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三十二,表震巽二卦,其音屬木。乙亥、丙子、大有、謙。
東華發始暉,高晨映上清。
判府東華方諸宮,亦救苦天尊所舍,蓋崇仁重生之地,有九龍符命拔度幽魂,發始暉者,初生一陽爻,如日之昇,高晨,一云青童君,名晨日也,日之升高,必映上清真境,言人真氣會於心府,而出自肝臟,方始傳送,午時至絳宮。
洞煥圓珠靄,
光彩洞耀煥燦於蒼胡寶珠之中,煙靄鬱勃,是皆取喻於心珠之炁,神光圓明,洞照八室,空其五蘊,靄然粹然之寶。
朗朗紫暉明。
朗明也,日光生紫暉,而朗朗然明,又肝神龍煙含明君,此木應肝也,蓋震巽皆屬東方之木,上應歲星,下主肝部。
七晨回帝席,
太陽神名七晨回者,上朝天帝之几席,蓋帝出乎震、齊乎巽也,少陽為震,升於巽,屬乾,乃六陽純全之位,故曰帝席。
五老飛玉軿。
上聖出入,必令五老啟途,羣仙翼轅,真仙及修行人亦皆如是,乃人之五炁所化。《度人經》:五帝侍衛,三界稽首,同。
太一景中王,
太一在頭上,為景中之王,見前注景中人。又曰:景中王,人當貴重,頭為一身之首領,故以此人神為王者呼之是也。
司命攝萬靈。
飛玉符軿攝召萬靈,皆乘巽風,故招神攝風,司命在心,總制萬神,心為雷之主。《雷經》云:心火不發,鄧君不鳴,肝神不怒,辛帥不靈,意神不起,使者不行。蓋肝屬震巽乙木,而以心火發之,此擊搏之象也,故能收攝萬靈聽命。又震為雷,在人為音聲,巽為風,在人為呼吸炁,故以八卦表身。
泛然雲波間,
水會東南巽地,言此時真炁薰蒸,津液灌溉,而吾元神湧升也,二卦在先天相對,取象曰雷風相薄,故能鼓舞萬化。
寂盻泥丸城。
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毅然作色,中天下而立,攝召三官五嶽,泥丸城闕在最高峰頂,寂者無聲,盻者顧視之。
七轉召三官,
七轉招真符命以召三官,在人則三田之神也,進退利武,人之貞,非威武不能,政不順,非風雷不足以警動萬物。
北君稽首行。
北方為首,啟行其五方,隨時而升元神,自腎臍中起,去歷遍五臟,而上登泥丸,其三關五臟之真,並隨侍而行上升。
五嶽應命到,
五嶽隨應召命而至,五炁皆相感化而朝也,雷霆掌生殺之權,賞善罰惡之司,故雷動風飛,萬神畢集,豈容少延。
拔死書長生。
三官五嶽皆削落死籍,書上生之字,二象倒取得益卦,《辭》曰:君子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其斯之謂歟,在人力行之爾。
三舉震靈符,
上天有震靈符,主召生炁,制伏魔精。撓萬物者,莫疾乎風,鼓萬物者,莫疾乎雷,故雷主生殺之權,如雷水解百果草木能甲拆,是主生也,雷動風馳剪除禍亂,是主殺也。故此章上下句云:拔死書長生,玄解大魔精,示生殺之柄也,前太始太極章,震靈凡三見焉,並見前註詳解。
玄解大魔精。
巽戶為神霄府,乃風雷所出之地,能妙解六天大魔,不令惱亂,學仙之人,震來虩虩,震驚百里,皆當恐懼修省。
七祖生福堂,
九玄七祖皆生天上大福堂中逍遥,此天人之福也,福盡,不自下生異類之中,修《文昌大洞》,乃上乘法門,到三清界。
玄華保黃寧。
以玄華保養黃寧童於脾胃之間,使永無失墜,此長生久視之道也。二象合成恒卦,《辭》曰: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益,《辭》:天施地生,與時偕行。凡修大洞不拘時候,但隨所寓,一念不動,天地之炁,發生始於復,終於坤,一升一降為一周天,以一年之炁侯鑽於一刻之間,身中天地造化。
右件玉章天篆九十字,上鎮太極平育賈奕天,下統第八壘福德君。
《玄契》曰:七祖九玄上生天堂,億曾萬祖玄華齊生,內保黃寧種族俱升,皆注仙品,列籍南昌,萬世代族墓山塚訟考謫鬼帳,隨《大洞仙經》一時和平,地根惡根削除落滅,興道為一,長生自然。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三十三,表坎離二卦,既濟之道。太清仙境玄炁所化。
