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灵素节注类>第69章

第69章

此承上言精气夺为虚者,以辨脉证也。经络皆虚,谓之重虚,上云气虚者,肺虚也,言其虚无常处也,或虚在经络,或虚在脏腑,而统曰肺虚,以肺主一身之气故也。今明重虚之义,而经络皆虚,经络皆虚,则阴阳皆虚,阴阳皆虚,则营卫脏腑俱在其中矣。是故尺肤虚软,则卫虚而络虚,其行步
然者,怯弱之状也;脉虚者,经虚也,经虚则营血虚,营血为阴,脉本沉静柔和而充满,今其虚也,脉或空大,或强急,不象阴柔之脉也。凡此重虚者,其脉与尺肤滑者,气血流利,尚可培养而生;如涩者,气血皆枯,并有邪滞,则死矣。此滑涩二字,与上节同义。上节言从逆,即生死之兆也。
辨生死帝曰∶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岐伯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帝曰∶脉实满,手足寒,头热何如?岐伯曰∶春秋则生,冬夏则死。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
此言精气夺者,中阳无权,阴寒邪气,自内暴逆而上,脉满而实者,大而有力,无柔和之气也。若有滑象,气血尚活可生,如实而且逆者,现五行相克之真脏脉也,故死。又如脉满实,手足寒,头热者,中无阳和敷布四肢,其气厥逆直上,故手足寒而头热,是阴阳乖格,不相交通,势将偏亢而偏绝。如春令阳初升,秋令阳初降,尚可调之使和而生;若冬夏阴阳偏旺之时,以身中之偏,而遇气候之偏,则必偏绝而死也。脉浮者,阳露于外,阳性流利而反涩者,阳气败矣,阳败而反身热,此精气夺甚,正如残灯余焰,阴阳两竭,故死也。
其形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涩而不应也,如是者,从则生,逆则死。帝曰∶何谓从逆?岐伯曰∶所谓从者,手足温也;所谓逆者,手足寒也。
此更申明上文之寒气暴上,而尽其形气皆逆满而上者,脉必急大且坚,而尺肤涩,与脉不相应,何也?此脉之急大,本非气血有余,以其精气内夺,故脉无柔和之象,精气枯,故尺肤涩而不润。如是者,手足温,则中宫犹有阳气布于四肢,为从而可生;手足寒,则阳败为逆而死也。
五实五虚
《素问·玉机真脏论》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瞀闷,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
此统言外感内伤虚实之证也。脉盛,皮热,腹胀,是邪盛于表里也,前后便不通,则邪结无出路,而昏瞀躁闷,则元气绝而死,名五实也;脉细,皮寒,气少,表里精气皆夺也,而二便泄利,饮食不进,则本元竭而死,名五虚也。实者身汗得后利,则表里邪解而正气渐苏;虚者泄利止而浆粥进,则生气渐续,故皆可活也。
三焦气虚《灵枢·口问篇》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为痿厥心。
上焦如雾者,清阳之气氤氲旋转,如云之上腾,而充于头脑也,故气不足,则脑中如空,耳鸣头倾目眩者,清阳不伸,则浊阴上僭,浊阴上僭,则头重而倾,阳郁于下,则耳鸣目眩也;中焦如沤者,脾胃蕴酿水谷,由中焦输化津液,故气不足,则输化失度,溲便皆变其常,肠中传导无力,则郁结而鸣也;下焦如渎者,滓浊水液由之而出,藉肾中元阳以蒸化者,故下元气虚,或足痿无力,或厥冷不温,其滓浊反壅而不出,故上逆而心,
者,满闷也。
诸风病证寒热
《素问·风论》帝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岐伯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饮食,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
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风由阳气所化,随寒热温凉而变。寒热之伤人,必由于风,故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如其藏于皮肤之间,营卫不得通和,腠理开闭不常,以致阴阳相争,阴胜则寒而饮食减,阳胜则热而肌肉消,气血两伤,故使人
而不能食,名曰寒热病也。者,畏怯战之状。
诸风病证热中寒中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同感风邪,因人之肥瘦不同,而为病各异,故凡邪之伤人,必随人身之气变化为病。若风由阳明而入于胃,其人体盛肌浓,则风不得外泄,与水谷之气郁蒸而成湿热,随脉上行而至目黄也;瘦人肌薄腠疏,中宫阳气随风邪而外泄,以致中寒,风气上行至目,则泣出也。
诸风病证疠风寒热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而有疡,卫气有所碍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太阳主一身之表而统营卫,风气入太阳,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与卫气相干,使脉道不利,则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卫气碍而不行,则肌肉不知痛痒,为不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