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随园诗话 下>第79章

第79章

  从以上血缘和学缘两方面来看,袁枚在杭州的社会基盘是很脆弱的。这也是袁枚为什么要不远万里到广西寻找推荐博学鸿词科机会的重要原因。乾隆皇帝即位之后,继承乃父未完之事业,决定于乾隆元年(1736年)重开博学鸿词科。対不喜欢八股文学习的袁枚来说,不啻是一个喜讯,因为如果可以通过鸿博科一跃龙门的话,便可以跳过常规的乡试、会试、殿试重重难关,直接进入翰林院。但是,袁枚在地方上受到名宿们的排斥,身分上也只是一个生员,年纪又轻,在人才济济的江南地域想得到推荐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袁枚决定离开杭州,到广西寻找在广西巡抚金鉷幕中作幕的叔父袁鸿帮忙。结果以一篇《铜鼓赋》得到了金鉷的赏识,“特疏荐博学宏词”,成了当年全国保荐应考的一百八十人中最年轻的“征士”。袁枚在这次考试中落选,但决定留在北京准备乡会试。也许是因为在北京这样大都市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外来者地缘关系得到了相対重视的缘故,袁枚得到了不少杭州同乡的资助,并以自己的天赋得到了文化界的认可,在北京站穏了脚跟,渡过了生存危机,终于在三年后的乾隆三年中举,次年联捷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经过短暂的官僚生活之后,举家隐居南京的随园,从此以南京为中心悠然过了五十年的隐士生涯。不管是不是出于他有意识的选择,乾隆元年离开杭州,等于从此放弃了在故乡杭州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即使在乾隆三十四年和三十七年风伝要被逐出南京时,他选择的二次居留地依然不是杭州,而是置有田产的滁州,从他当时所作“故乡回首夕阳斜,拟赋归欤百事差。西子湖边无片瓦,醉翁亭下有桑麻”(注9)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対故乡杭州有一种“欲归不能”的说不出的无奈。不过,随着袁枚在江南诗坛领袖地位的取得,以及他这一代人逐渐成长为政治权力结构中的中坚力量之后,通过同学、同年、姻戚等社会关系,在杭州也同样建立起一个交游网络,利用不定期回杭州祭扫祖坟等机会,尤其是在晚年,通过一系列文化表演和加强姻戚关系,逐渐重整了在杭州的社会基盘。
  二袁枚交游网络中的杭州籍成员
  首先,以王英志编《袁枚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为基础资料,将袁枚交游网络中以杭州为祖籍地或活动地的成员进行分类。
  1)以“同”为纽带的交游网络
  ①学缘关系:
  A.同学、同年
  ?钱琦(1709~1790),字相人,号玙沙。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1763~1765任江苏按察使。袁枚的県学时代同学。有《澄碧斋诗钞》十二卷。女钱林,袁枚的女弟子,嫁杭州士子汪瑚,而汪瑚的妹妹嫁袁枚嗣子袁通(袁树之子),袁通子袁祖恩又娶汪瑚和钱林所生的第三女,构成世代联姻。
  ?姚成烈(1716~1786),字申甫,号云岫。乾隆十年(1745年)进士,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任江宁布政使,后历任广西巡抚、湖北巡抚、礼部尚书。与袁枚是同年生、同年肄业于万松书院、同举戊午年乡试。《小仓山房(续)文集》卷三十三有‘礼部尚书姚公伝’。
  ?王际华,谥文庄。与袁枚为总角之交,同举戊午乡试,在北京和罗在郊、袁枚三人为车笠之会。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司农任江南乡试主考官。其次子王朝扬,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任江宁知府(同知?),来修通家之礼。
  ?成城,字卫宗,一字成山。与袁枚为总角之交,同举戊午乡试。历任罗源県令、永春県令、台湾海防同知。晚年乞养还乡,袁枚每到杭州,必主其家。后因台湾任内事发,被遣戍。《小仓山房(续)文集》卷三十一有‘候选郎中成君卫宗伝’。
