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庄子》:“户外之屦满矣。”唐制:昭容正二品,系九嫔。《西阳杂俎》:“今阁门有宫人垂帛引百僚,或云自则天,或言因后魏。据《开元礼疏》曰:晋康献褚后临朝不坐,则宫人传百僚拜。周隋相沿,国家因之不改。”《唐会要》:“天佑二年,只令小黄门祗候引从,富人不得擅出内,盖昭宗时始罢也。”②《汉书》:冯婕好曰:“妾恐熊至御座。”《周礼·地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辩其贵贱之等。”《史记》:“叔孙通起朝仪。”③庚肩吾诗:“合殿生光彩。”萧子云诗:“春风荡罗帐。”④《荀子》:“古者天子千官,诸侯百官。”谢朓赋:“嗟斯灵之淑景。”⑤【顾注】古刻漏,昼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长安志》:“含元殿,东南有翔鸾阁,西南有栖凤阁。”【黄生注】高阁在禁中,宫女司漏,递相传报。《秋兴赋》:“高阁连云。”⑥采葛妇歌:“群臣拜舞天颜舒。”《记》:“今日安,世子乃有喜色。”唐制:谏官随宰相而入,得近御前,公为拾遗,故称近臣。《国语》:“近臣尽规。”⑦《国策》:“宫中虚无人。”⑧上官仪表:“接武夔龙,夔羽鵷鹭。”范彦龙诗:“遥望凤凰池。”王嗣奭曰:宣政殿,在含元殿北,乃前殿也。紫宸殿为日御,古之燕朝也。故二诗所咏,气象大小,庄媟稍异。
黄生曰:此诗首尾并具典故,疑惜此二事托讽也。宫人引驾,虽属旧制,然大廷临御,万国观瞻,岂容此辈接迹。而时主因循不改,于朝仪为已亵矣。至如宰相虽尊,实与群臣比肩而事主,退朝会送,此何礼手。此诗所以志讽,人但取其浓丽工整,不知具文见意,《春秋》之法在焉。徒云诗史,浅之乎窥公矣。
春宿左省
【鹤注】公为左拾遗,属门下省,在东,故曰左省,亦曰左掖。
花隐掖垣暮①,啾啾栖鸟过②。星临万户动③,月傍九霄多④。不寝听金钥⑤,因风想玉珂⑥。明朝有封事⑦,数问夜如何⑧。
(上四宿省之景,下四宿省之情。花隐、鸟栖,日已暮矣。星临、月近,夜而宿矣。听钥、想珂,宿而起矣。问夜未央,起而待旦矣。自暮至夜,自夜至朝,叙述详明,而忠勤为国之意,即在其中。《杜臆》:有风则铃锋皆鸣,故因而想及玉珂,在省中不得闻珂声也。)
①刘桢诗:“隔此西掖垣。”掖垣,禁墙也。②古乐府:“凤凰鸣啾啾。”何逊诗:“日夕栖鸟喧。”③【生注】“春星带草堂”,在月落之后。“星临万户动”,在月出之前。《汉书》:武帝起建章宫,有千门万户。④庾阐诗:“翔虬凌九霄。”以九霄对万户,指九重之地言。【访注】比廊庙之上。⑤【生注】本言不寐,用寝字方响。《黄庭经》:“玉匙金钥常坚完。”⑥杨方诗:“因风吐徽音。”张华诗:“乘马鸣玉珂。”梦弼曰:《本草》:珂,贝类,可为马饰。是也。蔡又引《旧书·舆服志》:五品以上,有珂伞。凡车之制,三品以上,珂九子;四品,七子;五品,三子;六品以下,去幰及珂。师氏因以为导者所鸣之珂,其说不同。阮籍诗:“置此明朝事。”⑦《光武纪》:“诏百僚俱上封事,无有隐讳。”《汉仪》:“密奏,皂囊封版,故曰封事。”《唐书》:“补阙、拾遗,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诤,小则上封事。”《晋·傅玄传》:“每有奏劾。竦踊不寐,坐而待旦,于是贵游慑伏,台阁生风。”⑧阴铿诗:“愁人数问更。”《诗》:“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锵锵。”此诗下半截,全用其意。赵汸曰:唐人五言,工在一字,谓之句眼。如此二诗,三四动字、多字,五六湿字、低字之类,乃眼之在句底者。《何将军山林》诗:“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低与暗乃眼之在第三字者。“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抛与卧乃眼之在第二字者。“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皆一句中具二字眼,剩、破、残、开、垂、折、绽、肥是也。山谷云:拾遗句中有眼,篇篇有之。推此可见。
杨仲弘曰: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如杜诗“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炼中间一字。“地诉江帆隐,天清木叶闻”,炼末后一字。“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炼第二字。非炼归、入字,则是学堂对耦矣。又如“瞑色赴春愁,无人觉来往”,非炼觉、赴字,便是俗诗,有何意味耶?
