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从上明之,皆州吁诗也。《雄雉》、《匏有苦叶》,序言宣公,举其始,《新台》、《二子乘舟》复言宣公,详其终,则《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在其间,皆宣公诗也。《鄘·柏舟》云”共伯蚤死,其妻守义“,明武公时作,则武公诗也。《墙有茨》”公子顽通于君母“,君母则惠公母,则惠公诗也。《鹑之奔奔》云”宣姜“,亦是惠公之母,则《君子偕老》、《桑中》在其间,亦皆惠公诗也。《定之方中》、《蝃蝀》、《相鼠》、《于旄》,序皆云文公,文公诗可知。《载驰序》云”懿公为狄人所灭,露于漕邑“,则戴公诗也。在文公下者,后人不能尽得其次第,烂于下耳。《卫·淇奥》云”美武公“,则武公诗矣。《考盘》、《硕人》,序皆云”庄公“,则庄公诗也。《氓》云”宣公之时“,则宣公诗也。《竹竿》从上言之,亦宣公诗也。《芄兰》刺惠公,则惠公诗也。《河广》云”宋襄公母归于卫“,母虽父所出,而文系于襄梗覂明襄公即位乃作,襄公以鲁僖十年即位,二十一年卒,终始当卫文公,则文公诗矣。《伯兮》云”为王前驱“,《有狐序》云”卫之男女失时“,皆不言谥,在《河广》、《木瓜》之间,则似文公诗矣。但文公、惠公之时,无从王征伐之事,惟桓五年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当宣公时,则《伯兮》宣公诗也。《伯兮》既为宣公诗,则《有狐》亦非文公诗也。文公灭而复兴,诗无刺者,不得有男女失时之歌,则《有狐》亦宣公诗也,与《伯兮》俱烂于此,本在《芄兰》之上,序者于《氓》举国公以明下,故不复言宣公耳。推此则换烂在作序之后,故举上明下。若本第于此,则《伯兮》宜言谥以辨嫌,不宜越《芄兰》、《河广》而蒙《氓》诗之序也。《木瓜》云”齐桓公救而封之“,则文公诗也,故郑于左方中皆以此知之也。然郑于其君之下云某篇某作者,准其时之事而言,其作未必即此君之世作也。何则?文王之诗有在成王时作者,是不必其时即作也。《春秋》之义,未逾年不成君,而州吁以春弑君,九月死于濮,不成君而得有诗者,以其已在君位,百姓蒙其恶,故得作诗以刺之也。《柏舟》共姜自誓,不为共伯诗者,以共伯已死,其妻守义,当武公之时,非共伯政教之所及,所以为武公诗也。诸变诗一君有数篇者,大率以事之先后为次,故卫宣公先蒸于夷姜,后纳汲妻,《邶》诗先《匏有苦叶》,后次《新台》,是以事先后为次也。举此而言,则其馀皆以事次也。《墙有茨》、《鹑之奔奔》皆刺宣姜,其篇不次,而使《桑中》间之,则编篇之意,或以事义相类,或以先后相次,序、注无其明说,难以言之。
《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不遇者,君不受已之志也。君近小人,则贤者见侵害。柏,木名。顷音倾。近,附近之近。
[疏]”《柏舟》五章,章六句“。”不遇“至”侵害“。正义曰:笺以仁人不遇,嫌其不得进仕,故言”不遇者,君不受己之志“,以言”亦泛其流“,明与小人并列也。言”不能奋飞“,是在位不忍去也。《谷梁传》曰:”遇者何?志相得。“是不得君志亦为不遇也。二章云”薄言往诉,逢彼之怒“,是君不受己之志也。四章云”觏闵既多,受侮不少“,是贤者见侵害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兴也。泛,流貌。柏,木,所以宜为舟也。亦泛泛其流,不以济度也。笺云:舟,载渡物者,今不用,而与物泛泛然俱流水中。兴者,喻仁人之不见用,而与群小人并列,亦犹是也。泛,敷剑反。”泛,流貌“,本或作”泛泛,流貌“者,此从王肃注加。耿耿不寐,如有隐忧。耿耿,犹儆儆也。隐,痛也。笺云:仁人既不遇,忧在见侵害。耿,古幸反。儆音景。微我无酒,以敖以游。非我无酒,可以敖游忘忧也。敖,本亦作”遨“,五羔反。
[疏]”泛彼“至”以游“。正义曰:言泛然而流者,是彼柏木之舟。此柏木之舟宜用济渡,今而不用,亦泛泛然其与众物俱流水中而己。以兴在列位者是彼仁德之人,此仁德之人宜用辅佐,今乃不用,亦与众小人并列于朝而己。仁人既与小人并列,恐其害于己,故夜儆儆然不能寐,如人有痛疾之忧,言忧之甚也。非我无酒,可以敖游而忘此忧,但此忧之深,非敖游可释也。传”泛流“至”济度“。正义曰:《竹竿》云”桧楫松舟“,《菁菁者莪》云”泛泛杨舟“,则松杨皆可为舟。言柏木所以宜为舟者,解以舟喻仁人之意,言柏木所以宜为舟,犹仁人所以宜为官,非谓馀木不宜也。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鉴,所以察形也。茹,度也。笺云:鉴之察形,但知方圆白黑,不能度其真伪。我心非如是鉴,我于众人之善恶外内,心度知之。监,本又作”鉴“,甲暂反,镜也。茹,如预反,徐音如庶反。度,待洛反,下同。亦有兄弟,不可以据。据,依也。笺云:兄弟至亲,当相据依。言亦有不相据依以为是者,希耳。责之以兄弟之道,谓同姓臣也。薄言往诉,逢彼之怒。彼,彼兄弟。诉,苏路反。怒,协韵,乃路反。
