明显的输了不止一筹!
淳于琼发呆的时候,童英却已经策马回转,路过淳于琼马前的时候轻声说了句,“承蒙承让,若是淳于将军的力道再大三分,童英便无能为力了。”
童英说完这句话后,挂了长弓,去了箭袋,翻身下马,缓步走到司令台前,施了一礼:“陛下,童英幸不辱命。”
张让也从震动中醒悟过来,忙不迭道:“陛下,童英的箭法神乎其神,果然骑射无双,看来陛下钦点的人,果然名不虚传。”
刘宏对张让的高帽子受用无比,面带微笑:“皇甫爱卿,童英这一关可算是过了?”
“过了。大汉有飞将李广,箭无虚发,征战边关数十载,立下了赫赫功劳。今日童英以箭射箭,端的不凡,只要善加培养,未必不是飞将第二。”皇甫嵩亦是笑道。
刘宏知道皇甫嵩不喜欢多说话,可谓字字珠玑,这童英乃是他看中的良材,眼下皇甫嵩夸了童英一番,便如夸赞自己一般,自然是欣喜不已。
“第二场比试步战武艺,以百招为限,分定胜负。”
皇甫嵩声音苍老,面容却是威严不减。
“且慢!臣有事启奏!”袁绍再度越众而出:“启奏圣上,武艺只是匹夫之勇,而兵法才是为将之要,臣恳请圣上允许臣先来请教童公子的兵法吧!”
童英望向这袁绍,只见对方面沉如水,但是眼中却是隐隐透着一丝倨傲和轻蔑。
原来,袁绍见童英以惊人的箭术赢了第一场比试,可见武艺不凡,只怕童英又轻松的过了第二场武艺比试,那就大势已去;而袁绍自幼熟读兵书,虽未经实战,但在朝中已被誉为侯门名将,对于自己的兵阵之法极有信心,因此便欲先以兵法挫败童英。
皇甫嵩有些意外,毕竟童英虽是他和卢植属意的新一代将星,袁绍却也是袁逢的儿子,颇有名望。这两方谁战败了都不好看。
刘宏也是笑了笑,心道童英纵然败了又有何妨?天下间不乏似童英这般隐姓埋名的少年英才,一个童英不成,还有千千万万个童英。你袁氏却只有一个袁绍,这下败了,今后如何立足?你们世家子弟自己出丑,可莫要怨得旁人。
“准奏!”刘宏笑着宣布。
童英自然不知这接下来的比试已经牵扯到皇帝和世家之间的较劲儿,只道这场比试也是选拔西园校尉的必需,沉心静气,默默思忖着对策。
两方准备妥善,已是有两个十行十列的小方阵东西相向。
战鼓咚咚敲响,袁绍立刻下令变阵,方阵顿时如行云流水般变换,成了一个锋矢形状——箭头指向的正是童英。童英也是变阵,却并非攻击凌厉的锋矢阵,而是一个三角形的三才阵。
这三才阵乍一看去只是三大坨,一坨三十余人,相互呼应,呈一个“品”字形。可细心观察却能发现,三才阵是阵中有阵,每个最基本的阵型是三人一阵,稍大一些是十人一阵,以什长为运转轴心。再大一些却是三个什为一阵,而百人的三才阵,运转轴心恰恰是童英。
场中有的人看见童英摆了一个最普通的三才阵,已是忍不住地笑了出来。无它,太简单了。
三才阵只比长蛇阵多了一点变化,乃是汉军操演的最基本军阵之一。锋矢阵攻击凌厉,平庸的将领多数不敢用这个阵法,也是因为风险奇大,一个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袁绍生在公卿之家,自由熟读兵书是必然的,选锋矢阵也没什么奇怪。可童英布了个三才阵,显然便是穷其智计,也仅能如此罢了。
童英心里却是不一样的想法。
卢植告诉他,愈是简单的战术,便愈是有效,愈是简单的阵型,威力便是愈大。盖因阵型简单,则兵士究竟训练,熟稔非常,运转起来也格外流畅。复杂的军阵看得人眼花缭乱,却非常人能用,非常人所能。