太帝九老京,
潤萬物者莫潤乎水,所以品類之眾,莫不皆賴以生,水由地中行,江河淮漢朝宗于海,皆有攸司,故扶桑大帝、東方九炁天君共治水府,乃為水府總會之所然,其論水之源生自北方,天一生之,地六成之,起於坎位,故此章以坎卦表之,《易》曰:水洊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校仙登扶桑。
檢校仙籍,應得道者上東海扶桑山,言人精炁生腎而傳於肝,以至心府,故下云:神綱精炁在人身,如水流行天地間。
七轉召天帝,
天帝即玉帝也,以元始之命召之,在腦中宮泥丸也,考校三界真仙并世人功過,莫不皆由三官五嶽呈奏玉帝。
司命乘神綱。
以表離卦,在人為心,以主心之神乘其神綱而上朝也。心為神宅,故有綱領,離乃麗明之象,故心神好明察理事。
五嶽啟靈戶,
嶽者即面部是也,靈戶者眼耳口鼻是也。開其靈則能制魔,閉之不靈隨魔轉也,五嶽皆啟敞靈扃,以聽帝命。
傳制大魔王。
奉傳玉帝之命以制遏大魔,臍中皆北陰之府,陰邪所勝之地,故傳命以制遏,毋使妄動撓亂。魔者,眼耳鼻舌身意也。
河海皆受事,
今夫水一勺之多,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河海之主魚龍之屬也,受事聽扶桑之命,自天一生水於坎位,以至成天立地,生賢生聖,皆由是焉。河伯海神水族神仙,皆稟受其本來合任之職事。如陶弘景為都水少監,郭璞為水監仙伯,又四溟夫人多管水中女仙,人與水族混為神仙。玆以琪所歷江河淮海水府龍宮,西自蜀江,南自衡潭,西南自沅靖,三水皆會洞庭,下流漢江,會大別,至廬山,東南自吉贛會彭蠡,下流至儀真,見淮黃二河,自北而南會鎮江,下流崑崙山,東入于海。又自鎮江歷常蘇,秀●入太湖三百六十頃,至吴山會浙江,又東南自福信江會浙,又自維揚泝流經淮過呂梁入濟,又自太山會于濟,又自濟泝流至臨清,入滹沱,東北會小直谷入于海,又自直谷泝流入京,沿程看瞿塘、洞庭、彭蠡太湖,龍宮壯麗,又見馬當山采石金山三水府,豈得不受事於海。
立示應會方。
潢潦無根可立而待,江漢朝宗于海,亦各有時,丹經:天應星,地應潮,天上金生,地下水生,蓋每月弦望晦朔,海水隨為消長,每日一潮,自東海發軔,捲如雪山,過海口泝洄,經浙止淮西釆石,東南止嚴陵灘,東北止小直谷,日夜應會不爽。亦如人身中每一日一夜,血炁一朝於囟門,遇其潮時,即默然靜坐,凝定神思,但聞血炁自踵至頂,奔走凑理蔌蔌之聲,如羣蟻相緣,五臟六腑轉動聲.響,內外相應,見于四體,達乎聽官,久之,又徐徐散去,闐寂無聲,此亦修行之大端也。聖人運化,豈可託之空言,善譬巧喻,俾人易曉,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若未能遠觀海潮,但近聽血榮炁衛一萬三千五百息之潮,豈非示人應會方乎。
保符泥丸內,
樽酒簋二用缶,亦可與獻於王公,薦之宗廟,況所保符契,皆在乎泥丸之宮以待桃康乎,陰符陽火,皆聚於上元宮。
守神曰桃康。
激而揚之,可使過顙,水生於腎,而搬運有道,則泝流於泥丸。桃康乃腎中之神,專一運陽精於腦後,以輔元陽,以成金丹。
回名易死籍,
既得生生之根,則回改名姓於死籍之中,無過可書也,死籍者,黑簿也,人有過咎灾厄并死亡事,皆得具載其中。
記仙叔火王。
上卷第三章云:高同生,叔火王,今此止云叔火王,蓋雄一之經也,叔火王道父也,專掌列仙之籍,凡得道者系焉。
拔絕三塗籍,
《坎辭》曰:係用徽纏真于叢棘。蓋囚執之所,思過之地,如周文之羑里,太甲之桐宮也。今絕三塗,易死籍,豈非此義乎。
去禍生上英。
心中一真津液君,字飛生上英,主血液。《易》曰:坎不盈,秪既平,無咎,姑且去禍而未大也,削去灾禍之根,生上英華。
七玄登朱宮,
