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第18章
属稿未成,更以平日读书所得,及所论撰之
文,分述学内、外篇。汪君传其后徐有壬生嘉庆五年,卒咸丰十年,年六十一为述学故书跋,据汪氏学行记卷四谓:
江都汪先生以淹雅之才,具宏通之识,尝取古人学术之散见他籍者,网罗编次,为述学一书。先之以虞、夏、殷、周及周人兼虞、夏、殷
之制,又继之以周衰列国之失礼者、存礼者,又继之以孔门言行、七十子后学者。又为之通论,以明古之学在官府,以及史之司图籍、明天道
、数典、释经、世官世业。为之援据经、传,博征子、史,以明是说之信而有征。嗟乎!此岂唐、宋以下儒者所能见及哉!虽当时属藁未就,
传至今日,多有放失,其纂述之大旨,固可按而寻也。后之人因先生之条目,部居载籍,以终先生之绪,庶几周、孔之学术复炳于今日矣。至
若幼仪、曲礼、内则、学则,皆布帛菽粟之文,民生日用彝伦之不可阙,其关于世道人心尤巨,古所谓履小节、履大节者,胥是物也。迄于今
,他卷多有残阙,而此卷独完,或者鬼神默有以呵护之。有壬既获读先生书,以为存其目,则先生之书,虽不传犹传也。
目如次:
古之学出于官府,人世其官,故学世其业,官既失守,故专门之学废。
卷一虞夏殷之制卷二成周之制王国大学侯国贡士废学附王国小学侯国小学诸子之学乡学周礼士冠公冠附士昏士丧既夕士虞奔丧附特牲少牢有司彻
乡饮乡射投壶附幼仪保赤附曲礼内则学则卷三周衰列国异礼失礼变古存古举礼从礼乐
制度之失有壬按:此卷多阙文,今特存其目。各目中又分子目六:曰吉、曰凶、曰军、日宾、曰嘉、曰通礼。又按:异礼乃
亡于礼者之礼,及用礼失当者;存古乃饩羊仅存者;举礼乃讲求典礼以修其国之法者;从礼乃违众而独从礼者。
卷四孔门言行储说通论附卷五七十子后学者卷六旧闻典籍原始卷七阙卷八通论甲古之学在官师瞽史通论乙史数典史释经史司图籍通论丙史明天道
史世官世业又薛寿生嘉庆十七年,卒同治十一年,年六十一学诂斋文集记之,曰:
先生尝谓三代之学出于官,官世其业,志记掌于外史,道艺董于司徒,自列侯去籍,太史失官,儒、农、名、法诸子,则析为九流,易、
礼、诗、书众经,则兼存数氏,公卿之职守已缺,草野之家法遂兴。先生乃核世官之原始,探典籍之旧文,自虞、夏以迄孔门,分标子目,附
诸说而终通论,略举大凡,着述学未成,成条目纂述大旨一卷。……今所刊述学内、外等篇,则汇录诸说经杂着诸作,非其全书。汪氏遗书后
序据此则容甫述学之所拟议,大体可见。其说与实斋文史、校雠两通义所论,古者官师流变,政学分合,意见殆相近似。章汪两人之关系实
斋、容甫于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同游皖;翌年,实斋即草创通义,然其详已无考。通义重要议论,当始乾隆四十八年癸卯,而六经皆史论则始于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容甫与刘端临书自道有意为述学,在乾隆四十四年己亥。两人对此问题发见之先后,虽无可确考,然容甫之非得自实斋,
则可知也。郑献甫补学轩文外集书三通序后,谓:“章氏校雠通义,独创之见,皆出夹漈。今取其编次必谨类例论观之,首云:『有专门之书
,则有专门之学;有专门之学,则有世守之能。人守其学,学守其书,书守其类。人有存没而学不息,世有变故而书不忘』云云,此即章氏得
间之处。后来推拓尽致,乃托本于太史公六家、刘子骏七略,讳其所出,并举校雠绪论,驳其未纯;然其所从来,无可讳也。”今按:章氏论
史学极推夹漈,献甫所指摘,亦或情实。然汪氏亦有述学之经营,则学思途径,往往汇于世需,自然合辙,固不必一一指寻其来历矣。大抵宋
、明矩矱既远,清儒论学,颜、李六艺习行为一派,吴、皖以经训明经义为又一派,而章氏官史典章之说为又一派,同时如汪容甫,稍后如龚
定庵,皆有志于此者。迨清社将覆,学者乃不辨学术而竞言改制,则所谓今文学之末流也。而诸家轨迹,又莫不有其相通,故汪、龚之或先或
后,皆可以参实斋思想在当时之消息也。容甫、端临订交,在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实斋识端临,亦当在四十三年戊戌前;两人同交端临,固当
相知。其后容甫客游武昌,实斋亦至,乃成隙末。刘刻章氏遗书卷二十九,又答朱少白,谓:“淮、扬间人有从先生<朱筠>游者,其才甚美,
学问虽未成家,记诵则甚侈富,仆向以为畏友。近见之于湖、湘间,与之谈款,一妄人耳。言大而不知惭,切而按之,枵然空落而无所有,有
才无识,不善用其所长。激以名心,凿以私智,久游江湖,客气多而志不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