  ?高翰起。与袁枚是県学同学,同举戊午乡试。官至兵部尚书,接触不是很密切,《随园诗话》卷十六?三九条中收有高的一首和诗。
  B.乾隆元年博学鸿词科同征友
  ?杭世骏(1669~1773),字大宗,号堇浦。乾隆元年的鸿博科15名合格者之一,是著名的考证学者。袁枚学写殿试卷时,教以偏旁点画,让袁枚感铭在心。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号樊榭。是“以学问为诗”的浙派(学者型诗派)代表诗人,是袁枚除了苏州沈德潜的“格调派”以外所主要反対的诗歌流派之一。从现有文献资料上看,没有和袁枚有过接触的记载。
  ②血缘关系
  袁氏同族和嫁在杭州的大姐、二姐家族。
  ③姻戚关系:汪氏
  杭州的振绮堂汪氏是一支由安徽黟県(平阳)移住到杭州的望族。袁枚嗣子袁通,娶汪氏长房汪鹏飞(大统谱第八十八世、平阳迁杭分支第七世)之第九女,袁通子袁祖恩娶汪鹏飞子汪瑚之第三女(汪瑚之配钱林,是钱琦之女)。袁通另一子袁祖惠娶汪氏次房汪日章(第八十七世)子汪贤书之第四女。
  2)袁枚的同乡后盾:在南京的杭州籍官员(同年以外)
  ?孙士毅(1720~1796),字智治,号补山。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任两江总督,是袁枚的晚年后援者之一,通过孙的人际网络,袁枚结识了许多满洲蒙古的高官显贵,如福康安(由乾隆皇帝扶养成人)、和琳(和珅之弟)、惠龄等。《小仓山房(续)文集》卷三十二有‘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封一等公孙公神道碑’。
  ?胡高望,字希吕,号昆圃。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督学南京。
  ?倪廷模(1731~1794),字帝培,一字春岩。授江防同知,署滁州牧。《随园诗话》中采其诗甚多。《小仓山房(续)文集》卷三十二有‘江防同知倪君帝培墓志铭’。
  ?汪苍霖,字易堂。任江宁知県。常为袁枚称道弘旿(号瑶华主人,乾隆皇帝的从弟,画家)之贤。
  3晚年在杭州的交游
  A.杭州官绅
  ?孙嘉乐,字令宜,号香岩。历任云南按察使、四川按察使。和袁枚有世交。袁枚十四岁时,曾与其祖父孙陈典同赴己酉科试。孙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妾都是袁枚的弟子。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罢官归里,在西湖置有私邸园林―宝石山庄,是两次湖楼诗会的场所。
  ?胡涛,字沧来,一字葑塘。和袁枚一样,是隐居杭州的隐者、诗人。袁枚每到杭州,必与款洽。
  ?梁同书,字元颖,晚号山舟。大学士梁诗正子。乾隆十七年,会试未第,乾隆皇帝特赐与殿试,入翰林,官至侍讲大学士。淡于荣利,未老,因疾不出。是著名的书法家。性不近妇人,不宴客,亦不赴人之宴。但是当袁枚回杭州时,有些道学气的梁却具华馔招待袁枚,不过唯一主一宾,相対而已。
  ?项墉,字金门,号秋子。贡生,候选同知。杭州的诗人领袖,在杭州大开诗社吟会,风雅之士归之如云。袁枚到杭州必主其家。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三月四日项墉招同王文治、吴颖芳(西林)、汪槐堂等修禊杭州。项为佛教徒,与袁枚论佛不合。
  ?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生有夙慧,十二岁能诗,即工书。乾隆三十五年,成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逾三年,大考第一,擢侍读。出为云南临安知府,因事镌级,乞病归,往来吴、越间,主讲杭州、镇江书院。王梦楼论诗与袁枚多相契,第二次湖楼诗会,王文治亦是参会者。
  ?王味隒,浙江巡抚。乾隆十三年袁枚在江宁県令任上曾被推荐高邮州知州一职,首荐者就是王味隒(也许是受两江总督尹继善之指示)。注10
  ?张朝缙,浙江布政使。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夏,张朝缙送给袁枚一面欧式大玻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