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阳气不足。而阴气血有余者。当先补阳而后泻阴。阴血不足而阳气有余者。当先补阴而后泻阳。以此阴阳调和。荣卫自然通行。此为针之要也。
夫妇配合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阴日阴时则当刺阴干。阳日阳时则当刺阳干。故阴阳者气血也。
阴日血先气后。阳日气先血后。经云。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然阴日虽遇阳时。刺阴干者何也。盖阴日血先行引气。后随血入脉中而行。此为妇有气。夫往从之者。故阴干是也。阳日虽遇阴时。刺阳干者何也。盖阳日气先行引血。后随气流注在脉外而行。此为夫有气。妇往从之者。故阳干是也。如斯之论。此之谓也。
经络取原法本经原穴者。无经络逆从子母补泻。凡刺原穴。诊见动作来应手而纳针。吸则得气。无令出针。停而久留。气尽乃出。此拔原之法也。
王海藏拔原法假令针肝经病。于本经原穴针一针。如补肝经来。亦于本经原穴补一针。如泻肝经来。
亦于本经原穴泻一针。如余经有补泻。针毕仿此例。亦补泻各经原穴。
手太阴之原出于太渊。手少阴之原出于神门。手厥阴之原出于大陵。手太阳之原出于腕骨。手阳明之原出于合谷。手少阳之原出于阳池。足太阴之原出于太白。足少阴之原出于太溪。足厥阴之原出于太冲。足太阳之原出于京骨。足阳明之原出于冲阳。足少阳之原出于丘墟。
凡此十二原穴。非泻子补母之法。虚实通用。故五脏六腑有病。皆取其原是也。
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嗽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经络俞穴配合法五脏六腑。各有井荣俞经合。腑为阳。脏为阴。阳主表。阴主里。故为阴阳荣卫相合。
其中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阴荣丁火。阳荣壬水。阴俞己土。阳俞甲木。阴经辛金。阳经丙火。
阴合癸水。阳合戊土。故阴阳俞荣而各不同。有配之法。名曰对刺。手之三阴。始于癸而终于乙。手之三阳。始于庚而终于戊。足之三阳。始于戊而终于庚。足之三阴。始于乙而终于癸。手之阴阳。阴逆阳顺。足之阴阳。阳逆阴顺。此阴阳逆顺。不可不知也。
十二经是动所生之病手太阴肺之经是动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是谓臂厥。主肺。
所生病。咳嗽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臂内前廉痛。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卒遗失无度。
手太阳小肠经是动病。嗌痛。颔肿。不可回顾。肩似拔。似折。主液。
所生病。耳聋。目黄。颊颔肿。颈肩肘臂外后廉痛。
手阳明大肠经是动病。齿痛肿。主津。
所生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足厥阴肝之经是动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粗脱色。主肝。
所生病。胸满。呕逆。洞泄。狐疝。遗溺。闭癃。
足少阳胆之经是动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主骨。
所生病。头痛。角颔肿痛。目锐痛。缺盆中肿痛。腋卒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足少阴肾之经是动病。饥不欲食。面黑如炭色。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无所见。
心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若人将捕之。是谓骨厥。主肾。
所生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胆肠。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手少阴心之经是动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谓臂厥。主心。
所生病。目黄胁痛。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
手厥阴心包络经是动病。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甚则胸胁肢满。心中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主脉。
第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