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灵异言情> 六国一统之亡国之殇>第45章 邯郸之围

第45章 邯郸之围

秦昭王是个不信邪的,就在长平之战仅仅九个月之后,征战了近八年的秦军战士们经过短短的休息,又准备向邯郸进发了。
然而,此时的邯郸已经不是九个月之前的邯郸了。
仇恨的力量是无穷大的,能激发起人无穷的潜力和意志力。长平的惨败给了赵人极大的打击和教训,也促使他们戮力同心、奋发图强,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互相鼓励、互相扶持,以求早日恢复元气,聚累财物,为死去的将士们报仇。
赵孝成王也放下架子,虚心采纳大臣们的意见,对廉颇委以重任,训练军队,提拔人才;大臣们之间也少了勾心斗角,团结起来,各施其责,为国尽力;百姓们就更不用说了,真正是做到了君臣一心,上下同力。在平原君的家里,他的老婆姬妾们都参加了劳动,各个纺纱织布,为国出力。
在这种情况下,秦军来犯,讨不了好处是很自然地。秦昭王不信邪,但是白起信,何况,他还有满腹怒火。当秦昭王准备任命白起为将出征时,白起病倒了。于是,又是王陵挂帅,率大军十万,包围邯郸。
这一次,赵军的主帅是廉颇。王陵在廉颇的手里本来也没讨过好处,这次也是一样。廉颇照旧采取坚守的策略,防御得滴水不漏。王陵试着强攻,每次都损兵折将,被满腔仇恨的赵人杀得大败。
这还不算,每到深更半夜的时候,廉颇时不时的组成敢死队,带着大刀悄悄缒下城去,出其不意冲到秦营一阵猛砍狠杀,杀得王陵惊慌失措,夜夜恐慌。
秦昭王听到王陵屡屡战败的消息,心里烦透了。他无奈的想道:不服还不行,还是得用白起啊!
不想,白起又一次拒绝了。秦昭王逼得狠了,白起便老实不客气的说,要是在当时,赵军大败之下,惊恐仓促之间根本无法组织有力的抵抗部队。那时候一鼓作气猛攻,当然不成问题。但是如今,赵人痛定思痛,上下一心,又有廉颇老将防守,赵括怎么能跟他比呢?万一天下诸侯觉得秦国做得过了,起兵来救赵国,那就更没有胜算了。大王既然已经跟赵国讲和了,现在何必又起兵呢?不如撤了吧!
秦昭王哪肯听!
白起的这番话其实已经惹火了他,奈何他现在要求人,只得压住心中的火气,依旧要求白起出兵。白起脾气也是上来了,坚决不肯。秦昭王无法,就跟范睢说,你不是很能说吗?不如你去劝劝他!
白起一见范睢来了,心里更气,心想当初都是你干的好事!现在还好意思来求我?索性理都懒得理他。
范睢心里暗暗高兴,秦昭王的脾气还有谁比他更了解呢?借秦昭王之手除掉白起比什么都强!如果范睢发挥他的辩才,对白起分析利害,白起一定会答应出征。但是,这不是范睢想要的结果,他想要的就是白起死活不去,最后惹怒秦昭王。因此,表面上他是在替秦昭王劝说白起,实际上却是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
秦昭王心里那份气自不必说,这里面也有君王的面子问题。不管你有多大功劳,你始终只是一个臣子,君主就算做错了一两次又有什么关系呢?至于让你一个做臣子的这么计较吗?
要是换了别的君王,估计白起这时候已经被赐剑赐酒的自尽了,但是秦昭王虽然气,到底能忍。看在白起是大秦第一武将的份上,这一次他气呼呼的忍下了,没找他的麻烦。而可怜的白起却还不知道见好就收。
秦昭王无奈之下,恨恨的跟范睢说,难道我大秦除了一个白起就没有别人了吗?寡人还真不信这个邪!长平之战的时候,王龁表现不也很好吗?干嘛非得用那个不识抬举的白起!于是便起用王龁再领兵十万增援,顺便把王陵替换回来。
倒霉的王陵仕途就毁在廉颇手里了,长平之战前,被廉颇牵制了三年,如今又被廉颇打得大败,回到咸阳不久,就被秦昭王罢官了。
但是,换了王龁结果也是一样,谁叫碰上的是廉颇呢?王龁连攻了五个月,一点进展也没有,秦国国内的舆论也越来越不好听了。秦昭王这辈子的对手就是赵国,从赵武灵王到赵惠文王,再到眼前这个啥都不懂的赵孝成王,偏偏他们手下就有能办事的人!对此他也是一筹莫展,只是吩咐,攻不下继续攻,反正不能退兵!