朱宮正在離卦上,七玄九祖進登朱陵火府,鍊化自然,蓋水火炁二交媾水火鍊度,葛仙黃玉陽宮皆以祭鍊得道。
我身會明陽。
兆身朝會光明太陽道境,《易?先天》曰:水火不相射。此經以水火交而成道,《斗經》:水火乃道之真體,非此不能成生化。
上友方盈子,
月中桃康君方盈字運梁,上則友愛之,乃眷戀留連之意,上下二神互换,流運神炁,滋茂生根,毓養太和,以立四大。
下携理維藏。
胞中天帝精魂,名理維藏,字法運珠,守小腸水海,以分別水源清濁,順導發泄之功如禹功之大,在人宜善導精血。
左攝明車君,
胞中黃炁君,諱祖明車,字神无極,守肝正斗明輪同,人非萬炁萬神流注運用,則百骸五體四肢皮肉只是一塊頑物。
右輔歸盛昌。
胞中白炁君在右,諱玄歸子,字盛昌,守人肺上,二神乃胞胎之中神靈,共守五臟之上,前章云:白炁育尚生,同此義。
混一玉景炁,
一云玉京,必誤。蓋左右陰陽二炁混合,如玉之景炁妙合而凝,以成兆之形,此炁呵之可以煮茗,含之可以乾汞。
化兆吉以昌。
欲變化我之炁質,俾吉俾昌,蓋得此道者也,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君子順之吉,小人背之凶,非由外爍,我固有之矣。
反嬰元命童,
反我衰老之元命靈神為嬰兄之童,亦曰元命真人,修習大洞之道,鍊萬炁萬神,還歸一真如嬰兄之形,復化為玄炁。
檀熾鈞吉祥。
不孔笛吹無生引,沒絃琴操太平歌:先生年來窮到骨,何事欣欣樂天和,除非只是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彈。
天一元根仙,
天一貴人出入丑未,而為水之元根,所以江海為百谷王以受水,實由天一生水,根源起於此,坎卦之義因玆著焉。
自在光明輪。
大吉小吉為日月所居之位,北斗擎羊陀羅主事之所,故北斗位處坎宮,名同月曜,輪轉光明亦青肝明輪之說,同明輪為日月為水池火沼。凡鍊度先鍊己,心為離火,腎為坎水,務要既濟,其法常令此心虛無,纖塵不入,一念不動,二炁相合,化為水火,在前亡魂自腎左出,歸池沼鍊化。
右件玉章天篆一百三十字,出於大赤天,下統第九壘洞淵無色剛維地土皇君。
《玄契》曰:至此無上乘門,兆身祖族皆證真仙,可以弘慈回度人天證。太清太極仙王真人此四章乃三清玉帝四天,無卦象,亦猶乾坤坎離四卦無支干,乾坤大父母,退居幽靜,坎離為萬物之父母,故貴重,三清退居無為,玉帝主事,俱當貴重,皆在無色之境,故不拘於卦象之內。人能修習文昌大洞妙行,亦當超出三界,直造三清玉帝之天,不為五運八卦之所拘束。五運即五行支干是也,八卦亦乃五行所化,乾兌屬金,震巽屬木,坤艮屬土,坎屬水,離屬火,修行人脫殼離機也。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三十四,表坤艮二卦,同音屬土。上清真境元炁所化。
玉清萬華宮,
萬華宮乃玉清元始所居,皆金玉珍寶以為莊嚴,如華嚴之富貴無異。前云:看華嚴不如一艮卦,今萬華宮者知其所止也,君子思不出其位又君子素其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也,以喻人安分守常,在至善之地,無偏執,不妄求,守天理之正,富貴乃自然之理,人皆可享萬華官富貴。
高仙藏帝經。
坤有該載生化之理,《易》曰:坤以藏之。高仙者,天真藏經籍之所,三十六部萬八千篇。佛經五千四十八卷一藏。自古帝王之制,天下皆有所藏圖書,如神農之連山,軒轅之歸藏,大禹亦曰連山,商湯亦曰歸藏,歷代寶之以為神器,上天亦有圖書,乃天帝所藏,以統御萬天,宰制萬品。
主圖九天表,