胡应麟曰:杜诗五律,结句之妙者,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无由睹雄略,大树日萧萧”,语皆矫健振劲,绝非铮铮细响也。
晚出左掖
公朝宁诸诗,皆乾元元年春作,后并同。
昼刻传呼浅①,春旗簇仗齐②。退朝花底散③,归院柳边迷。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避人焚谏草④,骑马欲鸡栖⑤。
(首二朝班之景,三四退朝归院,五六院中之景,七八出院归舍。昼刻记日,春旗记时,中四皆言春景。唐时殿廷,多植花柳,故初退朝班,从花底而分散,各归院舍,至柳边而遮迷。楼在城上,故雪融而湿。殿高逼云,故去殿若低。及焚草而出,时值鸡栖,见日已晚矣。钟惺云:避人句,是大臣之体。数问句,是谏臣之心。《杜臆》:杜诗妙在气象,此于退食时,能写出委蛇气象。)
①陆倕《新刻漏铭》:“卫宏载传呼之节。”《五经折疑》曰:“春秋分,昼夜各五十刻。”诛曰:《刻漏铭注》:卫宏着《汉仪》,使夜漏起,宫卫传呼以为备。赵曰:传呼浅,谓传呼在昼不若夜之远也。②庚信赋:“杨柳共春旗一色。”③《雍录》:“宣政殿下有东西两省,别有中书门下外省,又在承天门外。两省官亦分左右,各为廨舍。”杜诗曰散、曰归,东西分班而出,各归其廨也。《文昌杂录》:“唐殿庭多种花柳,本朝唯树槐楸。”④刘须溪曰:焚谏草,不欲人知也。避人而焚,并掩其迹矣。《晋·羊祜传》:“嘉谋谠议,皆焚其草,故世莫闻。”⑤《诗》:“鸡栖于埘,日之夕矣。”故用鸡栖以点晚出。顾炎武引后汉朱震为州从事,三府语曰:“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言车小也。此说本于吴若注,《钱笺》已驳其非是。《陈辅之诗话》:“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此“幸而得之,坐以待旦”之意。“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即所谓“嘉谋嘉猷,入告尔后,于外曰:斯谋所猷,惟我后之德”也。
黄生曰:二诗皆于结语见身分,若泛叙朝省,虽工亦何益哉。
题省中壁
掖垣竹埤梧十寻①,洞门对溜常阴阴②。落花游丝白日静③,鸣鸠乳燕青春深④。腐儒衰晚谬通籍⑤,退食迟回违寸心⑥。衮职曾无一字补⑦,许身愧比双南金⑧。
(上四省中之景,下乃自述其怀。【顾注】垣覆梧桐,门皆对雷,宜其气象阴森。【张綖注】白日静,慨素餐也。青春深,惜时迈也。二句景中有情,故下接云“谬通籍”、“违寸心”.公年四十六始拜拾遗,时已晚矣,乃迟回一官,未尽言责,徒违素心耳。职无补而身有愧,乃题于院壁以自警。)
①【蔡梦弼注】掖乃省中左右掖。垣、埤皆墙也,高曰坦,低曰埤。【旧注】垣之竹、埤之梧,皆长十丈。无此句法。或引《南越志》:“宋昌县有棘竹长十丈。”于长安何涉?【顾注】公《送贾阁老》诗“四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则知十寻止言梧,非言竹矣。泽州陈冢宰廷敬曰:埤字解者各异,今更有说埤与卑同,此言竹卑梧高也。《晋语》:“松柏不生埤。”《荀子》:“埤污庸俗。”《汉书·刘向传》:“增埤为高。”《五行志》:“寒埤拥下。”《子虚赋》:“其埤湿则生藏莫兼葭。”《射雉赋》:“如如轩,不高不埤。”皆可互证。【张綖注】竹埤谓掖垣之上,以竹编为储胥,若城埤然。朱注引王褒《山家》诗“众林积为籁,围竹茂成埤”,此是竹埤二字所本。当从此说。东方朔《谏起上林苑疏》谓其地有桑麻竹箭之饶,则长安旧有竹矣。②杜定功曰:对溜作对雪,此传写之误耳。左思《吴都赋》:“玉堂对溜,石室相距。”是诗有落花游丝、鸣鸠乳燕,此时不宜有雪。《礼记注》:堂前有承溜。《说文》:“溜,屋水流也。”伪苏注引山谷云:唐省中青壁画雪。此不足信。《汉·董贤传》:“重殿洞门。”注:“洞门,谓门门相当。”谢朓诗:“紫殿肃阴阴。”③梁简文帝诗:“落花随燕入,游丝带蝶惊。”《楚辞》:“青春受谢,白日昭只。”④《夏小正》:“季春之月,鸣鸠拂其羽。”鲍照诗:“乳燕逐草虫。”⑤《史记》:高帝曰:“为天下安用腐儒。”注:“腐者,败坏无堪任也。”《汉书》:“诏令从官给事宫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应劭曰:“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悬之宫门,案省相应,然后乃得入也。”孟康曰:“通籍,谓禁门之中,皆有名籍,不禁出入。”⑥《后汉·东海王传》:“光武迟回者数岁。”谢朓诗:“孰为劳寸心。”⑦《诗》:“衮职有阙,唯仲山甫补之。”范宁《谷梁传序》:“一字之褒。”⑧《史记):聂政曰:“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唐汝询曰:君不能纳谏臣,无以效忠,虽抱南金亦无所用。张载《拟四愁》诗:“美人赠我绿绮琴,何以报之双南金。”【生注】本诗序:“衡以天下渐敝,郁郁不得志,思以道德报君,而惧阻谗邪。”结语暗包序意。《韩非子》:“荆南丽水中生金。”杜公夔州七律有间用拗体者,王右仲谓皆失意遣怀之作,今观《题壁》一章,亦用此体,在将去谏院之前,知王说良是。王世懋云:七律之有物体,即诗中之变《风》变《雅》也。说正相合。
叶梦得《石林诗话》:禅宗论云间有三种语:其一为随波逐浪句,谓随物应机,不主故常。其二为截断众流句,谓超出言外,非情识所到。其三为函盖乾坤句,谓泯然皆契,无间可伺。其浅深以是为序。予尝戏为学子言,老杜诗亦有此三种语,但先后不同。如“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当为函盖乾坤句。“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当为随波逐浪句。“百年地僻柴远,五月江深草阁寒”,当为截断众流句。若有解此,当与同参。
第9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