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入楞伽心玄义>第8章
不坏相有八。无相亦无相等。解云。然此四句合为一心。是故经论各随说一。于理遍通。如唯辨严具金无所遗。唯显于金严具不失。双存本末。法未曾二。俱泯性相。不碍双在。若虚心融会随说皆得。若随言执着触事成碍。二就教会者。或得名不得义。如小乘中。但闻阿赖耶名。或得名得一分生灭义。如瑜伽等。三或得名得全分义。如楞伽密严起信等。四或得义不存名。亦如楞伽同性经等。亦如维摩默住以显不二等。四本识种子门者。有二义。一辨种子新熏本有。二辨种子与识同异。初者有说。种子皆是新熏。要是所生方能生故。或说皆是本有。以从无始无初际故。或说。诸种子熏非熏如无漏种子。无始来而有熏习故。若非本有初生无漏后无因故。此亦难解。以不离过故。过有三种。一此种应常。以非所化故。犹如虚空。二定不能生果。以不从因生故。犹如真如。三应同外道从冥生初觉。冥非因生故。如是等过皆不能离。若尔初无漏法从何因生。今总通释。谓。无始无明与如来藏合为习气海。
通为一切染净法因。是故凡一种子皆有四义。一就所依用本非新。二据能依。用新非旧。三由前二义合为一种。四二义同体。形夺俱离。是则于一种子或熏非熏俱不俱等。随说皆得无所障碍。又由习气海中有带妄之真。名本觉。为无漏因。多闻熏习为增上缘。或亦闻熏与习海合为一无漏因。梁论云。多闻熏习与本识中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又习气海中有带真之妄。为染法因。余准同前。是故染净等种各具四义。准上可知。二种子与识同异者。或说种子是实非假。寄本识中不同识体。谓种通三性。识唯无记。或说假而非实。以离本识无别体故。或说通二。以体同本识用各别故。今释。
种子但是本识功能差别。更无别体。是故生起现行亦与本异。如海为波因随风缘大小起浪差别。然于海中求差别因了不可得。而能随缘起差别。识海亦尔。随境界风生诸识浪。识中浪因无若干状。而能为因生果差别。故论云。种子但是本识功能。准释可知。五佛性遍通门者。有说。一切众生中有一分无佛性者。如五性中。一分半有佛性。余定无佛性等。如瑜伽等说。有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唯除草木。如涅槃楞伽等。如此二说。今并和会。然有二义。一就法。二就教。法中于一佛性融通隐显有其四义。一就执非有门。如小乘中。随于法执总不说有大菩提性。二随事亏盈门。如瑜伽等中。但就法尔种子有为无漏为菩提性。是故不说普遍众生。三约理遍情门。如此经及涅槃等凡诸有心皆有佛性。是故众生无非有心。有心无非有性。以心必有性。性必为因。背凡成圣。若尔何故前教定说有无佛性耶。佛性宝性二论自释。为一阐提谤法罪重。依无量时故作是说。非谓究竟无清净性。四相想俱绝门。如诸法无行经。解佛种性皆离名离相离见离念。具如彼说。二就教者。佛性论第二卷末云。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何故如来经中说有一分无般涅槃众生。但如来说法有二种。一了义。二不了义。
汝不应执不了义。解云。此是天亲菩萨论主良断可定百篇也。六二乘回心门者。有说。定性二乘定不回心向大菩提。如深密经等。有说。一切二乘究竟悉皆得大菩提。如法华等。今会此二说亦有二义。一法。二教。法中前经约就此生定入涅槃。必不回心故作是说。后经纵入涅槃后必当起趣大菩提。由根有利钝法有迟疾。如经八万六万乃至十千等。此经三昧酒所醉等(云云)。二约教者。或一切二乘皆不回心。如小乘说。或诸二乘不定性者。未入见道亦有回心。余并不回。如大般若及净名经等。或诸二乘定种性者一切不回。不定种性纵得罗汉而许回心。如深密等经。或诸二乘定与不定。一切皆回。但有入灭不入灭迟疾差别。如法华涅槃楞伽密严等说。良由教有浅深前后差别。故以末后方为了教。余如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