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青莲如画>第6章唠嗑

第6章唠嗑

莲妃听了,就道:“那臣妾陪着皇上。”
元乾就笑:“你酿制这酒,也累了一天了。你去睡吧,朕再坐一坐,就回你房里来。“元乾说着,便伸手将莲妃的头发抚了一抚。莲妃感受到了皇上的暖意,便低低道:“皇上一人坐在这里,臣妾却独自先回房,这似乎不大妥当。宫人们见了,只认为臣妾怠慢皇上的。”元乾就道:“不要紧。”莲妃见了,只得行了礼,先回了房。
元乾也就又在那廊子下默默坐了一会。他是一个内敛的人,有许多事,他无处倾诉,也不知对谁倾诉。即便是对着莲妃,好些话他还是欲言又止。正因为珍惜,所以才步履蹒跚。
又隔了几日,皇上又召谭盼生入宫。这一回,谭盼生慷慨激昂,对着皇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元乾很是满意。待出了德仁殿,谭盼生在王功的指引下,方慢慢往宫外的方向走。待出了前方一簇芭蕉丛,王功却看见前头莲妃也正领了个宫女,往这头来。王功见了莲妃,便对谭盼生道:“谭大人,前面那位便是宫里的莲妃娘娘。”谭盼生本来是望向别处的,待听了王功的话,心里顿时激动不已。他赶紧转过头,看着前方款款走来的那位湖青色宫装的女子。定睛一看,果然是青莲。
王功此时已经跪下了。“奴才给莲妃娘娘请安。”莲妃见这请安的人是王功,就道:“起来吧。”谭盼生见王功跪下了,他忍住激动,口里也说道:“微臣谭盼生给莲妃娘娘请安。”莲妃听了这个名字,心里诧异,她马上看着跟在王功一边的戴着花翎的男子。是盼生,果然是盼生。自己到底是在宫里见着他了。这些时日,虽然见不到他的面儿,但莲妃知道,盼生很受皇帝重用。
“起吧,不必跪着了。”莲妃看着他。谭盼生听了,心里激漾,也就站了起来。莲妃看着他,微微点头。她对王功说道:“王公公,可是要送这位大人出宫去?”
王功听了,就点头恭敬称‘是’。王功很机灵,经了这些日子,王功已渐渐看出莲妃在皇上心中的分量,因此对莲妃的态度就格外恭敬起来。
莲妃便又看了看谭盼生,目光透着掩饰不住的骄傲。那眼神好似再说:盼生,我为你感到骄傲。到底你实现了你的夙愿了。如今朝廷正需要你这样的人。
谭盼生在王功身后,也就迎合上了莲妃的眼睛。那眼睛里含了关切、问候,还有一点藏不住的眷恋。莲妃已经知道,这些时日,盼生回到湖南家乡,遵循了父母的意愿,和一位仕宦乡绅的女儿成了亲。如今,正是他和妻子甜蜜的初婚期。青莲为盼生高兴,这下成家立业了,他便能一心一意地将心思放在仕途上了。莲妃便对王功道:“王公公慢些走。前几日刚落了雨,那顺贞门外还有些泥点子。”
莲妃看着谭盼生脚上沾着的泥土,对王功提醒道。王功得了莲妃的眷顾,心里就有些高兴。他又躬身说道:“奴才谢瑾娘娘关心。”谭盼生听了,体会出莲妃的意思,心里颇为动容。王功说着,便又引了谭盼生继续往前走。莲妃立在原处,看着盼生尖渐次离开。就在二人已经转出芭蕉丛时,盼生在后,忽又向身后的莲妃看了一眼。莲妃的目光切好对上了。二人遥遥相望。莲妃朝盼生微微点头示意,看着他的身影消失。
话说皇帝还没决定变法,可这变法的消息,已经通过李忠国之口,传到了太后那里了。天气渐凉,太后正打算从园子里挪出去,依旧搬回仁寿宫去。早上梳头,就听见了李忠国慢条斯理地说了这些。太后也不说话,只管将头梳好了,用早膳。太后用早膳可是个大事,一点儿马虎不得。她进早膳时,这底下伺候的人可是不许说一句话,那咳嗽喘气的声音,也是不能有的。不然,坏了太后的好心情,太后就要生气。
太后用完了膳了,方才对李忠国道:“小李子呀,你给我将大公主请进宫来。好些天儿了,她不来宫里,我的心里还真是想她。”是呀,能和老太后说上几句知心话的,也只有孝仪了。李忠国听了,便道了声:“嗻!”他出了畅春园,坐了轿子,亲自去请。
这半个时辰的功夫,孝仪也就来了。她也未换正式的旗装,只是穿了件家常的灰青色的衣裳,就到了太后的跟前。孝仪行了礼,太后见了她就叹:“你可来了。怎么好些时日,你不进宫里看我来了?我只是和你有话儿说。”
孝仪就笑:“慧妃她们几个,难道就不过来陪您唠嗑么?”
