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记》曰:姑熟有井山,有九穴与江通。
《吴郡临海记》曰:虞县有穿山,下有洞穴,昔有在海中行者,举帆从穴中过。
盛弘之《荆州记》曰:宜都佷山县有山,山有风穴,口大数尺,名为风井,夏则风出,冬则风入。樵人有冬过者,置笠穴口,风吸之,经月还,涉长阳溪而得其笠,则知溪穴潜通。
《玄中记》曰:蜀郡有青城山,有洞穴分为三孔,西北通昆仑。
《舆地记》曰:太湖中小山名洞庭,绝石巉岩,本惟松柏,山有三穴;东头北面一穴,不容人;西头南面一穴亦然,并有清泉流出;西北一穴,伛偻才得入。穴外石盘礴,形势惊人,穴里如一间堂屋,上高丈余,恒津润,四壁石色青白,南壁开处,侧肩得入,潜行二道,北通琅琊,东通武县,西通长沙巴陵湖。吴大帝使人行三十余里而反,云上闻有浪声,有大蝙蝠如鸟,拂杀人火,穴中高处,火照不见。穴有鹅管锺乳,冰寒可得入,春夏不可入。
《郡国志》曰:虔州归义山,梦水出焉,有石室金色,号为金穴,室内常有金鼠出入。
又曰:瓜州常乐县有风穴,恒以大石栈之,若开,暴起风连日。
又曰:循州有龙穴,潜通于海,傍于洞庭。《吴都赋》云:“目龙川而带垧。”是此也。
又曰:虢州扬震宅西有龙望原,南崖有太尉公藏书穴,太元初,人入穴见古书二十余卷焉。
《会稽记》曰:郡有禹穴,案《汉书司马迁传》云:“上会稽,探禹穴。”又有禹井。
《扬都赋》云:入洞穴,出苍梧。注云:在零陵,言人从禹穴入,至苍梧出也《周地图记》曰:顺政郡丙穴,以其口向,因以为名。沮水经穴间而过,或谓之大丙水,每春三月上旬,复有鱼长八九尺,或二三日联绵从穴出跃,相传名为嘉鱼,即左太冲《蜀都赋》所谓“嘉鱼出於丙穴”是也。
《武陵记》曰:鹿山有穴,昔宋元嘉初,武陵溪蛮入射鹿,逐入一石穴,穴才可容人,蛮人入穴,见有梯在其傍,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霭然,行人翱翔,不似戎境。此蛮乃批树记之,其后寻之,莫知其所处。
谷《说文》曰:泉通川曰谷。
《易》曰:入于幽谷,三岁不觌,凶。
《诗》曰: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惟叶萋萋。
又曰: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又曰: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於乔木。
又曰: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左传》曰:莫敖缢于荒谷。
《尔雅》曰:水注溪曰谷。
《蜀志》曰:谷口,今之斜谷是也。
《唐书》曰:王龟,字大年,性简淡萧洒,不乐仕进,少以诗酒琴书自适,不从科试。京城光福里起第,兄弟同居,斯为宏敞。龟意在人外,倦接朋游,乃于永达里园林深僻处创书斋,吟啸其间,目为半隐亭。及侍父起在河中,于中条山谷中起草堂,与山人道士游,朔望一还府第,后人目为郎君谷。
第10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