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度统论凡用针。当先明骨节。骨节既定。然后分别经络所在。度以身寸。以明孔穴。为施刺灸观病在或浅或深。若在皮毛。若在血脉。是动者治其气。所生病者治其血。浮络之血在筋者以燔针劫刺之。有余则泻。不足则补。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治之大体也。然身骨本之数。三百六十有五以应一期之日。骨节所在。大小长短。广狭浓薄。或隐或显。有势无势。有体无体。有液无液。皆有定体。实刺法之先务也。内经俱载。但有骨穴去处。其骨度之说。徒有其名。未载其法。至于三百六十五之数。因亦泯然。使用针之人。妄意穴。不知骨节本原。徒为针灸。未得其法。枉伤肌肉。良可惜也。今摭自古医经。有骨度之数。析骨之论。凡三百六十五骨之法。以此论骨骼。其庶几矣。故着于篇。以冠针法之首云。
离合真邪说古有离合真邪云者。盖圣人欲其真邪相离。而勿合之谓也。若邪入于真。则真受其蠹。
而不遂其纯一之真。真之不遂。则其所为真也。罹害有不可言者。其被乎邪。则邪窃其柄。而肆其横逆。邪之既横。则其邪为患。复可胜言哉。呜呼。真邪之不可合也如此。胡为真。胡为邪。真之为言也。天理流行。赋与万物。得以为生者皆真也。圣人保之。如持盈满。邪之为言也。天地间非四时五行之正气。而差臻迭至者。皆邪也。圣人避之。犹避矢石。其防微杜渐之严。如是者渊乎旨哉。盖真立则邪退。邪厉则真残。邪固可除。真尤宜养。养之之道无须异求。但饮食男女。节之以限。风寒暑湿。御之以时。复能实慈恕以爱人。虚中怀而应物。念虑必为之方。举止必为之敬。如斯内外交养周备。则吾之生。不求生而生。无期寿而寿矣。不然,摄养或少不严。则六邪乘隙竞入。诸疾交生。众害并作。则吾生之真。所与存者有几。故圣人忧之。为揆度权衡机宜所在。示之以克邪之方。使屏之如雪污。拔刺而无遗者以此。古人有云。植德务滋。除恶务尽。亦此意也。然去邪之方。经所具存。再拜遗铨敬为节录。
手足三阴三阳表里支干配合(系昼夜百刻十二时定体图说)手太阴肺经。配手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立手为上。手太阴肺经五穴为阴穴从大阳穴。从大指次指内侧角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属金。在支为卯。在干为庚此之谓阴阳表里。支干配合也。
手厥阴心包络经。配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立手为中。手厥阴心包络经五穴为焦经六穴为阳穴。从小指之端去爪甲角起。关冲液门中渚阳池支沟天井。三焦属火。在支为寅。在干为甲。此之谓阴阳表里支干配合也。
手少阴心经。配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立手为下。手少阴心经五穴为阴穴。
从小指内侧角起。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心属火。在支为午。在干为丁。手太阳小肠经六穴为阳穴。从小指之端。去爪甲分起。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小海。小肠属火。在支为辰。在干为丙。此之谓阴阳表里支干配合也。
足厥阴肝经。配足少阳胆经。相为表里。足厥阴肝经。上内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此所谓交经。五穴为阴穴。从足大指端大敦起。行间太冲中封曲泉。肝属木。在支为亥。
在干为乙。足少阳胆经六穴为阳穴。从小指次指之端起。窍阴侠溪临泣丘墟阳辅阳陵泉。胆属木。在支为申。在干为甲。此之谓阴阳表里支干配合也。
足太阴脾经。配足阳明胃经。相为表里。足太阴脾经。却交入厥阴之前五穴为阴穴。从大指内侧端起。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脾属土。在支为丑。在干为己。足阳明胃经六穴为阳穴。从足大指次指之端起。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三里。胃属土。在支为酉。在干为戊。此之谓阴阳表里支干相配合也。
足少阴肾经。配足太阳膀胱经。相为表里。足少阴肾经五穴为阴穴。从足心陷中起。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肾属水。在支为子。在干为癸。足太阳膀胱经六穴为阳穴。从小指外侧起。至阴通谷束骨京骨昆仑委中。膀胱属水。在支为戌。在干为壬。此之谓阴阳表里支干相配合也。
此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六十六穴。井荣经合。配金木水火土。经络流注。或交或正。表里内外。支干配合。诸家针经图说。分析讲解。故从而述其大概。质之于先生。而证之力所不逮。理所未同。复被教诲指诀。谨得泮然冰释。沛然川决。胸臆有学问。幸不致自相矛盾。凡刺孔穴。各有所据经络。究所系疾证。日辰禁忌。虚实补泻。不可不察。深明经络之分。孔穴所在。如此者,百无一殆。
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络经直说手少阳三焦经。诸阳气之父。穴属腑。
手厥阴心包络经。阴血之母。穴属脏。
络说络一十有五。有横络。有经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
络穴说络穴正在两经中间。假令立身叉手取之。大指次指端尽处。手腕后高骨缝列缺是也。内为手太阴肺经。外为手阳明大肠经。列缺穴交两经之中。若刺络穴。表里皆治。他皆仿此。
络穴辨流注六十穴内。无此一十五络穴。一十二经。每经络各有一络穴。外有三络穴。阳跷络在足太阳经。阴跷络在足少阴经。脾之大络。在足太阴经。此一十五络穴之辨也。
交经辨足厥阴肝经上内踝八寸。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足太阴脾经。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
第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