艮止於此,為文昌盡善盡美之道,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含之以從王事,此人臣之道也。高仙上聖主管圖籙於九天之上,斡運化機,生育萬物也。九天有東璧圖書府,奎宿主文章,居戌,璧宿主圖書,居亥,天帝命文昌皇人玄聖道君孔丘主宰,文昌生炁圖,流運真炁,生化萬物,輔佐皇猷,帝命登封:太極上真九疑主宰、東海廣桑山真君、闡猷大帝興儒盛世天尊。人或難之曰:是非孔子之道,大聖人豈可流於異教哉?殊不知在天為列星,在地為河嶽,幽則為鬼神,明則復為人,此特昭昭然爾,況大聖人垂世立教,為萬世帝王之師,受累代封崇,享天下祀典,在天地人中豈無果位耶,今附於此,以俟明者證知。
洞觀無中生。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人與物之生,從無而有,得坤之全炁,故曰坤厚載物,德合無疆。洞觀非可以眼觀,當以心目內注,自無中生有,非無為無,湛然常寂,不可向外馳求,妄以為有,如善財所見,盡在普賢身中,此道乃虛無自然,無可捉摸,但宜回光自照,故曰洞觀無中生。
七轉召萬真,
與七轉召三官同義,萬真即萬神,天有萬真,人有萬神,以天之真混人之神,以天之炁合人之炁,自然成道,豈不貴重。
五嶽一來庭。
坤輿艮山,五嶽為最,一撮之土,載華嶽振河海,一卷之石,草木生寶藏興,況五嶽在乎掌握矣,金丹謂之攢簇五行。
三官招眾魔,
三官即三關,號令一施,則萬天拱聽,志帥所在,炁為奔走,三關廓通,則三華聚頂,三才中,非三五無以宰制萬化。
司禄校所呈。
三官五嶽呈人禍福,帝命司命司禄重復較勘,方定其休咎。昔聶紹元好讀書,攻莊老,一夕夢入一城宮府,嚴肅中,有朱衣按几謂曰:此司禄之所也,可自開籍看平生事云云。後受大洞畢籙,修混合返還之道,一日晨浴,有四鶴集于屋,村民見火起,奔之,紹元已化,非司禄較所呈乎!
拔籍重泉曲,
泉曲十二河源,乃水府之分曹也,掌人間生死功過事,柳元傳水府屬陰,女仙治事,在人即十二經絡是十二河源。
記名書上清。
此句下文,按茅山《玉經》有云:七祖解牢結,穢血悉沈零,反胎朱火室,更受洞中生,伯史衛神軀,令我保黃寧。六句續前句,為一名曰三素老君章,其文義重疊,今依川本較正,續後十五句,隨前十句,二十五句依舊作一章,更不專擅紊亂添答,以疑人心,但依此行去,亦證上仙。
玄洲絕三津,
坤至柔而動有剛,至靜而德方,故方輿之內,玄洲赤城府,在東海之外,三島神山,玄洲十洲之一也,三津弱水三萬里,各有三關津人靡克,至今修金丹者絕此津涯,不歷關隘,一步便到家,古云:剖破藩籬即大家,修文昌大洞之道,不歷三界諸天二十五,有頓超無漏之鄉,方為了當。
羽景太無庭。
上乘羽葆,景輿登升,太無之庭遠在無色界之上,《傳》曰:德輯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羽景有形,太無無色。
回霄飛垂漠,
回還於九霄之上,諸真車筆甚眾,碾消雲路,所以飛揚沙漠垂下,昔禹時有鳥自丹州來,吐五色氤氳之炁,名曰憑霄雀,能羣飛,銜青砂珠,輕細,風吹塵起,名曰珠塵,如沙漠飛下,人得而服之,身輕不死,其此之謂歟。明了之人,不動腳根,一念纔起,直造圓頂也。一云飛重漢,字頗相類。
委化混萬精。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此坤之德,人能收斂涵泳,與時偕行,與萬物同體,無一物不遂,生成委身,混融於萬物之精。
五雲鬱絕空,
五方五靈五色雲炁,靄鬱於絕空之中,五臟之炁,薰蒸於心腑,凝結成圓明之珠,彩霞暉映,即五色鬱勃,洞焕太空。
七霞落圓明。
七霞,七覺,一本云:一靈落圓明。一靈亦虛靈,心圓明乃心之神,此言七色雲霞光奪日月。《度人經》:璇璣玉衡,一時停輪。此數句言高仙與司命司録三官五嶽同會之時,車輿鸞鳳之眾,光景如此,蓋言人能凝聚萬炁,命元靈之神乘之,自下田至泥九,萬炁凝萬神集,亦是落圓明也。
朗朗幽寥子,
臍下嬰兄朗朗顯現,二卦合德,謙卦彖欲辭盡之也,天道虧盈,地道變盈,鬼神害盈,謙尊而光,君子之終也。言人晦迹隱光,安守本分,不期著而著也。蓋得謙光之義,君子隱居,求志行義達道,自然名聞上下,蓋以幽寥隱然無形無聲之物,而朗朗顯明者,所謂溍雖伏矣,亦孔之昭之謂。
