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乐府全集>第187章

第187章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子夜四时歌四首>陆龟蒙
<春歌>
山连翠羽屏,草接烟华席。望尽南飞燕,佳人断信息。
<夏歌>
兰眼抬露斜,莺脣映花老。金龙倾漏尽,玉井敲冰早。
<秋歌>
凉汉清泬寥,衰林怨风雨。愁听络纬唱,似与羁魂语。
<冬歌>
南光走冷圭,北籁号空木。年年任霜霰,不减筼筜绿。
<大子夜歌二首>
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子夜警歌二首>
镂椀传绿酒,雕炉薰紫烟。谁知苦寒调,共作白雪弦。
恃爱如欲进,含羞出不前。硃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
<子夜变歌三首>
《宋书·乐志》曰:“六变诸曲,皆因事制歌。”《古今乐录》曰:“《子夜变歌》前作持子送,后作欢娱我送。《子夜警歌》无送声,仍作变,故呼为变头,谓六变之首也。”
人传欢负情,我自未常见。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
岁月如流迈,春尽秋已至。荧荧条上花,零落何乃驶。
岁月如流迈,行已及素秋。蟋蟀吟堂前,惆怅使侬愁。
<同前>梁·王金珠
七彩紫金柱,九华白玉梁。但歌绕不去,含吐有馀香。
<上声歌八首>晋宋梁辞
《古今乐录》曰:“《上声歌》者,此因上声促柱得名。或用一调,或用无调名,如古歌辞所言,谓哀思之音,不及中和。梁武因之改辞,无复雅句。”
侬本是萧草,持作兰桂名。芬芳顿交盛,感郎为《上声》。
郎作《上声曲》,柱促使弦哀。譬如秋风急,触遇伤侬怀。
初歌《子夜》曲,改调促鸣筝。四座暂寂静,听我歌《上声》。
三鼓染乌头,闻鼓白门里。揽裳抱履走,何冥不轻纪。
三月寒暖适,杨柳可藏雀。未言涕交零,如何见君隔。
新衫绣两端,迮著罗裙里。行步动微尘,罗裙随风起。
裲裆与郎著,反绣持贮里。汙汙莫溅浣,持许相存在。
春月暖何太,生裙迮罗袜。暧暧日欲冥,从侬门前过。
<同前>梁·王金珠
花色过桃杏,名称重金琼。名歌非《下里》,含笑作《上声》。
<欢闻歌>
《古今乐录》曰:“《欢闻歌》者,晋穆帝升平初歌,毕辄呼《欢闻不》盬以为送声,后因此为曲名。今世用莎持乙子代之,语稍讹异也。”
遥遥天无柱,流漂萍无根。单身如萤火,持底报郎恩。
<同前>王金珠
艳艳金楼女,心如玉池莲。持底报郎恩,俱期游梵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