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仁王般若实相论>第4章
以一心中一时行。故言以大愿力。常生一切净土者。明严土化物也。万阿僧祇劫集无量佛光三昧昧。明行之阶劫也。而能现百万乃至诸佛神力者。无量大千世界中。作佛形也。住婆伽梵位者。秦言惠光妙善地。亦常入佛华三昧者。结上三昧乃至诸佛神力也。就十地中有三句经文。从初至而末能等无等者。明法说。二从譬如有人。至无不斯了。明设喻。三从住理尽三昧。至佛惠三昧。明合喻。就法说中。有六子句经文。从初至金刚台。明行相阶劫。证后学心。二从善男子。至不名为见明照理未周。三从所谓见者。至所知见觉。明佛见理周尽。四从顶三昧。至不见不觉。释上第二见理未周。五从唯佛顿解不名为信。
释成第三见理周尽。第六从渐渐伏。至无等等。释成初句行之阶劫。复次观佛菩萨住寂灭忍者。明佛及菩萨同用此忍也。从习忍至顶三昧者。明三贤十圣也。皆名为伏一切烦恼者。明三贤菩萨伏而非断。从初地至十地。亦伏亦断。唯佛顿断也。而无而无想信者。是征名轻毛人也。灭一切烦恼无碍道也。生解脱智也者。解脱道也。
照第一义谛者。举其境界。不名为见者。见理未周故不名为见。所谓见者是萨婆若者。明种智圆备见理周尽。是故我从昔来。常说唯佛所知见觉者。结上萨若婆也。惠离起灭者。明缘知也。以能无生灭者。真证智也。此心若灭者。除烦恼障累。无不灭者。除智障也。入理尽金刚三昧同真际等法性者。行体固坚一相无相也。而未能等无等等者。未能全同佛也。善男子如是诸菩萨者。总举。始从习种。终至法云菩萨。非一也。皆能一切十方诸如来国土中教化众生者。明十三法师皆能随力随分教化众生。正说者教道清净也。正义者证道清净。受持读诵者。摄法修相。亦清净解达。实相者向明四行理用相应也。结其实用。故云等无有异。就外护行中。有六句经文。一从佛告波斯匿王。至解其义理。明以大法总付诸王。不委凡庶。二大王吾今所化。至七难也。明劝诸王弘通大法。光扬三法。能除七难。获得七福德。三从大王。至事帝释。明经理深重。说供养法用。劝王受持。四从天王五今五眼。至七难火起。明国王弘经咸得贤圣镇国。七难不起。五从大王若未来世。至而供养之。明佛使五大菩萨护其国土。劝立形象而供养之。六明三宝可遵应。别付嘱十六国王。佛告波斯匿王。我当灭度后。法灭尽时者。明其时□事须□护也。受持乃至皆由此般若波罗蜜者。明其利益功能。大作佛事者。寂而常用故。言大作佛事。是故付嘱诸国王。乃至故不付嘱者。明道托时兴非威不举。宜凭外护。故付诸王。不付四部众也。汝当持读诵解其义理者。正劝诸王受持解说。故言受持读诵解其义理。
就第二句中。有二子句经文。从初至帝王欢喜。略总举灭除诸难。以劝于时。二从云何为难。至为七难也。广明七难表以事劝。七难中前二。天道失度。表现于上。次四。地议殊易。事变于下。后之一难。人情暴乱。伤害于世。特宜受持以消不详。日月失度者。君臣不和。迭相障闭。君无正化之力。臣无传正之能。是以应勤讲说此经。为一难也。二十八宿失度乃至各各变现四方诸集所以暴乱者。良由正教不行于四方也。大火烧国已下。明民之失行。同感此难。不得遍在君。臣。南方主礼。礼以防姓。姓逸过度。火难起也。北方主智。智能判疑。饮酒过度。水难起也。东方主仁。仁以养生。杀害过度。风难起也。中央是出。出主于信。忘语过度。木石燋然。五谷不登。地难起也。西方是金。金主于义。取与不节。是以贼难起也。此五其致浩博。且略举其要。以对七难。是明七要。欲令兴护之者识达违顺。中若不实。外绝滋茂。是以就般若以彰七要。第三句中有二子句经文。一从大王。至亦名龙宝神王。明难般若利益功能。二从告大王。至如事帝释。正明所修行法。菩萨一切众生心识之神本。
七要者。初一明本实。下七就实彰行。就七中。前四自科行。后三利他行。一切国王之父母者。明方便妙惠。故云父母。亦名神符者。明二智与教道相称。亦名壁鬼珠者。明对治行也。如意珠者。欲明由对治故显实证。护国珠者摄伏行也。天地镜者。示果过行也。龙实宝神王利润成就行也。幡等皆云九者彰其因行也。七宝案以经置上者。明七方便行必依教也。若王时行常放其前者。明依教修行。前句辨法用。此明真修。如此□异足一百步。是经常放千光明者。略举十地。一地有百。故云放千光明。令千里内七难不起罪过不生者。明对治行也。若王住时作七宝帐者。行成处彰住随分行圆阴已之能。故曰帐也。七宝高坐者。与法空相应。名为坐。余句类而可知。如事父母。如事帝释者。一供养行也。大王我五眼明见三世乃至得为帝王主者。明佛五眼鉴达因果。善恶达顺。应侍□世。方勘制御纲。摄伏天下。特劝护持如经。得为帝王主。故是为一切圣人。乃至作大利益者。明诸仁王等。若修至德之行。感圣在于国土。利润世间。如经作大利故。
若王福尽时乃至七难必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