梵昌濟黃寧。
梵昌心神,黃寧脾神,言以心血濟養脾胃也,五行生克,在人運炁以合之,各有其道,謂如心病,運腎水以濟之,五臟皆倣此。蓋二卦反對得剥,《辭》曰:君子尚消息盈虛是也,黃寧,中宮也,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暢於四肢,發於事業,人之動容周旋,合道中禮者,盛德之至也。
五老揮絳華,
五老乃天地始祖,人之五老亦同一炁,蓋五神聚於絳宮,揮把丹華也,燒香散花,皆身中神識,絳華丹華一也。
散香携玉靈。
五老遍散五香,以薰蒸五臟靈明之神,上卷玉壽靈亦胃神,欲見此神,當一心注想,如貓捕鼠,眼睛不瞬,即得凝集。
金質濯帝川,
此即玉眸鍊質,黃華蕩形,以凡胎濁骨,今變為玉靈金質,前云骨肉金玉,實俾此金姿玉質,灌濯於帝一之川。
绿煙靄流瓊。
青绿之煙鬱鬱勃勃,如瓊玉之欲流,前云五雲鬱絕空,皆真仙陞降,祥煙瑞彩藹然粹然,洞焕空無之境,光景殊勝。
上清玉皇師,
上清宮乃玉皇之師,蓋靈寶為玉帝之尊師也,玉清上清太清乃為三寶,
三清之下,玉皇為尊,玉皇即昊天玉皇上帝,乃萬天至尊,位亞三清,《天公經》:三清退居無為,玉皇治事。
玉宸大道君。
玉宸道君靈寶天尊所居之宮曰上清七寶紫微宮,在太清之上,玉清之下,是為中元宮,三清即儒書所謂三皇也。
與心絳宮神,
虛静先生云:瞥起是病,不續是藥,不怕念起,即怕遲覺。又古德云:若人静坐一須臾,勝造浮圖七寶塔,寶塔終久化為塵,一念不生成正覺。蓋此心一念不生,立躋聖地,故曰飛證太玄尊。心者主乎一身,而其體虛靈,足以管天下萬事萬物之理,理雖散在萬事萬物之上,其用之微妙,不外人之一心。前賢有詩云: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是也,靈寶與心神為一心,乃天心,非肉心也,神乃歷劫不壞之神,非祭祀之神也。《詩》曰:人心若與天心合,顛倒陰陽只片時,故曰玉宸與心神飛證太玄,蓋天心不出於大公至正,無分毫所私,人心若能體而則之,行無私曲,一是皆以至正處己,則果證大洞太玄無疑矣。
飛證太玄尊。
飛昇證果太玄真尊之位。此下茅山(大洞)又云:神拔三途積,仙胎纏兆形。多有此二句,蓋太玄三真人乃極尊之位,天地之外曰虛無,乃元始所居,號虛無自然,以其無心故虛,空盡故無,虛面能容,無則能化,故曰藏帝經,人能虛無,則神明自來,來則靈而久,故取坤艮,喻其能容且久。
右件玉章天篆一百三十字,出於禹餘天,下統第九壘昌德君。
(玄契)曰:至此,登上上清真王太一真人。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三十五,以表坎離二卦交媾之道。玉清聖境始炁所化。
三真生太無,
三真者,南方三炁天君,生於空洞太無之始,下云南昌,即文昌也,今衡山上應軫宿,下鎮離宮,有朱陵洞天,乃三十六洞天之第三也,人生從此鍊化,方許成人,又在人即精血三真元王君便是。或曰:三真即前太玄三真,又曰:太無乃太元字,多誤,此乃太無中太素君大洞玉章。
玉戶映晨霞。
大人繼.明照于四方,夜初盡而日繼照,正大明出於東方之時也,南方位處離宮,名同日曜。玉戶者,鳥馭所出也,晨日也,暉映晨日之霞,亦早朝之謂也。南獄山朱雀頂有日觀亭,天色清明早朝,登此亭觀日輪之出海,一出一沒,一進一退,有欲昇而不能昇,然後一耀而上,此處備悉。
太素洞元靈,
日月麗呼天,容光必照然於南方丹天洞陽之館,凡有得道,由此鍊形,方許飛昇帝庭。上卷云:太素三華炁,三華炁亦南方三炁,太素乃三素母,蓋主持鍊度之事,元靈名也,亦名罕張,蓋衡山有福地,名曰洞元靈光天等壇,皆上仙得道之所,文昌鍊化皆在此處,故此洞章多言及之。
丹林森朱柯。
百穀草木麗乎土,以其南方赤色,故生長皆丹林朱柯,《黃庭經》:丹青绿條翠靈柯。醫書:南山多靈芝瑞草,餌之皆神仙。
回神九重府,
還神於九重之府,蓋朱陵火府九陽梵炁結成,今南嶽山勢亦九向九背,以應陽數,此言修習之徵,心府現出光景。
