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拍案惊奇(一)>第140章

第140章

④今吾事已毕,少不得皈依三宝
,以了终身。不如趁此落发,绝了众人之愿。”小娥遂将剪子先将髻子剪下,然后用剃刀剃净了,穿了褐衣,做个行脚僧打扮。辞了亲属,出家访道,竟自飘然离了本里。里中人愈加叹诵,不题。且说元和十三年六月,李公佐在家被召,将上长安。道经泗滨,有善义寺尼师大德,戒律精严,多曾会过,信步往谒。大德师接入客座,只见新来操戒的弟子数十人,俱净发鲜披,威仪雍容,列侍师②
兵快——又叫“捕快”,旧时衙门里专门从事缉捕犯人的兵丁。
③明降——皇帝降下的旨意。
①旌——即下文所说的“旌表”,为封建时代对所谓忠孝节义之人的一种表彰,通常用立牌坊、赐匾额等形式。
②犯由牌——旧时插在处斩犯人身背后的牌子,上书罪犯姓名,犯罪情由及监斩官等内容。
③曾奈——也作“争奈”,即岂料。
④三宝——指佛教中的佛、法、僧。
之左右。内中一尼,仔细看了李公佐一回,问师道:“此官人岂非是洪州判官李二十三郎?”师点头道:“正是。你如何认得?”此尼即泣下数行,道:“使我得报家仇、雪冤耻,皆此判官恩德也。”即含泪上前,稽首拜谢。李公佐却不认得,惊起答拜,道:“素非相识,有何恩德可谢?”此尼道:“某名小娥,即向年瓦官寺中乞食孀妇也。尊官其时以十二字谜语,辨出申兰、申春二贼名姓,尊官岂忘之乎?”李公佐想了一回,方才依稀记起,却记不全。又问起是何十二字,小娥再念了一遍。
李公佐豁然省悟,道:“一向已不记了,今见说来,始悟前事。后来果访得有此二人否?”小娥因把扮男子、投申兰、擒申春并馀党,数年经营艰苦之事,从前至后,备细告诉了毕。又道:“尊官恩德,无可以报。
从今惟有朝夕诵经保佑而已。”李公佐问道:“今如何恰得在此处相会?”
小娥道:“复仇已毕,其时即剪发披褐,访道于牛头山,师事大士庵尼将律师,苦行一年。今年四月,始受具戒于泗州开元寺,所以到此。岂知得遇恩人,莫非天也?”李公佐道:“既已受戒,是何法号?”小娥道:“不敢忘本,只仍旧名。”李公佐叹息道:“天下有如此至心女子!
我偶然辨出二盗姓名,岂知誓志不舍,毕竟访出其人,复了冤仇。又且佣保杂处,无人识得是个女人,岂非天下难事?我当作传以旌其美。”
小娥感泣,别了李公佐,仍归牛头山。扁舟泛淮,云游南国,不知所终。
李公佐为撰《谢小娥传》,流传后世,载入《太平广记》。
诗云:
匕首如霜铁作心,精灵万载不销沉。
西山木石填东海,女子衔仇分外深。
又云:
梦寐能通造化机,天教达识剖玄微。
姓名一解终能报,方信双魂不浪归。
拍案惊奇拍案惊奇卷二十李克让竟达空函刘元普双生贵子诗曰:
①②全婚昔日称裴相,助殡千秋慕范君。
慷慨奇人难屡见,休将仗义望朝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