白起呢?在这个时候他不说远远的躲着是非养病去,偏偏还要在一旁说风凉话。跟他那些门客、朋友显摆自己的未卜先知:我就说了嘛!那邯郸是那么好破的?当初有机会可以破的时候不听我的话,现在好了吧!
不管是秦昭王还是别的那位君主,估计听了这些火上浇油的话都要气得半死。
秦昭王越气,范睢越乐,因为他知道,白起离鬼门关只有一步之遥了。于是,范睢趁势又向秦昭王提议说武安君那么了解邯郸,看来如果他不愿意出马,只怕邯郸是拿不下来啊!
秦昭王一听有理,再一次的要求白起出征。不用说,白起是坚决不答应。秦昭王再也忍不住了,连先前压抑的怒火一股脑全部冲上心头。立刻削掉了白起武安君的爵位,贬为士伍,迁往阴密。
范睢哪里容得这么轻易就了了?他又向秦昭王进言说白起勇猛过人,万一他心怀怨恨逃往别国,岂不是秦的一大害?
秦昭王也不笨,不等范睢说完,就叫人带着剑去追白起,让他做个了断。这时候,白起才刚刚离开咸阳十五里。面对秦王派来的使者,他不得不长叹一声,举剑自刎。一代枭雄,就此毙命。倒是秦国的百姓,把白起当成英雄来看,如今见他无辜冤死,偷偷的为他立祠供奉。
他死于秦昭王的剑下,更是死于自己的性格。
白起死了之后,秦昭王的邯郸之围依然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他又点起五万精兵,派范睢的好友郑安平率领前去增援。郑安平是范睢的至交,当年范睢在魏国差点丧命,就是郑安平偷偷的收留他,为他疗伤治病,后来又悄悄的帮助他来到秦国。可以说,没有郑安平,就没有范睢的今天。因此,他对郑安平非常好,推荐了他出征,以便建立消灭赵国的大功。
到此时,秦国两次增兵,包围邯郸的兵力已经达到了近四十五万。这场包围战也已经持续了三年。
赵孝成王眼见秦人越来越多,一点也没有撤退的迹象,心里又重新升起了极度的恐慌。廉颇也说虽然目前可以防守的住,但是看来秦王是不会退兵的了,这样耗下去也不是解决的办法。大家商量来商量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向各国求救。
于是,在平原君赵胜的负责下,赵国开始了艰难的寻求外援之路。
31、求救外援之路
赵胜把眼光锁在楚国和魏国。齐国已经不行了,韩、燕更没指望,唯一还有两下子的就是楚国了。至于魏国,信陵君与赵胜是姻亲关系,他也不过是想多一个帮手轻松一分。
赵胜的夫人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的亲姐姐,靠着姻亲关系,赵胜和夫人给信陵君写了许多信,请求他的帮助。赵胜觉得信陵君本来就是一个有侠义之情、肯救人消灾的贤士,又是自己的老婆的哥哥,不堪僧面看佛面,他总不忍心看着他姐姐死吧?因此对魏国会出兵援救较有信心,但是对楚国就不那么有信心了。
毕竟,天下哪一国没吃过秦国的亏啊?躲都躲不及,谁还主动惹他去呢?赵胜便决定亲自去一趟楚国,游说楚考烈王出手相助。
赵胜门下也是食客三千,他情知去楚国游说是一件非常重要但又非常难以成功的大事。因此,便打算从自己的食客中选出二十位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的人作为副手一同去。谁知道他的食客数量不少,质量却不怎么样。会文的就不会武,有武德又没有文,选来选去,愣是只选出了十九人。
这真是觉得挺讽刺的。不过,这件事却成就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毛遂,也是我们所说的“毛遂自荐”的毛遂。
平原君大失所望,说那么多人,怎么要用人的时候,连区区二十个都凑不齐呢?众门客都是一脸尴尬,暗自惭愧。
这时候,毛遂站起来说,您看看我怎么样。
平原君根本不认识他,就问他是谁?毛遂便把自己的姓名、籍贯、来了多久都报了一遍。平原君也真够意思,稀里糊涂的养了别人三年多,居然不知道别人是谁。
听了毛遂的话,平原君根本不拿他当回事,笑笑说你要是真有才,还至于来了三年多我连你叫什么都不知道吗?有才学的贤人处事,就像一把锋利的锥子放在口袋中,口袋一定会被他的锋芒刺破。
毛遂回答说那是因为我这把锥子今天才放到口袋里,要是早放进去了,早就显露出来了,而且比别的要显露的更快!