南昌發瓊華。
燥萬物者莫熯乎火,故以南方火德增助太陽,以麗品彙,俾各遂其生。南昌受鍊司,乃鍊度之所,得道者無不經,名洞陽宮,有流火池黃華水,皆發生瓊瑤英華,《度人經》:修誦是經,皆即受度飛昇南宮,同此,言人心府神宅如此之盛。南昌即文昌也,元始以符圖真文鍊之洞陽之宮,故曰文昌中有不死之神,長生之君,司命司禄延壽益筭真君,《度人經》:南宮南昌皆與此同,即今南嶽衡山是也。元炁上連熒星,太陽炎老君所治,其中主夏炁長養萬物,天下萬神,常以立夏日升此赤石玉闕謁炎老君,受天玄符,各還四方,以行夏令。赤帝玉司君諱景度,如知其神,存念九年,致長生之藥,丹霞飛雲,下迎兆身,而升玉清。雖然如是,而南嶽相去數千里,豈得人人親往以觀之哉,但人身亦有一衡嶽,知此則文昌鍊化之司不遠矣,道不遠人,在身中,在人參訪,造詣真實,不可臆說強為。
百關納津液,
世界皆以水為潤澤之物,故能生育萬物者水也,以此表坎卦為至當之議。人有一百八十靈關,三百六十骨節,一千二百形影,一萬二千精光,三萬六千根源本始,八萬四千毛竅,關鍵中咸生津液之潤,人無津液則枯槁云亡,天地得水而覆載,萬物得水而生成,其實一也。
停玄三秀阿。
藏隱玄根於三秀之卷阿,南嶽名太虛小有之天,《古詩》云:小有洞中三秀草。即靈芝是也,山有五芝,餌其上者得仙。
兆身騰玉清,
己身已證上仙,故能飛騰遊宴玉清聖境,朝見元始上帝,先賢多有骨肉同飛者,然此肉身皆蛻藏名山,惟神可去。
七祖離幽扃。
幽扃,水府泉曲河源也。身未得道,七祖未免沉墮幽扃,既已成仙,當先度本宗祖彌出離幽扃也,即地水二司幽都。
長保不終劫,
永保無盡之劫塵。大洞一經乃最上乘,大非下格小仙所可擬議,修鍊至此,永無退轉,豈可與天人之果同日語哉。
萬世承仙家。
《玉經》云:世世不絕,長為人君,千萬劫中,永遠承繼,上仙之家,天下名山,皆有異姓繼承仙位,唯張天師嗣今已四十代。
位為聖統尊,
繼天立極,位為聖統之尊,於人中,此大人之事也,正如大洞帝尊,總統萬神,最為極貴之尊位,仙人至此,世亦罕有。
玉清大洞仙。
稱號曰玉清大洞神,最為尊榮,此坎離交媾而真體完全之時也,有大洞尊、大洞神,其實一也,即自己本命元辰是。上火下水,有交媾之道,人徒知火炎上、水潤下,而不知抑心火升腎水,為生生之理,火大燥水大濫則死,在靜寧一心,屏絕萬慮,則化紫金光,見於目為徵,非按摩存想。
右件玉章天篆七十字,出於清微天,下統第九壘昌德君。
《玄契》曰:至此,登玉清聖王天一聖君。
元始天王曰:文昌大洞玉章第三十六,表兌艮二卦,悅而止也。彌羅天境梵炁所化。
西元九靈炁,
此章表卦先兌而後艮對取也,兌正西之卦,故九靈太妙白玉龜臺金真梵炁元君,即西王母,主管女仙,居閬苑極高之地,九靈真炁所成也,已經億萬斯年,誦此經者,祝延后妃嬪主遐筭齊王母之壽,婉儀同拂石之年。
金丹流雲宮。
大丹以金為母,流雲宮入泥丸宮也,流雲宮亦王母之居,昔申泰芝字廣祥,其先洛陽人,因守官湖外,世居長沙,一夕於祝融峰頂遇真人傳金丹火龍之術,鍊之有年,功行俱備,而能乘虛游神,隱顯不測,唐明皇夢,請為國師,後飛昇為真仙,此金丹之驗,因此於前立金丹大藥圖。
上極旋曜杪,
杪者,末也,盡也,崑崙閬風王母所主,故高與天齊,高上窮極璇璣七曜之顛。此句下,按茅山《玉經》,有暉景太霞中,運回九天輪,静沉八流剛,室有胎仙母等四句,不在蜀本中,姑略之以俟後之君子,或補添亦可矣,大率經籙法各從其所傳宗派,不必拘滯同異,量較多寡,以取奇特。
携矜太帝房。
矜大微名諱干景精,又諱三矜交,又曰矜子,矜天衣也,提天衣而登太帝房,此乃太微大帝,亦九魂名,即中央黃庭。
玄一靈時生,
玄一老子林虛夫,字靈時,道通導玄炁,俾之靈通變化。結經曰:初曰通炁,即太玄之炁也,貴使鼻息玄炁凝定也。
三老素罕張。
三素老君名罕張,上卷二章云:三素生泥丸,老君罕張上,同義,《黃庭經》云:三老同坐各有朋,亦與朝廷三老同義。
