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说的香港脚病是指以腿足软弱,行动不便为主症的疾病。古代因其主症是足缓纵不随
,又名“缓风”或“脚弱。”一般可区分为两个类型,即以足肿者名湿香港脚,不肿者名干香港脚。干、湿香港脚如出现气促胸闷,心悸烦渴等证,则称为香港脚冲心,为香港脚病之危候。
本篇对香港脚的导引主张动、静功结合。在运功方面以活动脚、腿及腰为主。在静功
方面强调呼气时要“自纵身纳气向下,使心内柔和适散”;“散气向涌泉”,“送气向下
三七,不失气”;“散心,两足跟出气向下。”这里的“纵身”“散心”和“使心内柔和适
散”就是要求练功行气时要“松静自然,心宁体散”,避免紧张,克服杂念,使自己有意
识地处于一种非常舒适轻松和宁静的状态。怎样才能松静舒散呢?文中提出一是要“纵身”
,首先要放纵身体、四肢、肌肉、呼吸,使其如散如纵,无有紧张;二是要“散心”,使身
心同时松散,无有挂牵,不为杂念声色干涉,集中心思呼吸行气,“使心内柔和适散”,这样才能进入最佳状态。使内气充实,营运体内,然后以意引气“散气向涌泉”,“两足跟出气向下”就可达到“以气攻病”,治疗香港脚的目标。“纵身”、“散心”的功法,就是后世的松静功,松即使肌体放松,静即使跟出气心绪宁静。松静两者,相互促进,松散之后,才容易入静,入静之后,便能放松。所以“松静自然,心宁体散”是练功的基本要求,也是练好功的要领。
十二、积聚门
属性:(原文)一法∶以左足践右足上,除心下积聚。
(解说)把左脚踏在右脚背上,可治心下(指胃)的
积聚。
(原文)二法∶端坐伸腰,向日仰头,徐以口纳气,因而咽之,三十过而止,
开目。除心下积聚。
(解说)正坐伸腰,仰首望太阳,慢慢用口吸气,咽下,三十次止,开目行功
可除心下积聚。
(原文)三法∶左胁侧卧,伸臂直脚,以口纳气,鼻吐之,周而复始。除积聚,
心下不快。
(解说)向左胁侧卧,臂和腿都伸直,用口吸气,鼻出气,反复做。可消除积聚
和心下不适。
(原文)四法∶以左手按右胁,举右手极形。除积及老血。
(解说)以左手按右胁,尽力将右手举高。可治疗积聚和陈旧血积。
(原文)五法∶闭口微息,正坐向王气,张鼻取气,逼置脐下,小口微出十二通
气。以除结聚。低头不息十二通。以消饮食,令身轻强,行之冬月,令人不寒。
(解说)闭口微微呼吸,正坐,面对东方,张鼻吸气,逼气下行停于脐下,然后用
小口慢慢出气十二通。可以去掉结聚,再低头不息十二通,可以消化饮食,使身体轻快强
健。冬天这样做,可使人不怕冷。
(原文)六法∶端坐伸腰,直上展两臂,仰两手掌,以鼻纳气闭之,自极七息,名曰
蜀王乔。除胁下积聚。
(解说)正坐伸腰,向上直伸两臂,仰两手掌,用鼻吸气后闭气,到极限时呼出,如
此七息。名为蜀王乔。可消除胁下的积聚。
(原文)七法∶向晨去枕,正偃卧,伸臂胫,瞑目,闭口,不息,极张腹两足,再息。
顷间吸腹仰两足,倍拳。欲
自微息定,复为,春三、夏五、秋七、冬九,荡涤五脏,津润六腑,所病皆愈。复有
病积聚者,张吸其腹,热乃止。瘕散破即愈矣。
(解说)凌晨去掉枕头,正身仰卧,伸展臂腿,静心合眼,闭口,不再呼吸,使气
达腹中,此时尽量使腹鼓起,并分开两足。再息时要内收腹部,仰起两脚,向后仰屈。
若欲再行要等到呼吸平稳后才可以重作。春天做三遍,夏天做五遍,秋天七遍,冬天九遍。
此法可洗涤五脏,滋润六腑,脏腑的病都可以治好。若还有积聚病者,可以反复鼓起和内收腹部,到有热感时为止。这样做可以使瘕消散,病疾痊愈。积聚是指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一种病证。一般认为积是有形的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在脏;聚是无形气,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在腑。本病的发生,多因七情郁结,饮食内伤等,致令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日久渐结而成。治疗应以理气活血,散积消聚为主。
本篇针对积聚的成因,提出了几种特殊的纳气导引法∶
1、吸日精法
古代气功家认为纳气的目标是∶“吸天地之元气,采日月之精华”以充养身心,祛病延年。因而提出了“吸日精”、“嗡月精”、“吞日”、“吞月”、“吞云雾”等纳气法。本篇第二法∶“端坐伸腰,向日仰头,徐以口纳气,因而咽之。”和第五法∶“闭口微息,正坐向王气,张鼻取气,逼置脐下,小口微出。”的方法就是吸日精法。太阳是温暖人间,养育万物的天体,古人认为面向阳光纳气,可助人阳气,温补五脏,吸取日精,以壮身。吸日精的方法是仰面向日,面东而坐,以意念想象将阳光中红紫光芒,吸入口中吞咽入体内,使到达患有疾病的脏腑,若其脏内感觉到内气已至,再以气攻疾病的患处,患处产生了温暖感觉,有汗出时就会疗效更好。咽气九次者,是为阳数,有助阳功效。逼置脐下,就是使气沉丹田。吸日精法。又称“存日攻病法。”“吞日”和“吸日精”稍有不同,“吞日”是以意念想象将太阳吞入体内,存入脏腑,如“火球”入身,补阳壮精。
第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