平原君见他毫无惧色、对答如流,暂时也找不出更合适的人了。想了想,也就答应了。于是便择日辞别赵孝成王,带着毛遂等二十人往楚国去。
当时战国四大公子中,孟尝君已死,其他三人都在,而且都素有交情联系互通消息。所以,平原君到了楚国,没有急于去见楚王,而是先见了楚考烈王的太傅、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
楚考烈王还是太子的时候,春申君曾陪着他在秦国当过人质。后来楚王病危,楚考烈王在春申君的安排下从秦国逃了回来,因此他对春申君非常感激信任,但是他对秦国更是胆战心惊。
如果是别的事情,平原君只要跟春申君说妥了就没问题了,唯独对秦之事不行。春申君热情的款待了信陵君,第二天就向楚考烈王说明了他的来意,带他去见楚王。
可是,任凭平原君从早上说到晚上,说得口干唇裂,眼冒金星,楚考烈王就是不答应出兵。说来说去他就是一个字:怕。
他打心眼里就害怕秦国,秦昭王的那股报复劲实在是太强悍了,眼前的赵国就是例子,他可不想也落到这个地步。再说了,人家赵国到底有廉颇,还能挡一挡,他呢?他连个像样的武将都没有。
毛遂在台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估计战国时期最失败的游说就数平原君这次了,磨破了嘴皮子人家也不买账。
毛遂见他们二人争执不下,再也忍不住,索性冲上去,仗剑大声问道:“合纵抗秦的利害关系那么明显,为何说到现在还没有结果呢?”
楚考烈王见莫名其妙的冲上来一个人,还那么明目张胆的大呼小叫,顿时变了脸色,喝道:“寡人和你家主人在谈论事情,你插什么嘴,还不退下!”
平原君不说话,心想我说了这么大半天了,说得嘴巴都累了。我不管了,你们闹吧,我先歇歇再说!
毛遂的声音比他还大,说合纵是天下的大事,天下人人说得,我为什么说不得!接着声色俱厉的说楚国地方千里,自楚文王、楚武王以来,傲视天下诸侯,何等英雄!那秦国不过是个后起之国,却害得楚怀王客死他乡,又派白起攻占了楚国国都郢都,逼得楚国迁都。这些都是楚国的耻辱,三岁小孩都知道羞耻,大王你不介意吗?说到底,合纵抗秦大家都有好处,否则,谁也别想躲得过虎狼之秦的攻击!
与其说楚考烈王是被毛遂说服了,不如说是被他的气势吓倒了。楚考烈王被毛遂一顿抢白,说不出话来。毛遂又紧紧追着逼他答应合纵,楚考烈王不由自主的就答应了。毛遂不给他反悔的机会,立即叫人准备,双方歃血为盟。之后,楚考烈王勉勉强强让春申君率领八万大军前往邯郸。
表面上看,楚王已经出兵了,但是实际上,这支援军慢吞吞的前行,根本采取的就是观望态度,并不是真心要救赵国。
平原君见此无可奈何,只得把希望寄托在魏国。
信陵君是真心相帮赵国,他再三再四的恳求魏王,魏王终于派大将晋鄙率领十万大军前往。秦昭王知道后,亲自到邯郸给秦国将士鼓气,并且叫人去警告魏王,要是谁敢救赵就先打谁,然后再围赵!
魏王被这么一吓,也顾不得别人了,还是先顾自己吧。赶紧派人带话给晋鄙,先别前进了,就地安营扎寨,看看再说吧!
于是,楚国、魏国两路救兵,没有一路前去救赵。这时候,邯郸城已经相当危险了,秦昭王亲自来到了前线督战。不下邯郸,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赵惠文王与秦昭王渑池之会后留在赵国当人质的王孙异人又在吕不韦的安排下逃出了邯郸。这样一来,秦昭王更没了顾忌,命令士兵们强攻,邯郸眼看岌岌可危。
这个时候,秦始皇嬴政已经三岁了,他没有跟他爹一块逃出邯郸,而是跟着他的娘赵姬躲在邯郸不知道哪个角落里。直到几年之后,他的爹当上了秦国的头,他才回到秦国,然后,便是东方各国末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