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心所识之本体为心王。王犹主也,统领当位心所也。心王所发之作用为所。
一“遍行”八识皆有。遍者,遍四一切心也。
(一)“遍一切性”.善恶无记皆因触受而生,作意而起,想思而成。
(二)“遍一切识”.谓八位识皆以此五种心所而为其体用。若此五心不动,止是无覆之光,识体不立,识用不行。自七识以下七位识所有遍行,皆是第八遍行流注。识虽有八,遍行无二。当其瞥尔与根身器界相缘起识者,即是八识遍行。触八识相分而受之,因作意认为自内我,增长想思,即是七识遍行。于触受作意想思上诸分别,即于所触受等更增分别触受等相,而始终以此五为分别主,即是六识遍行。其八识一动,即分注五根,如一油透五镫草,相缘起诸苦乐舍等违顺触受作意想思,即是前五遍行。
(三)“遍一切地”.谓三界九地,有此识则有此遍行心所。初地八识遍行俱全,二地以上除鼻舌二识遍行,六地以上唯八识遍行常住不灭。
(四)“遍一切时”.谓自无始之始至究竟之终,其余心所或有间断,唯此五种心(“心”下应有所字)贯彻八位识中,刹那不停,浩劫不息。有所缘,则缘别境以下五位;无所缘,则守其本位,而自尔分明。此一位乃唯识之本领,万法之根苗,未到金刚道后识体,此心所无可脱离,行于五位,终不休息,所谓一波才动万波随也。此心所凡具五品,一发俱发。一“触”,初与所缘相触,觉有彼境也。二“受”,引所触以为自受之忧喜苦乐舍也。三“作意”,念方动之机也。四“想”,有此能想之灵,可入事理也。五“思”,有此能思,可自起作为也。缘触生受,缘受作意,缘作意而成想思,故《成唯识论》以触为首。凡所触所受,作意乃知,想思皆作意现行,故《规矩》以作意为首。
二“别境”
十遍行中起诸心法,各各缘境而别成境界,不得一时俱有,或一品孤行,或相缘而成二成三乃至成五。此心所第八无有,以第八于根身器界但有触受,具可作意想思之能,未缘境故,无别注而立一思量之境界。第七有第八相分可缘,内缘根身,遂于见分中起慧,自信为审知明了。而余四必待第六意起方生,故但有慧。第六全,无境合故,缘所忻所求所喜之境而有“欲”;于素所信可之境见为是处而印可之,而有“胜解”;于曾所惯习之境见为利益而记忆系恋,则有“念”;于所印可系心之境一心专注不妄,则有“定”;因而于中展转思维,智巧从之而生,则复生“慧”.此五以慧为生起之囚;以欲故而立胜解,或以所信为胜解而欲之;以欲解故而成念;以念而成定;于所定而生慧。或展转缘生,或一类孤行,于善于染皆有,而无记之成有覆,亦因慧而起,因余四而盛。
三“不定”
不定者,无有决定之心,不得安隐,乃善恶交持之际,有此心所,是比非二量之所互成,于独影境不得自在,唯第六意识有此四心。(“心”下应有“所”字)前五现量决定,无此不定。第七坚执非量,亦无此心。(“心”下应有“所”字)意发不恒,当其习于恶而意忽不安,则有“恶作”;其欲向于善而心忽倦怠,则有“睡眠”;其修习善品而善不现前,则旁徨急求而为“寻”,凝神待观而为“伺”.从此猛勇解脱,则纯乎善;从此放散驰求,则堕于染,意识善恶之分,在此而决。
四“善十一”
第八为种于含藏之识,虽诸善品,亦其五遍行所成,而非藏中所有。第七纯为染根,即使或成善品,亦但法执,不成为善。唯第六全具,以一切善染皆由意造也。前五有同时意识和合,又为诸善之所成就,意中善染,至前五乃发见于事为,如眼见美色不为欣慕留连等,是其无贪。余识余品,例此可知。然前五识胜劣不等,如鼻舌二识,于信勤不放逸行舍诸品现行,非其胜用。《规矩》言善十一者,统五识言之,非一一识皆具也。十一品中以无贪无嗔无痴三品为戒定慧净行根本,余八皆以此三善增善防恶,其与根随二惑对治。思之可见,不须刻意分别。