既然如此,只要是寻常作战,能简则简。
三才者,天、地、人也。《周易?系辞下》有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也就是说,阴阳相生,立天之道;刚柔并济,立地之道;而仁义并举,立人之道;三才相生相合,皆有相对立的事物所成。
三才运用到军阵,便是攻守兼备,收放自如。
十余丈的距离,呼吸可至。
袁绍的队伍皆由骑着名贵骏马的贵族子弟组成,霎那间,锋矢已经狠狠刺入了三才阵中。三才阵不由凹陷下去,却是陷而不破,变而不离。
三才层层细分,可至每一个人,钜大的锋矢冲撞进来,层层受阻,压力分解到每个人的身上,已经小到足以承受。
可袁绍的锋矢却要凭藉着无双的战意和狂风般的速度,一击之下,不仅没能凿穿童英阵型,反倒为其所阻,让袁绍又惊又怒。
他身材高大,在阵中连连发令,锋矢略一停顿,又以锐不可当的战意冲刺。三才阵被迫得连连后退,却始终保持阵型完整,偶有军士掉队被“杀”,余者立刻移动脚步,阵势只是稍一收缩,仍是保持完整。反观袁绍这边,冲刺虽急,损折的人手比起童英只多不少。
三才阵退了又退,终于稳住阵型,锋矢阵略加休整,却是蓦地变阵。
袁绍果然不愧是袁氏俊杰,锋矢阵两次碰壁,知道若是强冲,已是必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袁绍此时已经将阵型换做长蛇——这也是汉军操演时极简单的阵法。可正因简单,威力更大。
长蛇阵在袁绍的指挥下果然如灵蛇一般扭动,虽然仍是进攻,却是首尾并用,呈马蹄形向三才阵攻击。童英心中一沉,感叹袁绍反应快捷,长蛇阵亦是可攻可守,可长蛇阵的机动性,显然比之三才更胜一筹。
三才阵恍若一个旋转的三叶钜轮,长蛇阵便是一条灵动钜蟒,趋利避害,无所不能。
童英指挥军士,几次想要击穿蛇腹,袁绍却是见机极快,立刻下令首尾救援,令童英无功而返。
可三才阵系统严谨,无论是蛇头猛啄,还是蛇尾卷扫,均是无可奈何。
战况已是陷入了僵持。
此时,无论是袁绍,还是童英,亦或是他们统帅的精兵,都已是战得精疲力竭了。
袁绍初时以为童英不堪一击,此刻用尽手段,却也不能攻破童英的防御,心中焦躁不已,因此他不住地催动长蛇巨蟒,只盼童英哪次不慎,出现钜大的破绽。
与两军的主将相比,两边士卒也是相差迥异。而袁绍指挥的是贵族子弟,从小嫺熟弓马,装备精良,却多多少少有些养尊处优,不耐吃苦。
反观童英这边,虽然是皇甫嵩的亲卫,可皇甫嵩是百战名将,亲卫兵士都是百战淬炼的铁血雄师!他们也许没有背景,只有背影,可他们绝对是纯粹的军人,纯粹的大汉将士!
双方又是斗了盏茶功夫,虽然胜负未分,却无疑是三才大阵已经占据了优势。皇甫嵩面带微笑,觉得童英用正兵,性格沉稳,只要善加培养,来日必定是独当一面的大将。袁绍虽然见识犀利,却心浮气躁,若是他这性子能改,自是最好。
高台上有的人已是看得厌了,昏昏欲睡,譬若皇帝刘宏;有的人却是分外关心,譬若张让和袁逢。
张让自然是希望童英快些将袁绍击败,袁逢却是知道袁绍不可败,一旦败了,袁氏就将声名扫地!
瞅着台前香案,那一炷香终于燃尽,袁逢高声道:“时间已到,此战平手!”
皇甫嵩反应过来,见袁逢越俎代庖,嘴角冷笑:“童英一胜一平,进行第三场武艺比试!”
第31章西苑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