左把五符籍,
言三素老君,左則執五靈五老符圖版籍神咒誥命,叱叱不祥而開黃道,上真遊宴並神仙得道者,皆以五老啟塗。
右携萬神宗。
兌,悅也,順乎天而應乎人,先民犯難,民忘其勞死,此人極之道,人之得道,左提右挈,萬神並歸掌握之中,一任驅役。
同登龍琳闕,
《易》曰: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也。《大洞經》至此謂之六度圓成,相與兆同登龍鳳琳琅之宮闕,謂之選仙舉進士。
稽首玉清房。
上元泥丸宮,修行至此,金丹已成,當脫胎換鼎,神化自然,稽首而朝謁王清●元始於洞房之中,請受仙職充仙官等。
上證聖中尊,
證品大洞天一帝尊,聖中最貴極品地位,永無淪墜矣,此三境至尊之前金闕侍臣之位,難同三界有漏之因所可擬。
符化玄炁王。
艮,止也,止於至善極盡之地。傳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人能修習至此,抖擻迨盡,歸之○無極。符者,陰符也,以陽火銖化陰符為玄炁,位證玉清,初以精炁毓神,遂成嬰兒,又以嬰兒鍊成陽符,又以符化為玄炁,此所謂昇入無形,與道合真也。釋氏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云:不可以具足色身見如來。又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來,我也,若以聲色隱障,則不能自見本來真佛,大率此經以知命見性為了當,在人堅守。
右件玉章天篆六十字,出於彌羅天,下統第九壘昌德君。
《玄契》曰:至此道備,位登聖尊,形化為雲符,符散為玄炁,炁聚為真形,炁藏為真炁,觀之則為玉符,聽之則為玉音,不可思議,功德洪深,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搏之不可得,玄玄至道宗,《大洞仙經》,至此大通。
結經
玉宸道君言:我師元始天王授我此《大洞仙經》,其旨玄奧。
靈寶天尊說,我師元始天王授我此《大洞仙經》,其旨玄奧,靈寶尤言玄奧,人豈易知,若非內外雙修,凝静自然,洞觀無礙,則何以探賾索隱,鈎深致遠,此經乃天真隱諱,與人神同。
修真妙門:
修道之妙行觀門,先自持戒而後習定,戒定既立,則習炁以收神明,息炁凝聚則神明自來,神明來,則慧光發生,以為了當。
初定通息,
《圓覺經》云:無礙清净慧,皆以禪定生,人若不靜定,安能慧光發照。又《法華經》云;在於閑處收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又曰:定水澄清,心珠自現。古人云:探珠宜静浪,動水取應難,故曰禪定。儒曰静而後能定,蓋心静方定而後能慮。此三氏理歸一,胎息法,少飲食,不言語,心中默數,注在鼻觀。
太和一千,
心若一念纔動,則不謂之太和,不和反生他證,直要一念不動,方謂之和,仍數其炁,至一千數足為一通,一千通為圓滿大和。
中觀變真,
自己於內觀中能變化我真昇天入地,往來無窮也,觀中觀者內觀也,功行既滿,乃能內顧五臟,外集萬神,可以變化。
離相消塵。
與此身別無關涉,他自他,我自我,所謂離種種邊也。釋氏云:若人以七寶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持此經,乃至四句偈,而此福德勝前福德,按《金剛經》四句偈有二,前云:若以色身見我云云後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老子》云:大象無形。又曰:大道無形。孔子曰:神無方易無體,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精詳三教聖人垂世立教,至于窮極,其實一也。此經者此心也,若以此心窮究四句偈,則此身皆屬幻妄假合,有為之法,皆是虛設耳,若能於此趁逐,得見本源,須要兩頭放下,與之剛崖血戰一場,一日命根瞥然斷了,方是到家的漢,所謂離相消塵。古人云:森羅萬象體,不掛一絲頭,誠哉是言也。
