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前汉纪>第12章

第12章

武帝更为大鸿胪宗正。掌视亲属官治粟内史。掌宝货。景帝更名大司农令。武帝要改为大司农少府。掌山海河泽之税及供养内职属官。凡九卿。秩皆中二千石。丞。皆千石。廷尉无丞。有正监秩。比千石。中尉掌徼巡京师。位秩与卿同。武帝更名执金吾太子太傅少府古官也。将作少府。掌治宗室事。景帝更名大匠詹事。掌后太子家令。景帝更名长信少府。武帝更名长乐少府。将作官。与詹事同。并职。景帝更名大长秋。成帝省詹事。并大长秋典。属国事。掌蛮夷降者。武帝省职并鸿胪内史。掌京师。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武帝更名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主爵。
中尉掌列侯。景帝更名为都尉。武帝更名为右扶风。自太子太傅至右扶风秩比二千石丞。六百石。皆秦官。唯内史为周官司隶。周官汉为司隶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及掌四城门。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驲骑马。长水校尉。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虎贲校尉。掌辎重。骑士皆武帝时置之。西域都尉并加官。以骑都尉使护西域。有副校尉。宣帝置也。自司隶已下至副校尉。秩比二千石。有左右丞。秩六百石。五官中郎将。左右将军。秩比二千石。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秩比二千石。掌论议谏议大夫。秩比六百石。奉车都尉。掌御乘舆。驸马都尉。掌驸马。秩皆二千石。侍中左右诸曹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皆列侯将军大夫骑都尉尚封令太医令太官令至郎中。无常员。多至数十人。侍中中常侍皆加官。得入禁中。其后侍中。或特绾诸曹吏绶。尚书奏事诸吏。问举劾。按不法。散骑并乘车舆。给事中黄门亦加官。
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帝。位次中常侍。侍郎左右。有给事中黄门。侍郎位从将军大夫官。皆秦制也。凡爵二十级。一曰公士。二曰上造。三曰簪
□。四曰不更。五曰大夫。六曰官大夫。七曰公大夫。八曰公乘。九曰五大夫。十曰左庶长。十一曰右庶长。十二曰左更。十三曰中更。十四曰右更。十五曰少上造。十六曰大上造。十七曰驲马车庶长。十八曰大庶长。十九曰关内侯。二十曰通侯。以赏功劳。皆秦制。诸侯王。高帝初置之。金印紫绶。治其监官。掌监郡县。秩比六百石。后为刺史。郡守掌治其郡。郡都尉掌左守典职。皆有丞。县令长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比千石。下至六百石。而不满万户为长。秩皆五百石。皆有丞尉。皆秦制。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
荀悦曰。诸侯之制。所由来尚矣。易曰。先王建万国。亲诸侯。孔子作春秋。为后世法。讥世卿。不改世侯。昔者圣王之有天下。非所以自为。所以为民也。不得专其权利。与天下同之。唯义而已。无所私焉。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于是为置贤卿大夫。考绩黜陟。使有分土而无分民。而王者总其一统。以御其政。故有暴礼于其国者。则民叛于下。王诛加于上。是以计利虑害。劝赏畏威。各兢其力。而无乱心。及至天子失道。诸侯正之。王室微弱。则大国辅之。虽无道不得虐于天下。贤人君子有所周流。上下左右。皆相夹辅。凡此所以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者也。故民主两利。上下俱便。是则先王之所以能永有其世也。然古之建国。或小或大。监前之弊。变而通之。夏殷之时。盖不过百里。故诸侯微而天子强。桀纣得肆其虐。纣脯刑侯而醢九侯。以文王之上德。不免于羑里。周承其弊。故大国方五百里。所以崇宠诸侯而自抑损也。至其末流。诸侯强大。更相侵伐。周室卑微。祸乱用作。秦承其弊。不能正其制以求其中。而遂废诸侯改为郡县。以一威权。以专天下。其意主以自为。非以为民。深浅之虑。德量之殊。
岂不远哉。故秦得擅其海内之势。无所拘忌。肆淫奢行。暴虐天下。然十四年而灭亡。故人主失道。则天下遍被其害。百姓一乱。则鱼烂土崩。莫之匡救。贤人君子。复无息肩。众庶无所迁徙。此民主俱害。上下两危。汉兴。承周秦之弊。故兼而用之。六王七国之难作者。诚失之于强大。非诸侯治国之咎。其后遂皆郡县治民。而绝诸侯之权矣。当时之制。未必百王之法也。凡长吏秩二千石上皆银印青绶。比六百石已上。皆铜印墨绶。比二百石已上。皆铜印黄绶。其后虽不及六百石。其长相皆墨绶。除八百石五百石秩。
荀悦曰。先王之制禄也。下足以代耕。上足以克祀。故食禄之家。不与下民争利。所以厉其公义。塞其私心。其或犯逾之者。则绳以政法。是以君子劝慕。小人无怨。若位苟禄薄。外而不充。忧匮是恤。所求不赡。则私利之智萌矣。放而听之。则贪利之心滥矣。以法绳之。则下情怨矣。故位必称德。禄必称爵。故一物而不称。则乱之本也。今汉之赋禄薄。而吏非员者众。在位者贪于财产。规夺官民之利。则殖货无厌。夺民之利。不以为耻。是以清节毁伤。公义损阙。富者比公室。贫者匮朝夕。非所为济俗也。然古今异制。爵赋不同。禄亦如之。虽不及古。度时有可嘉也。
七年春正月辛酉朔。日有食之。是谓正朔。王者恶之。夏五月日有食之。秋八月。帝崩于未央宫。太后哭而泪不下。侍中张辟强者。张良子。年十五余。谓陈平曰。太后泣不下泪者。畏君等危吕氏。宜请吕产吕禄为将。监南北军事。太后必喜。君等免祸。平从之。太后果喜而泣之泪下。九月。皇帝葬于安陵。
赞曰。本纪称孝惠内修亲亲。外礼傅相。优宠齐悼赵隐。恩爱笃矣。可谓宽仁之主。遭吕太后亏损至德。枉流滥哉。深可悲矣。
初。高后命孝惠张皇后。取后宫美人子养之。而杀其母。以为太子。立为皇帝。皇帝年幼。高后临朝称制。立兄子台为楚王。台弟产为梁王。禄为赵王。封诸吕六人为列侯。高皇后将王诸吕。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皇帝定天下。刑白马而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问左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平勃对曰。高帝定天下王诸刘。今陛下称制王诸吕。无所不可。后喜罢朝。陵让平勃曰。诸君背要。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勃曰。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安汉社稷。君不如臣。后乃左迁陵为帝太傅。实夺之相权。陵谢病免。杜门不出。冬十一月。徙丞相陈平为右丞相。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食其。沛人也。初吕后获于楚。食其常以舍人侍得幸。及为丞相。不典治相。监宫中事。加郎中令。群臣皆因决事。先是或毁食其于惠帝。
惠帝欲诛之。平原君朱建为说惠帝幸臣闳籍孺曰。君幸于帝。天下莫不闻者。今辟阳侯幸于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之。今日辟阳诛。明日太后含怒。亦诛君耳。于是籍孺惧。入言于帝而出之。朱建者。故黥布相也。布之反。建谏止之。高帝赐建号平原君。建为人口辩。初名廉直。行不苟合。辟阳侯欲交建。建不肯。及建母死家贫。无以收葬。陆贾乃见辟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