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山《怀宁图经》曰:蔡山出大龟。《尚书》云:九江纳锡大龟,即谓蔡山也。
玉镜山《怀宁图经》曰:玉镜山在县北万岁乡界。贞元二年,从睆山东面忽然爆裂,皎然如玉,行路远见如悬镜焉。其年刺史吕谓闻奏,因山改万岁为玉镜乡,其山西隅连晥山东面。
睆山《汉书·地理志》曰:睆山在灊山,天柱峰相连。其山三峰鼎峙,叠障重峦,拒云概日,登涉无由。《山经》云:睆山东面有激水,冬夏悬流,状如瀑布,下有九井,井有一石床,可容百人。其井莫知深浅,若天时亢旱,则杀一犬投其中,即降雷雨,犬亦流出。
鸡笼山《历阳图经》曰:鸡笼山在县西北。《淮南子》云:“麻湖初陷之时,有一老母提鸡笼以登此山,因化为石。”今山有石状如鸡笼,因为名也。
梁山《历阳图经》曰:梁山在县南,俯临江水南之博望山。
《宋书》云:孝武帝大明七年登梁山,大阅水军于中江。是日有雀二集于华盖,有司奏请改元为神雀元年,帝不许,因立双阙於梁山。
都梁山《盱眙图经》曰:都梁山周回三十里,在县南。按《广志》云,都梁山生淮兰草,一名梁香草,故以为名。在楚州西南二百九里。
又阮昇之记云:都梁山通锺离郡,广袤甚远,出桔梗、芫花等药。
伏滔《北征记》云:有都梁香草,因以为名。
又曰:隋大业元年,炀帝立宫在都梁,东邻郁,西枕长淮,南望岩峰,北瞰城郭。其中宫殿三重,长廊周回,院之西又有七眼泉,涌合为一流,於东泉上作流杯,又於宫西南淮侧造钓鱼台,临淮高峰,别造四望殿。其侧又有曲河以安龙舟大舸,枕倚淮湄,萦带宫殿。至十年,为孟让贼於此置营,遂废。
斗山《盱眙图经》曰:斗山周回二十里,在县西南,与都梁山相连,枕淮水险峻,名曰斗山。
台子山《盱眙图经》曰:台子山周回一十里,在县东一里。案《宋书》云:“元嘉二十七年,宋将臧质引兵下造弩台,以射城中。”因以为名。按:台子山在楚州西南是。
长围山《盱眙图经》曰:长围山周回四里,在县北七里,上置军营,将士一千人守之,至德二年,节度使高适置。按《宋书》云:“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遣臧质拒魏太武帝,遂於梁山筑长围城,造浮桥绝水路。”即此。山又改为长围山,当在楚州西南一百八十里。
四十四
吴山《周礼》曰:雍州,其山镇曰吴岳。孙炎曰:雍州镇有吴岳山也。郭璞曰:吴岳别名开山。
《汉书地理志》:吴山在汧县西,《国语》谓之西吴,秦都咸阳,以为西岳。
郦元《水经注》云:汧水发南山西侧,俗以此山为吴山。其山三峰,望之恒有落势。山下有石穴,广四尺,高七赤,水溢石穴,悬波倾注,涌澜奔荡,发源成川,北流注于汧是也。
骊山《三辅故事》曰:始皇葬骊山,起陵高五十丈,下锢三泉,周回七百步,以明珠为日月,鱼膏为脂烛,金银为凫雁,金蚕三十箱,四门施缴,奢侈太过。六年之间,为项籍所发。放羊儿堕羊冢中,燃火求羊,烧其椁藏。
《述征记》曰:长安东则骊山,西侧白鹿原,北望云阳,悉见山阜之形,而恒若在云雾之中。孟康曰:“昔周幽王悦褒姒,姒不笑,王乃击鼓举烽以征诸侯,至而无寇,褒姒乃笑,王甚悦之。及犬戎至,王举烽以征诸侯不至,王遂败,身死于骊山之北。”
龙首山《辛氏三秦记》云:龙首山长六十里,头入渭水,尾连樊川,头高二十丈,尾渐下,高五六丈,土赤不毛。昔有黑龙从山出饮水,其行道成土山。今长安城即疏山为台殿,基址不假筑,其含元殿,即龙首山之东麓,高敞为京之城最,阶高於平地三十余尺。南去丹凤门四百余步,中无间隔,左右宽平,东西广百步。《两都赋》云:“汉之西都,实曰长安,左据函谷、二崤之岨,右界褒斜、龙首之险,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带以洪河、泾、渭之川。”即此山之形势也。
九蜺山《四夷郡国县道记》曰:,嶻嵕山,东连仲山,西当泾水出焉。九嵕高六百五十丈,周十五里。在咸阳。
嶻嶭山《四夷郡国县道记》曰:嶻嶭山,在云阳县东北十里,一名慈嵕峨山,山势嵯峨,山顶有云起即雨,里人以为候。昔黄帝铸鼎於此山。,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带以洪河、泾、渭之川。”即此之形势也。
鸡头山崔鸿《十六国春秋》云:石生不能守长安,欲西上陇,士卒散尽,遂入鸡头山,为追兵所害。山在鄠县东。
牛首山《山海经》曰:牛首山,涝水出焉,而注于潏水,是多飞鱼,状似魽,可疗痔疾。
又曰:牛首山有鬼草,赤茎,叶如葵,秀如禾,服之使人不忧。
蓝田山《后魏风土记》云:蓝田山,巅方二里,仙圣游集之所。刘雄鸣学道於山下,有祠甚严,亦灞水之源,此西又有尊卢氏陵次,北又有娲氏谷,则知此地是三皇旧居於是。
笄头山《史记》云:黄帝西至于崆峒笄头山。
《图经》云:笄头山在泾阳西,《禹贡》泾水所出。
《淮南子》云:薄落山,一名笄头山。
第7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