元合五千,
收拾太和,圓滿五千,其數雖多,從一而起,所謂磨磚作鏡,利杵成針,至此方見工夫,圓滿具足,不缺絲毫,曰工夫不到不成丹。
坐在立亡。
坐則有,立則無,復歸乎杳冥恍惚之間,無聲無臭,無思無為,何有聲音笑貌為哉!道經云:坐脫立亡,同如普化和尚摇鈴上天。
大定全真,
若自心炁大定,永不出入,則無饑渴寒暑之所撓,兵甲不能傷,毒蟲不能螫,水不能溺,火不能燒,視不見,聽不聞,近不見前,隨不見後,方謂坐在立亡大定全真也,雖天地鬼神莫能窺測,至今世間多有古德坐禪不欲出定者,如蜀中縉雲滴水、江南普庵四祖,皆在世目擊道存,此乃大定全真也。
妙行通靈。
妙行者,上卷十仙十門,中卷十洞十根,下卷十華觀門,八卦六位妙果,皆曰大洞妙行。通靈者,妙行純熟不已,自然通達靈妙。
初曰通炁,
始學胎息,令息炁出入各知其數目,若數炁閉至一千二百息,亦謂之大胎息也,古葛稚川之大胎息法,即《圓覺經》分別念數。
次曰通神。
二則我元神輿萬神交會,真炁相合,則神變莫測矣,非所以通外神,乃邪鬼變化為妖為魔,必敗道德,不可交通,切忌,隨他去。
終曰通靈,
程子伊川釋《中庸》前知曰:如蜀山人董五經之徒,亦能前知。此特小事爾,至極處,則一點靈明湛若水鑑,天地造化,吉凶悔吝,無不見其中,善與不善必先知之,皆《中庸》至
誠之道,佛書所謂解脫知見,儒書云:物格知至是也。美在其中,而暢於四肢,發於事業,皆是自己神炁通靈,非自外至者。
十通成真。
予前夢牛觸,蓋亦自己本命元辰也,溈山云:安在溈山二十年,只看得一箇水牯牛,若落路入草去便牽出,若犯人苗稼便鞭撻,如今看得露炯炯地,趕亦不去。予亦守欄三十餘年,方始見牛,其勞不易,自初定通息至十通成真,豈容少間,一處通,逐處皆通,神鬼有五通,佛具六通,天仙具十通。
道備登宸,超脫飛昇。
功滿道備,證登紫宸,脫去凡骨,真神飛昇。古人雖云拔宅飛昇,骨肉同飛,然此凡濁胎質,非可入見帝前,須是藏之名山,或投海外,惟此一真,飛神御炁,方得過度三界,上朝玉京。釋云:不可具足色身見如來者,亦此義爾,如玄帝藏金骨於武當山之類。
過度三界,
往來三清。三清在三界之上,渺渺大羅之天,雖高在上,可以往來,修大洞者,渾不經由三界也。
證品大洞,天一帝尊。
大洞帝尊在諸天之上,當兆所證所登之位。天一,即太玄,此乃上真上仙之可證。
六度十通,萬行圓成。
六度萬行,六位十通,圓滿告成,無虧無欠,須是一關一津,逐一打破,透過方見真如。
千和萬合,自然成真。
《度人經》:九和十合而迴風混合之道,專以和為貴,若能千和萬合,自然成真仙之道。但前三品,凡云真者,誠實無妄之謂也,人能反身而誠,樂莫大焉,蓋人之所賦,皆全德之天真,而至年長,為物欲之障,所以琢喪本源,逝水滔滔而不知返,故元始天王,玉宸道君,太玄道父,三師父子,啟迪良因,設為答問以救度之。而此經乃三寶玄奧,義理幽隱,難可尋詳,琪因就章句之次,輒以膚見略簉筆舌,誠不自揣,以平生所學,得之於心傳口受之間者,盡以附之於此,其文雖曲直不一,性命互顯,然其大綱不過安天理,守本分六字而已。或曰:泄漏秘語,其罪莫大,琪曰:寧甘伏受,欲使圓蓋之下,方輿之內,凡見聞者咸依《文昌大洞仙經》修證,上以贊聖人之萬壽,繼天推堯舜軒黃,下以福黎庶於八荒,易地皆禹稷顏子,人人共德,物物同仁,琪之願也,又奚畏焉,臣琪頓首再拜謹書。
《玄契》曰:大洞仙經,元始天王為玉宸道君演,玄披元極始通梵自天及人俾獲成仙,真要文也,學士誦之,悟入登仙,鬼神誦之,悟入登真,凡夫誦之,悟入長生,幽魂聞之,魂魄更生,永度死厄,上生天堂,枯朽老病聞之延津,嬰孺神童聞之聰明,上士得之飛騰玉清,位為聖尊,與道合真。
第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