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光顾着玩游戏,不大亲近女色,因此也就没有儿子来继位。这时候,赵盾又想起往事来了。他无限感慨的说想当年先君襄公走的时候,我就说了,不能立一个小孩为君,可惜当时大家伙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所以发生了今天这种事。这一次,不能不从长计议了!
要说一般的权臣,巴不得立个小孩为君,这样便于控制,毕竟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可是赵盾为何却一直想要立个成年人呢?实际上,他对晋国固然贡献不小,可他的内心里,到底更加为赵家人着想,他绝不是真正的为了晋国的社稷着想,才要立一个相对小孩来说更有思想、有主意的成年人为君,而是他把事情想得更加长远。
当初晋文公为了避免四个儿子争位引起内乱,早早的就把其他三个儿子遣散出国了。其中,公子雍在秦国、公子乐在陈国,还有一人名黑臀,在周王室任大夫。这三位公子都很清楚,自从他们离开故土晋国的那一刻起,除非有奇迹发生,否则,一生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故国。如果有人能助他们回国,他们的心中必定感激不尽,如果他们竟然还能够得到君位,对此人必定更加感激不尽,言听计从。赵盾就是这么盘算的。何况,成人已经定性了,只要了解了他的性格,控制起来并不困难,小孩子在小的时候虽然啥也不懂,但他还没有定性,长大之后他是会变的,就像晋灵公。赵盾要的是赵氏家族长久的巩固,而不是一时的繁华,所以,他始终都坚持要立长为君。
大臣们眼见到了这一地步,也不得不承认赵盾的话有一定得道理,何况晋灵公根本就没有儿子。赵盾的提议得以全票通过。
公子雍和公子乐已经死了,现在只剩下在周室的黑臀。赵盾笑眯眯的提议迎他回来,又是全票通过。
这位公子黑臀原本是最没有竞争力的。因为当初晋文公说得很清楚,为了亲近、效忠周王室,让他到周室去做官。很明显,他必须得在气数已尽的周王室效忠一辈子。可是有这个运气就是没办法,偏偏其他两位公子都死了,晋文公的亲生儿子就只剩下他一个了,真是典型的无命有运。
再说赵穿亲自带人杀死了晋灵公,想赖也赖不掉,让赵盾觉得很为难。
晋灵公好歹是一国之君,谋弑君主这么大的罪如果不受惩罚,连赵盾自己都觉得没法给大家一个交代,尽管没有人敢明着跟他叫板。而如果要惩罚他,赵盾又不忍心。赵穿是子侄一辈中他最欣赏的,果敢,勇武、有计谋。虽然脾气还有点暴躁,心有点高。但他看得出,他一直在努力,在向他这个叔父看齐,比起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是赵家新一代的生力军。相比之下,他自己的儿子赵朔太过仁善,没有手段和狠心,在残酷的朝堂斗争中,是会很吃亏的。因此,他把更多的希望放在赵穿身上,虽然他的位置不可能传给赵穿,但他有信心把赵穿降伏好,留给他儿子做左右手。
赵穿对晋国来说有罪,但对他赵盾来说是有功的,而且是大功的。如今如果要惩罚赵穿,岂不是令他大受打击,挫伤他的自尊心吗?叔侄之间也很可能出现一条不可痊愈的裂缝。
赵盾想来想去,只好把这件事暂且搁置着。为了抬高赵穿的声望,亦为了观察大夫们的反应,赵盾故意派遣赵穿为使者,代表晋国出使周王室,把新君黑臀接回来。
大臣们没有任何人有异议,赵盾心中暗喜,只要再借一两件大事让赵穿将功赎罪,也足以堵住众人之口了。
黑臀见到晋国的使者,又听到了这天大的一个喜讯,对他来说,真正是天上掉了大馅饼。他跟随赵穿回国,顺顺当当的朝祭太庙,继位成君,即晋成公。
继位之后,他没有,也不敢忘记赵盾的大恩大德,继续把朝政大权交给赵盾打理,又把自己的女儿庄姬嫁给赵盾的儿子赵朔,结为儿女亲家,又大封赵盾兄弟赵同赵括等官职。当然,赵穿也好端端的一点事也没有。
这些都还罢了,晋成公做的最不应该的一件事就是恢复了“公族”的职位,偏偏仅仅是名义上的恢复。
