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平台纪事本末>第15章
二月丁酉(初四日),大兵次风港。将军福康安重赏琅峤各社番众,令其堵缉内山隘口。戊戌(初五日),大兵发风港,穿林越箐,自黎明至日午,行三十里。凡遇隘口,皆留兵守之。贼众伏密箐内,见官兵至,自山涧内突出,殊死拒。前锋侍卫博斌、副将岱德、参将张朝龙等迎击之,贼却,官兵乘胜追之。至柴城,官兵四面围逼,贼众往来冲突,不能脱。知事急,皆相率投海。
初,将军福康安遣侍卫乌作哈达领水师兵由海上抵琅峤。至是齐至,遇贼投水者,放枪炮击之,贼尸浮海面者无算。贼目庄大田知不可脱,率众贼弃械窜伏山谷。官兵分途搜缉,生擒贼目庄大田、大田之弟大韭、许光来、许尚、简天德、并大田之母黄氏。其义民、番众擒献者,林汉、陈才等又数百人。将军福康安遣总兵袁国璜槛送庄大田等至府城,遣乌什哈达沿海搜查逸匪。乙巳(十二日),大兵凯旋,至东港。丁未(十四日),至山猪毛。
初,山猪毛义民团结乡众拒贼,上嘉其义勇,御赐褒忠扁额,乡民建亭奉之。将军福康安亲至亭下招义民首慰劳之。
庚戌(十七日),至府城。府城绅民皆至三十里外设香案迎大兵,夹道欢呼。人人自庆。
将军福康安既至府城,戮贼目张邦光等四百余人于市。令普尔普械送庄大田之弟大韭、大麦、伪副元帅许光来、伪参军简天德、伪靖海侯许尚、伪先锋陈牙、伪左将军林汉至京伏法。惟庄大田伤重垂毙,僇于市,以首送京师。又擒林勇于大武陇,擒蔡福并庄大田之子天义、天勇、孙阿莫、婿杨由、并其妻女于灰窑。贼目刘升、陈秀英、郑记、陈天送、严烟等皆先后就擒解京伏法。叶省妻黄玉娘亦就擒,戳于台湾市。大田幼子天畏逃至嘉义,至六月内,效用知府钱受椿访获之,械送内地。林爽文、庄大田党羽尽矣。其投诚贼目陶乌等几百人,奉旨贳其死,分各省安插。惟董喜随林爽文逃至番界,或云已为生番所戳云。
南路捷闻,上大喜,赏擒庄大田之功,六十七、德成、额岱德、王宣、王德俊皆赏号巴图鲁,加赏银百两。
三月乙丑(初三日),奉旨逮问陆路提督兼台湾镇总兵柴大纪于京师。柴大纪自守嘉义以来,上念其守城之功,眷顾优隆。既闻其在总兵任内,婪脏负职,多劣迹,不称任,而工部侍郎德成亦上言柴大纪营私玩寇。维时革职提督任承恩在刑部狱,上诏问之,其对如德成言。上知大纪所犯皆实,乃诏总督李侍尧、将军福康安查明指参,以高廉总兵梁朝桂为陆路提督,转汀州总兵普吉保为台湾总兵。旨下,将军福康安方统兵在凤山,遣郎中长龄至嘉义逮大纪至郡。至凯旋郡城,同成都将军鄂辉等以所犯面鞫之。大纪不能隐。又问大纪之弟大经,并经其家人林道清、巡捕官郑名邦等皆言大纪纵兵市易,废弛营伍。又挑补兵弁,皆以利进,及林爽文将作乱,畏贼回郡城各情,皆有征。狱具,上闻。于是籍没其家,逮大纪于京师,伏法。福州将军常青坐不能纠举,革职回京听旨。
将军福康安以台湾大定,撤回防守南北两路各征兵,凯旋内渡。参赞超勇公海兰察率巴图鲁侍卫先由鹿仔港内渡。又分派诸军,以次渡海。由鹿耳门配渡者,广州驻防兵为第一起,都统博清额领之;次杭乍驻防兵,将军永庆领之;次贵州兵,总兵许世亨领之;次广西兵,副将巴尔布领之;次广东兵,总兵陆廷柱领之。由鹿仔港配渡者,四川屯番兵为第一起,总兵穆克登阿领之;次湖南兵,总兵尹德禧领之;次福州驻防兵,协领海兴阿领之;次浙江兵,副将詹殿擢领之。其在北路凯旋广东官兵,则总兵李化龙领之。而福建水陆各官兵,除挑留戍兵外,分四起内渡。惟留广东兵千人,命总兵张朝龙领之,镇抚地方。至五月,内渡官兵以次凯旋。