[疏]”我心“至”之怒“。正义曰:仁人不遇,故自称已德,宜所亲用。言我心非如鉴,然不可以茹也。我心则可以茹,何者?鉴之察形,但能知外之方圆白黑,不能度知内之善恶真伪。我心则可以度知内之善恶,非徒如鉴然。言能照察物者,莫明于鉴,今己德则逾之。又与君同姓,当相据依。天下时亦有兄弟不可以据依者,犹尚希耳。庶君应不然。何由亦不可以据乎?我既有德,又与君至亲,而不遇我。薄往君所愬之,反逢彼君之恚怒,不受己志也。笺”责之“至”姓臣“。正义曰:此责君而言兄弟者,此仁人与君同姓,故以兄弟之道责之。言兄弟者,正谓君与己为兄弟也,故”逢彼之怒“,传曰”彼,彼兄弟“,正谓逢遇君之怒,以君为兄弟也。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石虽坚,尚可转。席虽平,尚可卷。笺云:言已心志坚平,过于石席。卷,眷勉反。注同。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君子望之俨然可畏,礼容俯仰各有威仪耳。棣棣,富而闲习也。物有其容,不可数也。笺云:称已威仪如此者,言己德备而不遇,所以愠也。棣,本或作”逮“,同徒帝反,又音代。选,雪兖反,选也。俨,鱼检反,本或作”严“,音同。数,色主反。
[疏]”我心“至”可选“。正义曰:仁人既不遇,故又陈己德以怨于君。言我心非如石然,石虽坚,尚可转,我心坚,不可转也。我心又非如席然,席虽平,尚可卷,我心平,不可卷也。非有心志坚平过于石席,又有俨然之威,俯仰之仪,棣棣然富备,其容状不可具数。内外之称,其德如此。今不见用,故己所以怨。传”君子“至”可数“。正义曰:此言”君子望之俨然可畏“,解经之威也。”礼容俯仰各有宜耳“,解经之仪也。《论语》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左传》曰”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是也。言威仪棣棣然,富备而闲晓,贯习为之。又解不可选者,物各有其容,遭时制宜,不可数。昭九年《左传》曰”服以旌礼,礼以行事,事有其物,物有其容“是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愠,怒也。悄悄,忧貌。笺云:群小,众小人在君侧者。悄,七小反。愠,忧运反。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闵,病也。遘,古豆反,本或作”觏“。侮音武,徐又音茂。静言思之,寤辟有摽。静,安也。辟,拊心也。摽,拊心貌。笺云:言,我也。辟,本又作”擘“,避亦反。摽,符小反。拊音抚。
[疏]”忧心“至”有摽“。正义曰:言仁人忧心悄悄然,而怨此群小人在于君侧者也。又小人见困病于我既多,又我受小人侵侮不少,故怨之也。既不胜小人所侵害,故我于夜中安静而思念之,则寤觉之中,拊心而摽然,言怨此小人之极也。”觏闵既多,受侮不少“,言”觏“,自彼加我之辞;言”受“,从已受彼之称耳。传”摽,拊心貌“。正义曰:辟既为拊心,即云”有摽“,故知”摽,拊心貌“,谓拊心之时,其手摽然。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笺云:日,君象也。月,臣象也。微,谓亏伤也。君道当常明如日,而月有亏盈,今君失道而任小人,大臣专恣,则日如月然。迭,待结反,《韩诗》作”“,音同,云:”,常也。心之忧矣,如匪澣衣。如衣之不澣矣。笺云:衣之不澣,则愦辱无照察。澣,户管反。愦,古对反。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不能如鸟奋翼而飞去。笺云:臣不遇于君,犹不忍去,厚之至也。
[疏]“日居”至“夺飞”。正义曰:日当常明,月即有亏,今日何为与月更迭而亏伤乎?犹君何为与臣更迭而屈伸乎。日实无亏伤,但以日比君,假以言之耳。君既失道,小人纵恣,仁人不遇,故心之忧矣,如不浣之衣。衣不浣,愦辱无照察,似己之忧,烦愦无容乐。仁人忧不自胜,言我安静而思,君恶如是,意欲逃亡,但以君臣之故,不能如鸟奋翼而飞去,鸟能择木,故取譬焉。笺“日居”至“月然”。正义曰:《礼器》曰“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阴阳之分,夫妇之位”,则日月喻夫妇也。《孝经谶》曰“兄日姊月”,日月又喻兄姊。以其阴阳之象,故随尊卑为喻。居、诸者,语助也。故《日月》传曰:“日乎月乎”,不言居、诸也。《檀弓》云:“何居,我未之前闻也?”注云:“居,语助也。”《左传》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服虔云:“诸,辞。”是居、诸皆不为义也。微谓亏伤者,《礼运》云:“三五而盈,三五而阙。”注云“一盈一阙,屈伸之义”,是也。《十月之交》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笺云:“微,谓不明也。”以为日月之食。知此微非食者,以经责日云“何迭而微”,是日不当微也。若食,则日月同有,何责云“胡迭而微”?故知谓亏伤也。彼《十月之交》陈食事,故微谓食,与此别。笺“臣不”至“之至”。正义曰:此仁人以兄弟之道责君,则同姓之臣,故恩厚之至,不忍去也。以《箴膏盲》云“楚鬻拳同姓,有不去之恩”,《论语》注云“箕子、比干不忍去”,皆是同姓之臣,有亲属之恩,君虽无道,不忍去之也。然君臣义合,道终不行,虽同姓,有去之理,故微子去之,与箕子、比干同称三仁,明同姓之臣,有得去之道也。
第3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