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见赵胜死不松口,便也顺水推舟,假装相信了。接着给赵孝成王写了封信,信里说得很真诚、很恳切,表示了一百二十分的歉意。说不知道是谁造的谣魏齐在平原君那,所以寡人才兴师索要。要不然,秦赵早已结为兄弟,寡人又怎么会轻易涉足贵国之境呢?既然现在误会搞清楚了,魏齐不在平原君那,寡人也就退兵了。原先侵占的三座城池也还给你们吧,实在是对不起了!还希望不要伤了和气,以后继续交往哦!
赵国一看,松了口气,阿弥陀佛,这天煞星总算走了!便也连忙修书好言好语的表示既然是误会,当然大家都不会介意了!又感谢秦国归还城池。齐国的援兵听到秦军已经后撤,于是一声招呼,也回齐国去了。毕竟,在外面老这么干耗着,粮草得耗费多少啊。
谁知秦昭襄王刚退回函谷关,又叫人带信给平原君赵胜,信中夸赞赵胜高义,有情有义,心里很仰慕他。想要跟他结交,请他给个面子到秦国饮饮酒。还说只要十天就好,绝对不会耽搁你太多的时间。
赵胜吓了一跳,立刻面见赵太后和赵孝成王,向他们禀报。于是,赵国君臣又开了一个讨论会。
秦人还真是够麻烦的,每次邀请别人去逛逛,都害得别人要开个专题会议讨论去与不去的问题。
赵相国虞卿建议还是不要去了,说秦国人从来不讲信用,前几年孟尝君去了,差点就回不来(靠了鸡鸣狗盗之徒帮忙才逃了出来)。何况秦王现在怀疑魏齐在赵国呢,去了只怕有危险!
廉颇却说当年蔺相如身怀和氏璧入秦,都可以完好无损的回来,如果这次不去,只怕反而会令秦人起疑。
廉颇的顾虑没有错,但却高估了赵胜的本事。蔺相如只有一个,再也没有第二人了。即便是孟尝君,虽然也回了,却是狼狈不堪的逃回的,哪及得上蔺相如是光明正大的回呢。
赵孝成王到底还是个小孩子,秦昭襄王原先那一番话已经把他吹捧得晕乎乎的了,他心里便觉得秦王其实人不错嘛,说话那么客气!哪有什么好怕的?于是就对赵胜说,那还是去吧,人家秦王一番美意,不要辜负了才好。
赵胜没办法,只得拜别赵王,随着秦国的使者入咸阳去了。这一去,果然没那么简单。
秦昭襄王一见赵胜,十分欢喜,日日好酒好菜的款待。过了几天,麻烦就来了。
一天,正在饮酒饮得痛快,秦昭襄王很和气的说以前周文王得到吕尚尊为太公,齐桓公得到管仲尊为仲父。寡人的丞相范君也跟他们一样,相当于寡人的仲父。他的仇家魏齐在你府上,只要你叫人把他的头送来,以报范君的仇恨,寡人一定会记住你这份情义,好好的报答你。
赵胜听了哪肯,不卑不亢的说人们之所以结交朋友,就是为了在患难时有个依靠和扶持。魏齐是臣的朋友,就算他在臣家里,臣也不忍心害他,何况他确实不在呢?
秦昭襄王正是要找个借口发火,听了赵胜的话,马上变脸怒道:“你要是不交出魏齐,就别想出关!
赵胜心想反正已经来了,就算求你你也不会答应,索性硬到底!便说,让不让臣出关,就在大王一句话。大王召臣来喝酒,有强留臣不放,是非曲直天下人自然知道。
秦昭襄王信奉的是“霸道”而不是“王道”,什么“以德服人”他听也没听过,哪管什么是非曲直。果然就把赵胜软禁起来了。
之后,又给赵孝成王一封信,说我们范丞相的仇人魏齐在平原君家里,只要把魏齐的脑袋送来,立刻就放平原君出关。否则的话,等我又率大军前往,就算捉住了魏齐也不会放平原君回去!你们看着办吧。
赵孝成王原先对秦王的美好印象完全被打破,他这才明白,虎狼之秦就是虎狼之秦,天下人这么叫他们是有道理的!