于是将军福康安筹计善后事宜,谓致乱之源,不可不究也。乃劾福建按察使李永祺、台湾道永福先治杨光勋之狱不能尽根株,罪宜除名;而永福又受属官金,与柴大纪同官不举其罪,罪加重焉。台湾县知县王露、权嘉义县知县陈良翼亦以馈永福金坐革职。又以海口文武官以守口为利薮,其弊不可不除也,乃断自乾隆四十二年以后,凡任台湾有守口之责者追脏问拟各有差。于是添置汛兵千二百人,又添设都司以下各官领之。以斗六门巡检移治大武陇,而设县丞一员治斗六门。又移凤山县知县治下埤头,以下淡水巡检移治凤山。又自知县以上皆以五年受代,使久于其职,无苟且心。凡所以为台湾善后计者,既详且备。乃以抚恤百姓、搜缉逸匪、添建城垣委之巡抚徐嗣曾,于五月庚午(初九日)自鹿耳门登舟内渡。台湾平。
上嘉平台湾之功,命为将军福康安、参赞海兰察、领队大臣普尔普、舒亮、总督李侍尧、巡抚徐嗣曾建生祠于台湾嘉义,以旌其功。又图画平定台湾内外功臣于紫光阁,上亲为制赞词曰:
近着剿灭台湾逆贼、生擒林爽文纪事语,以为伊犁、回部、金川三大事各有专文,王伦苏、四十二、田五次三事不足芗其功。若兹林爽文之剿灭,介于六者间,虽弗亲大事,而亦不为小矣。故其次三事讫未纪勋图像。而兹福康安、海兰察等渡海搜山,竟成伟迹,靖海疆,吁亦劳矣!不可湮其功而弗识。故于紫光阁纪勋图像,一如向三大事之为。然究以一区海滨,数月底绩,故减其百者为五十,而朕亲制赞五十者为二十,余命文臣拟撰,一如上次之式。
夫用兵岂易事哉?昔汉光武有云:“每一发兵,头须为白”。况予古稀望八之年,须鬓早半白,而拓土开疆过光武远甚,更有何异而为佳兵之举?诚以海疆民命,不得不发师安靖,所为乃应兵、非佳兵也。然亦因应兵、非佳兵,幸邀天助顺而成功速。此予所以感谢鸿贶,不可以语言形容,而又不能已于言者也。
昔人有言:“满洲兵至万,横行天下无敌”。今朕所发巴图鲁、侍卫、章京等才百人,巳足以当数千人之勇。绿营兵虽多,怯而无用,兹精选屯练及贵州、广东、湖南兵得近万人,统而用之,遂以扫巢穴、缚逆首。是绿营果无用哉?亦在率而行之者、为之理根倡首、有以鼓励之耳。若福康安未渡海以前,台湾绿营已共有四万余兵,何以不能成功,则无以率而行之者,岂不然哉!
且台湾一岁三收,蔗薯更富。朕若微有量田加赋之意,以致民变,天必罪之,不能如是成功速也。后世子孙当知此意,毋信浮论富国之言,爱民薄敛,明慎用兵,庶其恒承天眷耳。
近日以宫商三百,逐章餍饫其义,竟如幼年书室学诗之时。然彼时但知读其章句,而今则究其义味。因思辨薇、出车诸章,乃上之劳下,其义正,斯为正雅;祈父、北山诸什,乃下之怨上,其义变,斯为变雅。夫上劳下、可也,下怨上、不可也。何则?下之怨上,固在下者不知忠义,然亦必在上者有以致之,斯则大不可也。我满州旧风,以不得捐驱国事死于牖下为耻。其抱忠义,较祈父、北山之怨上为何如?是则绿营之多恇怯思家,伊古有之,无足多怪矣。然为上者不可不存辨薇、出车之意,更不可不知祈父、北山之苦。如其一概不知,而但欲开疆扩土,是诚佳兵黩武之为。望其有成,岂非北辕而适越乎?故因为功臣图赞,而申其说如此,以戒奕叶子孙,并戒万世之用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