晋国在晋献公早年及之前和别国一样设有公族。公族顾名思义,是由公室,也就是王室成员担任的职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让他们紧紧团结在国君周围,支持国君,相当于后世的亲王,郡王。晋献公晚年由于宠爱骊姬,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们会和他与骊姬所生的爱子奚齐争夺王位,便逼着众儿子们及朝中重臣在太庙发誓,从今往后晋国不再设立公族,还把儿子们都赶出晋国去。
从此,晋国便没有了公族。后来晋惠公、晋文公等出于巩固手中权力的考虑,也都没有恢复公族的职位。现在,晋成公却下令恢复了,但是这个职位并不由王室公子担任,而是由国卿的嫡子们来担任,从此之后,晋国卿的力量更为强大,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种下了后来“六卿专政”、“三家分晋”的恶果。
看起来,弑君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了,但是赵盾心里还有点毛毛的不踏实。原因就是他没有对赵穿进行任何处分,而且上自晋成公下至朝臣百姓,对他相当配合,一句不满的话也没有。这反而让他觉得不自在,浑身都不自在。按说赵穿这么严重的罪行而没有受到任何处罚,至少应该出现不满的声音啊,哪怕这个声音很稀朗,哪怕这个声音在背地里流传。
可是,什么也没有,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这是可怕的沉默的力量,这不等于是说他赵盾仗势横行,弄得没人敢吱声吗?
赵盾觉得自己有点冤,而且这冤没法诉。这天神使鬼差的,赵盾来到了史馆,就是史官工作的地方。
史官的工作无非就是记载所发生的各种历史事件,留给世人历史的真相,也留给后世子孙学习经验教训。
当时的史官地位很特殊,朝廷是不许干预他们的工作的,一般人都比较尊敬史官。且史官一职业多由身家清白,耿洁正直的博学之士来担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非常有职业道德。赵盾这次遇到的,就是如此。
当时晋国的太史叫做董狐,他是史馆负责人。赵盾无意行到了史馆,便叫董狐把史册拿过来让他顺便瞧瞧。董狐也不含糊,恭恭敬敬呈上了最近的史简。赵盾翻开一看,只见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赵盾弑其君于桃园。”赵盾吓了一跳,连忙解释说太史大人您搞错了吧,我当时已经离开国都了,我有不在场的证据,这件事与我无关啊。您现在把它记在我的头上,我不是太冤枉了吗?董狐脸色不改,理直气壮的说您是相国,逃亡并未出境,归来又不讨贼,您说这事不是您指使的,跟您一点关系也没有,请问谁信啊?
赵盾哑口无言,半响方试探着对董狐说这么写着有点太“那个”了,能不能改改?董狐想也没想,说我是一个专业的史官,宁可掉脑袋,也不能乱改历史。赵盾拿他没辙,仰天长叹勉强辩解说要是当时我逃到国外就好了,就不用受此恶名了。
这件事是不是赵盾指使的很难说,赵盾自己是不会承认的。他只抓住了董狐的前半句话“逃亡并未出境”做文章,其意在表示自己仅仅因为没有逃出境,因此只得背上弑君的嫌疑,自己其实很冤,但是也只得认了。但他还是没有惩罚赵穿,只是当赵穿自持为他立了大功,要求升官的时候,他拒绝了。
事实上,他不得不拒绝,这是做给晋人看的,以示公正,也是为了维护他及赵家的声誉。
但是赵穿很不理解,而且很气愤、很委屈、很受打击。
他觉得要不是他,赵盾连命都难保,更不用说继续掌握晋国的大权做威风八面的赵相国了,自己只不过是要求升升官而已,这么一点请求居然都被他一口回绝了。赵穿心气太高,受不了这口气,终日郁郁,不久竟愤愤而亡了。真是可怜!
赵穿的死,赵盾无疑是非常痛苦的,这是他一生中最失败的一件事。但是为了维护赵家的声望,为了这件事有个完美的结局,赵穿的儿子赵旃请求继承父亲的职位时,他也不得不拒绝了。他委婉的鼓励赵旃,只要今后有了功劳,朝廷自然不会亏待他的。
然而,不管赵盾如何努力化解、掩饰、做补救工作,最终,赵氏家族依旧在这件事上吃了大亏。
第9章 史官直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