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大般涅槃经义记卷第一(之上)>第154章
知世谛下。大段第二约就二谛以论圣行。于中有二。一乘上所辩约就二智以明二谛。二文殊白下问答广辩。前中总相知于世谛是名中智。随别细故是名上智。故三法印为第一义是名中智。知彼真实如来藏中恒沙佛法无量无边为第一义是名上智
下广辩中有二问答。前一问答明谛体一。不相离故。后一问答明谛相异。浅深别故。就前问中先牒二谛总问云何。次就二谛问相有不。下就设难。如其有者即是一谛。就有征难。如其无者将非虚妄就无遮责。下佛答之。世即第一。以相即故亦得相有
第二文殊执即征别。若二相即便无二谛。下佛答之。有善方便随生说二总明有二。若随言下别显二相。先举二数。次列二名。二谛之义如章广辩。下广释中文有八番。初番约人以释其名。世人知者名为世谛。出世人知名第一义。后之七番当法辩相。于佛法中粗分有二。唯大与小细分有四。一立性宗。小乘中浅。宣说诸法各有体性。二破性宗。小乘中深。宣说诸法假有无性。三破相宗。大乘中浅。破遣诸法因缘之相宣说诸佛毕竟空寂。四显实宗。大乘中深。宣说妄情所取诸法毕竟不有真实法界常住不坏。于此四中皆有二谛。下七番中。初三是其立性宗中所辩二谛。次二是其破性宗中所辩二谛。次一是其破相宗中所辩二谛。后一是其显实宗中所辩二谛。今此文中以深摄浅故偏论之
就初宗中具说有七。一情理分别。妄情所取我众生等以为世谛。无我之理为第一义。二假实分别。瓶衣车乘舍宅军众如是一切假名之有名为世谛。阴界入等实法之有为第一义。故杂心云。若法分别时舍名则说等世俗也分别无所舍是名第一义。三理事分别。阴界入等事有为世。四谛十六行法相道理为第一义。四缚解分别。苦集是世。灭道第一。五有为无为分别。苦集及道理中非上同为世谛。灭谛精胜说为第一。六空有分别。于彼四谛十六行中除空无我皆名世谛。空与无我理中精妙说为第一。七行教分别。教名世谛。行名第一。故杂心云。经律阿毗昙是名俗正法。三十七觉品是名第一义。今此但彰初之三门。余略不辨。第一先就情理分二。五阴和合称言某申。凡随所称计有我人。是名世谛。圣人解阴无有某甲。离阴亦无。名第一义。第二约就假实分二。先明二法有名有实是其实法。阴界入等依名求有体可得故言有实。有名无实是其假法。瓶衣车乘舍宅军众如是一切假施其名。推求无体故曰无实。下就辩谛。假为世谛。实为第一。第三约就事理分二。事为世谛。理为第一。事有假实。如我众生乃至兔角旋火轮等是。其假中。诸阴界入是其实事。此等一切同名世谛。苦集灭道法相道理为第一义
下次就其破性宗中以辩二谛。于中两门。前门就其假法空有以辩二谛。后门就其实法空有以辩二谛。就前门中先明世谛。世法有五总以标举。次列五名。下辩后结。于是五法心无颠倒名第一者。故其性空不立定性名无颠倒。就后门中无烧割等名第一者。诸法性空名第一义
下次就其破相宗中以辩二谛。八苦之相以为世谛。无八苦相为第一义。问曰。此宗所辩二谛与前何别。释云。前说因缘假有以为世谛。此宗宣说妄相之有以为世谛。前宗宣说无性之空为第一义。此宗宣说无相之空为第一义。有斯别耳
次就第四显实宗中以辩二谛。事相缘起以为世谛。法性缘起名第一义。先喻后合。喻相云何。譬如一人随用分多。若其走时名为走者。收刈之时名收刈者。如是一切。诸法如是。父母生边名为世谛。因缘生边名为第一。因缘所生泛有六重。一事因缘生。如毗昙说二法因缘生。唯苦无常生灭法数。三假因缘生。如成实说。四是妄相因缘所生犹如幻化。五是妄想因缘所生如梦所见。六是真实因缘所生。所谓佛性十二因缘如水起波。前五缘生并是世谛。今据第六故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