他又气又怒又惊又怕,群臣鸦雀无声,谁也不敢乱出声。若说不交出魏齐,对不住平原君;若说交出魏齐,势必让人鄙视,人家来你这避难,你倒好,为了自己的安全,把别人交出去了!所以,群臣默默无言,谁也不肯开口。这个主意只好赵孝成王自己来拿。
赵孝成王想了想说为了一个别国的流亡之臣,牺牲我国这么有才的一位公子,实在不值得。何况那魏齐和秦相之间的是私人恩怨,也该他们自己去了,咱们就别参合了!于是,亲自下令,叫人到平原君家里去捉拿魏齐。
平原君门下的食客大多数与魏齐交好,听到消息后,悄悄掩护魏齐逃走,去投奔赵相国虞卿请求庇护。
虞卿一跺脚,说赵国你不能再呆了,不如去魏国信陵君那里吧。信陵君也是位招贤纳士的人物,天下许多亡命之徒都在他门下得到安置,何况他与平原君关系很好,到他那里再好不过了。
魏齐想了想,一声长叹,早知今日如此狼狈,当初何必那样对待范睢呢?如果真的要惩罚他,倒不如一刀杀了他,也可以永绝后患,也免了今日东躲西藏之苦。可是,说这些都没有用了,他唯一的办法还是继续逃亡,继续躲。
虞卿又说,你一个人去,只怕路上多有不便,我索性好人做到底,跟你一块走吧。于是修书一封留给赵孝成王,又把相国的大印留下,连夜和魏齐两个换了衣服,往魏国大梁逃去。
到了大梁,虞卿让魏齐先在郊外等等他,他自己先去见信陵君。信陵君听说虞卿来了,大吃一惊,说赵国的相国一声招呼不打,急忙忙这么来了,难道出了什么大事吗?等到虞卿把事情从头到尾大概说了一遍,请信陵君帮忙时,信陵君犹豫了。
虽然他原先收留过许多有案子在身的亡命之徒,但是那些人得罪的不是秦王。
秦王那么凶残,秦国那么强大,信陵君一时之间还下不了这个决心。要是为此引得秦军来犯,只怕又要弄到割地求和才能收场了。可要是不收留他们,人家千里迢迢前来投奔,又怎么忍心拒绝呢?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
虞卿见信陵君面有难色,犹豫不决,心里微微冷笑,当即也就满肚子气告辞了。虞卿走后,信陵君脸上挂不住,就问众宾客虞卿这个人怎么样?
侯生就大笑着回答说难道公子还没看明白吗?虞卿凭三寸不烂之舌取得赵国相国的位置,被封为万户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魏齐前去投奔他寻求庇护的时候,他不贪图爵禄富贵,解印相随,天底下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他这样呢?公子却来问他为人怎么样岂不是可笑吗?
信陵君听了这番话,觉得惭愧极了。心里幡然醒悟,立刻亲自叫人备车,他要亲自去追回他们。
等待中的时间总觉得特别慢。魏齐在郊外伸长脖子等着等着,心下不免着急起来,心想如果信陵君当真收留的话,怎么会拖到现在呢?罢了,罢了,拖到现在还没见音信,只怕也没什么指望了。想到这里,心里已经凉了半截。
忽一会,见虞卿满面凄苍,含泪而来,向魏齐说信陵君不算什么大丈夫,害怕秦人,不敢收留咱们。咱们还是去楚国碰碰运气吧。
事已至此,魏齐叹道,都是我一时大意,得罪了范睢,弄得连累平原君,又连累你,就算咱们长途跋涉到了楚国,楚国人也未必收留,又何必再去求人呢?倒不如一死干净!说罢拔出佩剑抹了脖子自尽了。虞卿大吃一惊,想要阻拦时,魏齐已经鲜血喷溅,活不成了。
虞卿放声大哭,又悔又痛。正在这时,信陵君的马车到了,见到倒地身亡的魏齐,后悔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又愧又悲,也大哭自责起来。
这件事对信陵君的打击和刺激很大,魏齐的死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此之后,他牢牢地记住了这件事和这个教训。在此后的一生,他都没有再负过谁。后来秦围邯郸,平原君求他相助,他屡次恳求魏王出兵不得,便带领自己手下亲兵和愿意相随的门客数百人前往赵国,表示要与平原君共存亡。当然,后来事情有了峰回路转,邯郸之围因他而解,他也没有死成,反而一举成名于天下。
正当信陵君和虞卿都在悲戚之时,赵国的使者恰好又赶到了。
赵孝成王听说自己的相国和魏齐都走了之后,那份恼怒气愤自是不必说,派出飞骑四处追查。前往魏国的这一路飞骑恰好就在此时遇到了虞卿和死去的魏齐。
赵国使者知道魏齐死了,赶紧面见魏王,请求割了魏齐的脑袋回去救平原君。魏王无所谓,只说问信陵君拿去吧。
信陵君正准备将他好好安葬,听了赵使者的话心中十分不忍。赵使者倒会说话,说平原君和您是生死相交的好友,他对待魏齐的心也和您是一样的。如果魏齐还活着,小臣也不敢乱说,但是如今魏齐已经死了,平原君却为了他还被秦国扣押。公子您爱惜死去的魏齐,难道就忍心让活着的平原君一辈子做秦人的俘虏吗?
信陵君思前想后无话可答,也只好忍下心,割了魏齐的首级交给赵使者带回去,把魏齐的身体葬在魏国郊外。
虞卿从此看透了世间冷暖,也没有再回赵国,而是当起了隐士,平日闲暇著书自乐,倒也悠闲自得。他所著的书,便是叫做《虞氏春秋》。
赵孝成王见取回了魏齐的首级,心里总算松了口气,叫人马不停蹄的星夜送往咸阳献给秦王,请求放回平原君。
秦昭襄王赚足了面子,把魏齐的首级赏给范睢,随后,也就把赵胜放回去了。赵胜回去之后,赵孝成王因为没了相国,便封了赵胜为相国。
再说秦国那边,范睢心中一口恶气总算是声势浩大的出完了。从此,他对秦昭襄王更加忠心耿耿,积极出谋划策为秦国夺取天下。他准备动手的第一个对象依旧是力量弱小又是秦之邻国的魏韩。
第42章 秦相范睢的报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