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齐民要术>第29章

第29章

梨叶微动为上时,将欲开莩为下时。
先作麻纫汝珍反,十许匝;以锯截杜,令去地五六寸。不,恐插时皮披。留杜高者,梨枝繁茂遇大风则披。其高留杜者,梨树早成,然宜高作蒿箪盛杜,以土筑之令没,风时,以笼盛梨,则免披耳。斜扦竹为,刺皮木之际,令深一寸许。折取其美梨枝阳中者,阴中枝则实少。长五六寸,亦斜扦之,令过心,大小长短与等;以刀梨枝斜扦之际,剥去黑皮。勿令伤青皮,青皮伤即死。拔去竹,即插梨,令至处,木边向木,皮还近皮。插讫,以绵幕杜头,封熟泥于上,以土培覆,令梨枝仅得出头,以土壅四畔。当梨上沃水,水尽以土覆之,勿令坚涸。百不失一。梨枝甚脆。培土时宜慎之,勿使掌拨,掌拨则折。
其十字破杜者,十不收一。所以然者,木裂皮开,虚燥故也。
梨既生,杜旁有叶出,辄去之。不去势分,梨长必迟。
凡插梨,园中者,用旁枝;庭前者,中心。旁枝,树下易收;中心,上耸不妨。用根小枝,树形可,。五年方结子;鸠脚老枝,三年即结子,而树。
《吴氏本草》曰:“金创,乳妇,不可食梨。梨多食则损人,非补益之物。产妇蓐中,及疾病未愈,食梨多者,无不致病。逆气上者,尤宜慎之。”
凡远道取梨枝者,下根即烧三四寸,亦可行数百里犹生。
藏梨法:初霜后即收。霜多即不得经夏也。于屋下掘作深坑,底无令润湿。收梨置中,不须覆盖,便得经夏。摘时必令好接,勿令损伤。
凡醋梨,易水熟煮,则甜美而不损人也。
种栗第三十八
《广志》曰:“栗,关中大栗,如鸡子大。”
蔡伯喈曰:“有胡栗。”
《魏志》云:“有东夷韩国出大栗,状如梨。”
《三秦记》曰:“汉武帝果园有大栗,十五颗一升。”
王逸曰:“朔之栗。”
《西京杂记》曰:“榛栗,瑰栗,峄阳栗,峄阳都尉曹龙所献,其大如拳。”
栗,种而不栽。栽者虽生,寻死矣。
栗初熟出壳,即于屋里埋着湿土中。埋必须深,勿令冻彻。若路远者,以韦囊盛之。停二日以上,及见风日者,则不复生矣。至春二月,悉芽生,出而种之。
既生,数年不用掌近。凡新栽之树,皆不用掌近,栗性尤甚也。三年内,每到十月,常须草裹,至二月乃解。不裹则冻死。
《大戴礼?夏小正》曰:“八月,栗零崦后取之,故不言剥之。”
《食经》藏干栗法:“取穣灰,淋取汁渍栗。出,日中晒,令粟肉焦燥,可不畏虫,得至后年春夏。”
藏生栗法:着器中;晒细沙可燥,以盆覆之。至后年二月,皆生芽而不虫者也。
榛:
《周官》注曰:“榛,似栗而小。”
《说文》曰:“榛,似梓,实如小栗。”
《卫诗》曰:“山有蓁。”《诗义疏》云:“蓁,栗属。或从木。有两种:其一种,大小枝叶皆如栗,其子形似杼子,味变如栗,所谓‘树之榛栗’者。其一种,枝茎如木蓼,叶如牛李色,生高丈馀;其核中悉如李,生作胡桃味,膏烛又美,亦可食啖。渔阳、辽、代、上党皆饶。其枝茎生樵,烛,明而无烟。”
栽种与栗同。
柰、林檎第三十九
《广雅》曰:“、、,柰也。”
《广志》曰:“柰有白、青、赤三种。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例多柰,家以为脯,数十百斛以为蓄积,如收藏枣栗。”
魏明帝时,诸王朝,夜赐冬成柰一。陈思王《谢》曰:“柰以夏熟,今则冬生;物以非时为珍,恩以绝口为厚。”诏曰:“此柰从凉州来。”
《晋宫阁簿》曰:“秋有白柰。”
《西京杂记》曰:“紫柰,绿柰。”
别有素柰,朱柰。
《广志》曰:“里琴,似赤柰。”
柰、林檎不种,但栽之。种之虽生,而味不佳。
取栽如压桑法。此果根不浮,栽故难求,是以须压也。
又法:于树旁数尺许掘坑,泄其根头,则生栽矣。凡树栽者,皆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