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泰山道里记>第6章

第6章

泰山道里,见于载籍者:《博闻录》谓“高四千丈、环一千里”,《茅君内传》谓“周回三千里”。其说荒远不可稽。唐徐坚《初学记》引《汉官仪》及《泰山记》曰:“自下至古封禅处凡四十里。”晋郭璞《山海经注》谓:“从山下至顶,四十八里三百步。”《唐六典》谓:“周百六十里,高四十余里。”故俗皆以为四十里云。然登山者寅上而未下,度其时在平地仅行六七十里而已,况攀陟为劳,不足四十里明矣。明万历间参政张五典者,尝立一法量之。其法用竖竿一,长一丈,刻以尺寸,竿端置一环;用横竿一,长亦一丈,中置一环;两端皆五尺,取其轻重相称。以绳系于横竿之环,而又穿于竖竿之环,牵其绳之尾,则横竿可上可下,而不失其平。于是以竖竿所立之处,视横竿所至之处,则五尺为一步矣,此以量其远近也;每量一步,若在平地,则横竿由端以至竖竿前后,俱着於地;若前高而后下,则横竿前着于地,而后悬于空,视竿所悬处至地尺寸若干,此以量其高下也。又备一册,每页画三百六十格,每量一步则填一格,平地则于格内填一平字。其高尺寸若干,亦于格内注之。填尽一页,则足三百六十步,为一里。其高则累尺寸而计之不爽也。由山下至绝顶;凡量四千三百八十四步,而纤回曲折皆在其中。高三百八十六丈九尺一寸,中除倒盘低十八丈五尺七寸抵高数外,实高三百六十八丈三尺四寸,折步七百三十六步六分八厘。平、高共积五千一百二十步有奇,实一十四里零八十亲步耳。
泰安府城,旧为岱岳镇。自汉迄南北朝,置奉高县,为泰山郡治,在今治东北四十里、其时兼摄博县,在今治东南二十五里。隋开皇时改奉高曰岱山。大业初省岱山,入博城。唐高宗改名乾封。宋太祖开宝五年,诏迁治就岳庙,真宗祥符元年,改名奉符,属袭庆府。金初为泰安军,寻改泰安州,治奉符县。元因之。明初省奉符,并归泰安州,属济南府。国朝雍正十三年,升州为府,辖州一县六,倚郭为泰安县。其城内外祠观名迹,有关泰山掌故者,并备录之。
府城内西北为岱庙。《水经注》引《从征记》曰:“泰山有下中上三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所植也。门阁三重,楼榭四所,坛一所。”按:此庙盖下庙也。其制初为遥参门,门与城南门相直,其前即宋真宗警跸之地也。门外为台,上起石坊,乾隆三十五年奉敕增建,额“遥参亭”三字。北为遥参亭。亭一名草参。凡有事于岳者,拜于亭而后入,是为入庙之始。自明人设元君像于亭中,遂与庙隔,不可通辇路矣。亭后为岱庙坊,康熙间布政使施天裔创建。
北为庙,城堞方三里、高三丈、门八,南辟者五,中曰正阳,三十五年奉敕重建,额“岱庙”二字。东西两掖门,东掖之东曰仰高,西掖之西曰见大。东一曰青阳,又名东华;西一曰素景,又名西华,北一曰鲁瞻,又名厚载。门各有楼。又四角亦皆有楼:曰巽、曰艮、曰乾、曰坤,各随其方焉。
由中门而入,北为配天门,其东为三灵侯殿,又东为炳灵殿。《文献通考》“后唐长兴三年,诏以泰山三郎为威雄将军”即此。大中样符元年十月封禅毕,亲幸加封,令兖州增葺祠字,又于庙北堧建亭,名日灵威。肖像一男一女。亭圮,移像于后寝官,今仍建祀于此。按俗刻《增补搜神记》引《唐会要》云:“泰山有五子某某,三曰至圣炳灵王;配永泰夫人。一女曰玉女大仙,即碧霞元君。”其说妄诞不足据。殿前汉柏六株,老干扶疏,有明陈昌言《汉柏图赞》。西北隅一株两干。乾隆二十七年,御制《汉柏图诗》,碑阴勒诗一首,并建亭于殿西。其殿南乃宋孙明复初辟学馆处,名曰信道堂,并自为记。金党怀英《鲁两先生祠碑》云:“孙、石两先生讲学旧馆,为岱庙所并,犹名为柏林地,岁分施钱,为养士之费。”今则尽归道士矣。其门外有宋宣和宇文粹中撰修庙碑。炳灵殿北,旧为迎宾堂,有司候王人之所。康熙间增置三茅殿,乾隆三十五年改建驻跸亭。
配天门西为太尉殿,朱佐《前定录补》所谓“豳公杜琮”也。
又西为延禧殿,今并祀三茅于内。《集仙传》所谓“东岳上卿,汉茅盈及弟茅固、茅衷”也。殿前有元圣旨泰定鼠儿年、至正猴儿年碑,及杜翱撰《东岳别殿重修堂庑碑》,并亡。中阶唐槐一株,古干中劈,阴覆半亩,有明人甘一骥大书“唐槐”二字碑。其门外有宋祥符晁迥撰加封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