太后就道:“她们呀,也常来。但是我见了她们,只是心烦。她们明着和我说话,这暗地里都是提醒着我,好给她们娘家的兄弟哥哥们一官半职的。”
孝仪就笑:“这也很正常。这做姐姐妹妹的,心里都是想着自家的兄弟的。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娘家发达呢?”
太后就叹:“我也不亏待她们。只是如今我说话也不大算数了。她们的哥哥兄弟们怎样们,还得皇上说了算。”孝仪就笑:“老圣君说话什么时候不算数过?再说,皇上也是极孝顺的。”
太后听了,就又叹:“孝仪呀。你在宫外头,这些天,你可听到了什么风声没有?”
孝仪听了太后的话,心里雪洞似的,但她还是装着糊涂问:“老圣君,您在说什么,我只是不懂!”
太后就笑:“你懂的。我是问你,皇上那里怎样了?如今,宫里人都纷纷说,皇上要行变法,要革祖宗的法呢!”
皇帝决意变法,这些孝仪当然也知道。她是央王的女儿,央王一生致力推行洋务,对于皇帝的锐意革新,自然是从心里赞成的。孝仪在政见上,与父王从来都保持一致。她的心里,也是支持皇帝的。因此,听了老太后的话,孝仪便举重若轻地说道:“哦?此事我也听说了。皇上要变法,这是好事儿呀!我只知道,如今朝中内外,人人都支持皇上的!听说,那些夷人们知道了,也都鼓掌赞成的。”孝仪不声不响地抬出了夷人,老太后听了,便有些坐不住了。她问孝仪:“大公主哇,果然夷人也赞成么?”
孝仪就点头道:“我也不知怎么回事。万国大典上,皇上也只接见过那些夷人们一次,也只是与夷人们合了一张照。不过那些夷人们对皇上可是极尊敬。听说皇上要改变玄月国积贫积弱的状况,锐意变法,都为皇上鼓掌的。外国人都这样,可见这国中人,更是再无反对的了。”
孝仪一心要拔高皇帝,太后听了,心里就有些不安定。她疑惑问:“果然都这样么?为何我在这仁寿宫里还是听到了那些反对的声音?”
“如今还有谁反对?”孝仪就问。
太后就道:“有什么人反对,我想你该知道。皇上这番变革,总是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孝仪就道:“那老圣君您的意思呢?”
太后听了,就看了一眼孝仪,将心里旁余的心思先过滤掉,方慢慢道:“国立日衰,世人一向误以为我闭关守旧,其实有谁知我的良苦用心?与变法,我是赞成的。”
孝仪听了,心里既意外又激动。这是老圣君的真心话么?老圣君的心里,真是这样想的?看出孝仪激动迟疑又不敢问的样子,太后便点了点头,微笑道:“皇帝已经长成。我不能再牵着他走了。皇帝既有此雄心抱负,我为何一定要拖累了他呢?莫如,我就索性睁大了眼睛在旁边看着。”
孝仪听了,便知太后这话也不似有假。但她是知道朝庭格局的复杂的,心里到底有几分不放心。因又问:“老圣君,若因此有人过了来,哭诉皇上革新的种种不是,您老人家又该如何斟酌定历朝历代?”后就道:“这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革新,总是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些我的心里已经有准备。”太后说着,又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我看,少不得皇帝唱红脸,我再唱白脸了。”老太后一席话,孝仪听在心里极为触动。她告诉太后:“我阿玛也是支持皇上的。虽说有不少大臣阻挠,但皇上此举还是得了不少皇室成员的支持。”
太后就到道:“你不说,我也知道。这推崇的人应该都是年轻的人。”孝仪就笑:“如今,皇上在他们心里,威望极高的。别人若说一两句反对的话,他们定要和那些人打上一架的。”孝仪心里高兴,因此对了太后,一下就说了这许多。而她本是内敛含蓄的人,但此刻为了自己的心,也顾不得了。这些,太后都不声不响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
太后看了孝仪半响,便又问她:“这些时日,你阿玛的病到底怎样了?前几天,我刚看过他。”孝仪就叹:“还是那样。他是胃病,都是年轻时候欠下的。”太后听了,不免心里伤悲,因对孝仪道:“都是我耽误的他。总是不能让他平平静静地吃顿饭。我知道,你额娘心里也怪我,只是嘴上不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