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大般涅槃经义记卷第一(之上)>第161章
上说四谛二谛一实合为初段。以言显实令人证入。自下第二拂言显寂令人舍着。于中有三。第一文殊取相赞叹而为起发。第二如来对言破遣。第三文殊彰问所为自解为他。初中文殊闻前四谛二谛一实深释其心故为赞叹。于中三句。一取如来般涅槃相。二取如来转法轮相。三取更转无上之相。佛昔初成在婆罗捺已转四谛。今入涅槃重复说之。故今赞言如来临般涅槃方更转于无上法轮乃作如是分别真谛
下佛破遣。文还有三。一遣如来般涅槃相。二若有计我是佛以下遣转法轮相。三诸佛世尊诸有二下遣其更转无上之相。初中佛告汝今云何故于如来生涅槃相呵其取灭。上来数明如来常住。文殊今言与前相反故为此呵。如来实常不般涅槃明佛不灭
第二段中文别有四。一明佛无著自不见转。二若言常下明佛体常所以无转。三譬如因眼缘色已下明说虚假成佛不转。四虚空非生非出以下明佛体寂所以无转
初中复四。一举世人果中计我。二明佛无。三举世人因中计我。四明佛无。初中六句。前五我见。后一我慢就我见中初一通就人法起行计。道言若有计我是佛就人计我。我成菩提就法计所。取彼菩提为我所成故云我所。次二偏就法中起计。前句就其涅槃起计。我即是法。计法为我。法是我所。计法为所。取法以为我之所得故云我所。后句约就菩提起计。我即是道。计道为我。道即我所。计道为所。取道以为我之所行故云我所。下二偏就人中起计。我即世尊。计彼世尊以为我体。世尊即所。计彼世尊以为我所。我即声闻。计彼声闻以为我体。声闻即所。计彼声闻以为我所。圣有四阶。声闻缘觉菩萨及佛举上及下。中略不论。亦可此说佛为声闻。果中计故。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曰声闻。前五我见。我能说法余人不能。是其我慢。第二段中明佛永无。文显可知。自下第三因中计我。于中初明计身为我。我是信下计行为我。身中三句。一计眼等六根为我。二计色等六尘为我。三计地等四大为我。行中亦三。初计信心多闻为我迷行方便。次计檀等六度为我迷其行体。后计三十七品为我迷其道法。第四段中明佛永无。文显可知。上来四段合为第一明佛无著自不见转
自下第二明佛体常所以无转。文中可知
第三明转虚假之中初五复次明转虚假非佛独转。后总结叹。转唯佛境。二乘不知。前五何别。若欲别分。初一明转非有为法。第二非生。第三非出。第四非作。第五非造。通则此五共显一义。初中先喻。喻有三句。一举喻事。二眼不念下明其实无。三如是等下明见假有。次合显法。先合初句。如来亦尔举能说人。因六波罗蜜三十七品举所说法。觉了诸法举能说智。因咽喉等起说所依。言语音声能说之辞。为憍陈如举所为人。初说名转正明所说。以是义故不名轮法合前第二。第三一句略而不合。下结其相。不转即法。法即如来。无转即是法之实性。法性即是如来体也。余四番中文相例同。结叹可知
自下第四明佛体寂所以无转。然此文中意为明佛非生出等。乘举虚空佛性类之。先就虚空明非生出。作造有为生之与出对因分别。始起名生。终现名出。作造对。缘始为名作。终辩曰造。有为是总。次就如来。后就佛性
自下第三破遣更转无上之相。于中有三。一遣更转。二遣无上。三总结呵。就初段中云何遣更若是一法重复宣说可名为更。今昔全别何得言更。于中文有八番辩异。一明语别。语犹教也。先举。次列。后辩可知。二随欲别。昔为求小。今为求大。三随根别。昔为中根。今为上根。下根凡夫不堪闻谛。故不为之。四起行别。五得益别。六请主别。七所说别。八远近别。昔出音声闻于梵天。今出音声闻于二十恒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