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困寄苏使君
【鹤注】此当是广德元年春梓州作。公梓州诗有“应须理舟楫”及“长啸下荆门”之句也。《唐六典》:炀帝罢州置郡,有东西曹掾及主簿。皇朝省主簿,置录事参军,开元初改司录参军事三人。《唐书》:合州涪陵郡,属剑南东道。【朱注】祁录事乃合州录事。故诗称苏使君为贤府主。鲁訔作邛州录事,误也。古乐府题有《短歌行》。
前者途中一相见,人事经年记君面。①。后生相劝何寂寥,君有长才不贫贱②。君今起舵春江流③,余亦沙边具小舟。幸为达书贤府主,江花未尽会江楼④。
(上四称祁录事,下四送归寄苏。相劝后生,何忧寂寥,具此长才,终当显达矣。二句慰词。贤府主,指苏使君。花期相订,公亦将往合州也。
①申涵光曰:此老固记一不记十者,得令经年记面,亦非易事。王洙曰:古者有半面之交。②《史记·陈平传》:“岂有美好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③起舵,所以行舟。④《方舆胜览》:江楼在合州州治之前,钓鱼山、学士山、巫山横其前,下临汉水。
送韦郎司直归成都
鹤曰:此是广德元年春在梓州作。若广德二年暮春,公已归成都。即仲春在阆亦当闻严武之信,何云“为问南溪竹,抽梢合过墙”耶?
窜身来蜀地①,同病得韦郎②。天下兵戈满,江边岁月长。别筵花欲暮,春日鬓俱苍。为问南溪竹③,抽梢合过墙。
(【原注】“余草堂在成都西郭。”上四留蜀之感,下四送韦成都。)
①刘桢诗:“窜身清江滨。”②《吴越春秋》:子胥曰:“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③南溪即浣花溪。宋之问诗:“绿缛南溪树。”《随笔》云:陶渊明诗:“我屋南山下,今生几丛菊。蔷薇叶已抽,秋兰气当馥。”王摩诘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杜公《送韦郎归成都》云:“为问南溪竹,抽梢合过墙。”又《寄草堂》云:“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古今诗人,怀想故居,表之篇咏,必以松竹梅菊为比兴,皆见文人雅致。
寄题江外草堂
【鹤注】此当是广德元年作。李泰伯曰:公在梓州,怀思草堂而作是诗。
我生性放诞①,雅欲逃自然②。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忆前此卜居。申涵光曰:“嗜酒爱风竹”,可想名士风流。
①《文士传》:阮籍放诞,有傲世情,不乐仕宦。②雅,常也。高彪诗:“涤荡去秽累,飘逸任自然。”
遭乱到蜀江,卧疴遣所便①。诛茅初一亩②,广地方连延③。经营上元始④,断手宝应年⑤。敢谋土木丽⑥,自觉面势坚⑦。亭台随高下,敞豁当清川。惟有会心侣⑧,数能同钓船。
(此追叙草堂始末。上四构堂之由,中四营堂之事,下四堂景之胜。【远注】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公至成都。上元元年,乃建草堂之始,又二年为宝应元年,乃成草堂之日。《杜臆》:“台亭随高下,敞豁当清川”,结构殊不草草。
①释慧净诗:“卧痾苦留滞,辟户望遥天。”②屈原《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③《选》赋:“阶除连延。”④《诗》:“经之营之。”⑤《淳化帖》:唐高宗敕:使至,知元堂已成,不知诸作总得断手。⑥《后汉书》:梁冀起第宅,殚尽土木。⑦《考工记》:“审曲面势。”⑧古乐府《短歌行》:“不羡一囊钱,惟重心襟会。”
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①。蚊龙无定窟,黄鹄摩苍天②。古来贤达士③,宁受外物牵④。顾惟鲁钝姿⑤,岂识悔吝先⑥。偶携老妻去,惨澹凌风烟。事迹无固必⑦,幽贞贵双全⑧。
(此述去草堂之故。各四句转意。言避乱播迁。如蛟龙黄鹄之纵游,惜前此不能先几远会,觉有愧于古人,但欲身名两全,不得不携家他适耳。干戈,指徐知道之乱。风烟,谓冒寒而行。幽贞,谓隐居守正。
①《书》:“酣歌于室。”②古乐府:“黄鹄摩天极高飞。”③晋羊祜登岘山曰:“由来达贤胜士,登此眺望。”④沈约诗:“所累非外物。”⑤顾,念也。惟,思也。《南史·刘峻传》:“少年鲁钝。”⑥《系辞》:“忧悔吝者存乎介。”介即几先也。⑦固必,见《论语》。⑧《易》:“利幽人之贞。”
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①。霜骨不堪长②,永为邻里怜。
(此回忆故园景物也。此章首尾各四句,中二段各十二句。)
①《诗》:“野有蔓草。”②《杜臆》:松曰霜骨,松苗曰霜根,立言清峭。士大夫能视物我一体,则无自私自利之怀。少陵伤茅屋之破,则思广厦万间,以庇寒士,念草堂则曰“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咏四松则曰“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触处皆仁心发露,稷契之徒也。
第22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