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第17章
章氏与吴胥石简,谓简斋与友人论文,深戒文
章须有关系,甚至言『欲着不朽之书,必召崔浩之灾』。推原其意,不过嫌人矫揉造作为伪体耳,然不反其本,而但恶天下有伪君子,因而昌
言于众,相率为真小人。其所刻种种淫词邪说,狎侮圣言,至附会经传以为导欲宣淫之具,得罪名教,皆此书为之根源。此乃章、袁两人态度根本相异处。
其所以与变为创之具,推简斋之意,似以才情为本。其言曰:
天下事何一非才所为?忠于君,德也;而所以忠之者,才也。孝于亲,德也;而所以孝之者,才也。孝而愚,忠而愚,才之不存,而德亦亡。文集卷十六答和观察书又曰:
复性者,不于空冥处治性,而于发见处求情。……夫水火,性也;其波流光焰,则情也。人能沃其流而扬其光,其有益于水火也大矣。若
夫污而为泥沙,郁而为烟黣,此后起者累之,所谓习相远也,于情何尤哉?文集卷二十三书复性书后简斋不言德、性,而言才、情,此又本其
文学之见解以为言,而又与实斋之说可以相通者也。然实斋力斥简斋,谓:“李白论诗,贵于清真,此乃古今论诗文之准则。清真者,学问有
得于中,而以诗文抒写其所见,无意工辞,而尽力于辞者莫及也。彼方视学问为仇雠,而益以胸怀之鄙俗,是质已丧而文无可附矣。”又曰:
“毋论诗文,皆须学问。空言性情,毕竟小家。”文史通义内篇五诗话居今论之,简斋轻俊,自逊实斋之深沉。然实斋笔墨淋漓,诋诃逾分,
转自点污。学术之是非高下,岂堪以骂詈争之耶!
汪容甫汪中,字容甫,江都人。生乾隆九年甲子,卒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44-1794年五十一。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徧
读经、史、百家。早擅词藻,为哀盐船文,杭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又肆力诸史,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
容甫学术大要容甫经术文章,皆冠绝一时,而自道为学则曰:
私淑亭林有志用世中少日问学,实私淑诸顾宁人处士,故尝推六经之旨,以合于世用。及为考古之学,惟实事求是,不尚墨守。与巡抚毕侍郎书又曰:
中尝有志于用世,而耻为无用之学,故于古今制度沿革,民生利病之事,皆博问而切究之,以待一旦之遇。下至百工小道,学一术以自托。与汪武曹书。据年谱,在乾隆三十七年壬辰杭世骏序哀盐船文,亦谓:“容甫方学古之道,其言必期于有用也。”尝有意撰述学一书,其与
刘端临生乾隆十六年,卒嘉庆十年,年五十五书,谓:
容甫述学原稿之内容所谕鸠集文字,中亦素有此志,然中之志乃在述学一书,文艺又其末也。据年谱,是书在乾隆四十四年己亥然其书迄
未成。惟其子喜孙孟慈生乾隆五十一年,卒道光二十七年,年六十二所为年谱,记其大略。谓:“是时先君撰述学一书,博考先秦古籍,三代
以上学制废兴,使知古人之所以为学者,凡虞夏第一,周礼之制第二,列国第三,孔门第四,七十子后学者第五;又列通论、释经、旧闻、典
籍、数典、世官,目录凡六。”略云:
观周礼太史当时行一事则有一书,其后执书以行事,又后则事废春秋已然而书存,孔门比于告朔之饩羊。至宋儒以后,文献征存录作唐、宋以后则并其书之事而去之矣。
有官府之典籍,有学士大夫之典籍。故老之传闻当时行一事则有一书传之,后世奉以为成宪,此官府之典籍也。先王之礼乐政事,遭世之
衰,废而不失,有司徒守其文,故老能言其事,好古之君子,闵其浸久而遂亡也,而书之简毕,此学士大夫之典籍也。
古之为学士者,官师之长但教之以其事,其所诵者,诗、书而已。其它典籍,则皆官府藏而世守之,民间无有也。苟非其官,官亦无有也。其所谓士者,非王侯公卿大夫之子,则一命之士,外此则乡学、小学而已。自辟雍之制无闻,太史之官失守,于是布衣有授业之徒,草野多
载笔之士,教学之官,记载之职,不在上而在下。及其衰也,诸子各以其学鸣,而先王之道荒矣。然当诸侯去籍,秦政焚书,有司之所掌,荡
然无存,而犹赖学士相传,存其一二,不幸中之幸也。
孔子所言,则学士所能为者,留为世教。若其政教之大者,圣人无位,不复举以教弟子。
礼乐征伐,失在诸侯、大夫,又后而有四豪游侠之徒出,而学问乃在士大夫。
周之衰也,典章制度,考之故旧则犁然俱在,而历世既久,徒以沿袭失之,而不复能知其制作之义。孔子则睠然于一王之作而被诸当世,
故云:“人存政举,又曰:“待其人而后行。”庄子则一以为无用而思欲尽去之。
喜孙所以志其父述学一书之大旨如是。钱林文献征存录又有古人学在官府,人世其官,故官世其业。官既失守,故专门之学废一条。同时刘端临亦言之曰:
君搜辑三代、两汉学制,以及文字、训诂、度数、名物有系于学者,分别部居,为述学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