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生病。烦心。心痛。掌中热。
足太阳膀胱经是动病。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似结。似裂。是谓踝厥。主筋。
所生病。痔。疟。狂癫疾。头囟顶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脚皆痛。小指不用。
足阳明胃之经是动病。凄凄然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谓厥。主血。
所生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唇胗。颈项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免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已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肌。溺色黄。气不足。则身已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手少阳三焦经是动病。耳聋。浑浑。嗌肿喉痹。主气。
所生病。汗出。目锐痛。颊肿。耳后肩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足太阴脾之经是动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主脾。
所生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寒疟。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
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能知迎随。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别阴阳。阴阳者。知荣卫之流行逆顺。经脉往来终始。
凡用针。顺经而刺之。为之补。迎经而夺之。为之泻。故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取之。
安得无实。此谓迎随补泻之法。
古法流注经云。其气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注还于手太阴。如环无端。周流不息。昼夜行流。与天同度。此法如气血所生之经络。于一经中井荣经合。迎随补泻之法。亦用东方实而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是也。
四季人神不宜灸春在左胁。秋在右胁。夏在脐。冬在腰。
逐日人神歌诀一足大趾鼻小指。二踝发际外踝中。三股牙齿肝及足。四腰胃脘手阳明。五口遍身还在手。
六手指间又在胸。七踝气冲并在膝。八脘股内及阴中。九尻在足胫膝经。十腰在背足趺中。
十二支人神所在诸法子日(在目孙氏云在肩口)。丑日(在耳及腰)。寅日(在胸又云在口)。卯日(在脾孙氏云在鼻)辰日(在腰)。巳日(在头口孙氏云在手)。午日(在心腹)。未日(在两足心孙云在足)。申日(在肩及额又云头腰)。酉日(在胫孙氏云在背)。戌日(在咽喉孙氏云在头一作项)。亥日(在背颈又在两膝孙氏云在项)。
又法甲乙日(忌寅时不灸头)。丙丁日(忌辰时不灸耳)。戌巳日(忌午时不灸发顶。一云不灸膝膑)。壬癸日(忌酉时。不灸足)。
又法每月六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二日。二十四日。小尽日。甲辰庚寅乙卯丙辰辛巳。
五辰五酉。五未八节日。前后各一日。若遇以上日并凶。不宜灸之。
又法正月丑。二月戌。三月未。四月辰。五月丑。六月戌。七月未。八月辰。九月丑。十月戌。十一月未。十二月辰。
又法男忌壬辰。甲辰。己巳。丙午。丁未。
女忌甲寅。乙卯。乙酉。乙巳。丁巳。
又法男忌戌(又云忌阴日)。女忌(孙氏云忌巳又云忌破日)。
又法丙子日天子会。壬子日百王会。甲子日太子会。丁丑日三公会。丙辰日诸侯会。辛卯日大夫会。癸卯日人臣会。乙亥日以上都会。
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