五“根本烦恼”八识虽有俱生二执、异熟二障为烦恼种子,而未起七识,不成现行,故无此根本六惑。第七虽未发露,而执第八为自内我,贪恋隙光,痴迷不晤,怠慢不求还灭,失正法眼而堕邪见,植根深固,蕴毒在中,作前六烦恼之因。至第六则以贪痴慢邪故,不得则生嗔,闻正法而与己异则生疑。至前五功用短劣,虽不能起邪慢疑等见,而贪嗔痴倍为粗猛。根本者,随惑三品皆由此而生,此为根也。贪嗔痴属烦恼障,疑邪属所知障,通云烦恼,所知必成烦恼也。
六“随烦恼”
随者,随根本烦恼而起成诸恶也。凡一切违善顺恶,成自恼恼他现行,总以根本六惑为根,随根随境相随不舍。五趣杂生地炽然充满,二地以上粗能折伏,不能断绝,乃诸恶之纲宗。而谓之随者,见过非自此而招,亦不在此折伏,如大盗,持仗把火者为从,根本惑乃其主谋为首也。第八无根本惑,故亦无随惑。第七有四根惑,成大随,染有覆无记性为无明。第六三随二十品全具,以一切烦恼皆从意生,意识备六本惑,则诸恶相随,无所不至。前五作根依境,不留不结故。无忿恨等蕴毒深重之小随。又大随随痴而起,七六前五俱有痴故,故所同具。中随随痴嗔二分而起,第七无嗔,故无。小随忿恨恼害嫉依嗔,悭依贪痴,覆依疑,诳谄依邪,侨依慢,六惑皆依,故唯六识具有。大中小者,随惑有三种义:
(一)“自类俱起”.不信与懈怠放逸等同时俱起,不相妨碍;无惭无愧本同一念,同时俱起。此义大中二随俱有。若忿则不谄,侨则不覆,乃至乍然之忿必有。(有应作无)深远之恨,小随专,注一心不得俱起,此义无。
(二)“遍染二性”.谓不善、有覆二性。大随中随即不成恶,亦有此心,(“心”下应有“所”字)是无明非独烦恼故。小随专是恶性,非无记故。此义无。
(三)“遍诸染心”.若大随于无惭无愧及忿恨等,皆依此不信等心而遍互相染,由违善故顺于不善。若中随于大小二随十八种心。(“心”下“所”应有字。)不必皆染,虽不信等未必定无惭愧,若忿恨等尤属惭愧心变成之恶。若小随等一念蕴结成毒,全不与大中二随相应,故皆无此义。故曰皆具名大,具一名中,俱无名小。
六位心所缘生图前五根本三惑及中二大八,乃八识藏中所熏宿业,不因同时意识而生,与同时意识和合而成。
六识不经七识所染则善染则忘,仍是无覆本性,惟被七识所染,则别境转增,不定心起,染在猖狂,善亦法障。
八识心王流转图现在八识俱过去七识熏成,结真如藏为业识藏,作总报主,受罪福果、乃果中还复生因,故还起七六前五诸王所,具善染现行,故十二因缘以无明行为五蕴所缘。
六识为七识所染,与前五和合,为善染现行因,乃因地果生熏成未来种子,结如来藏为阿赖耶藏,流转不息,故十二因缘以爱取有为生死根本。
凡此善染五十一心所具于第六;前五善具染不具;第七有染无善。故知流转之根祸生于末那,还灭之法即以斩绝末那为擒王破竹之元功矣。二乘愚者但依六根而施折伏,不但根本未拔,萌芽复生,且其所用折伏者即末那之双执,岂非认贼为子之大愚乎!
六识五种一“定中独头意识”谓入定时缘至教量,及心地自发光明,见法中言语道断,细微之机及广大无边境界二者为实法中极略极迥之色法,与定中所现灵异实境显现在前。此意识不缘前五与五根五尘而孤起,故谓之独头。此识属性境、现量、善性。
二“散位独头意识”从凡夫至二地无寻有伺,于一切善、恶、无记、士用果等境非现前而起,意不缘前五及根尘色法,自规度,自拟议,缘过去卸落影子,作未来实相。此识不与前五和合而孤起,故名独头;行住坐卧时俱有,故名散位。此识当理者属比量、独影境;不当理者属非量,以其恋着过去而生希羡,属带质境。三性通摄。
三“明了意识”即“同时意识”五识一起,此即奔赴与之和合,于彼根尘色法生取,分别爱取,既依前五现量实境,故得明了。初念属前五,后念即归第六。其如实明了者属性境、现量;增起分别违顺而当理者属比量;带彼前五所知非理恋着者属非量、带质境。此识无独影境。三性皆通。
四“梦中独头意识”梦中前五根隐,识亦不发,但有夙习熏染,遂于幻中现其影似,而起计较、思冤、违顺等想,不缘前五,故名独头。此识全属非量。带醒时根尘以为妄本,属带质境。三性皆有,俱非真实。
五“乱意识”谓大惊大忧大劳大醉及病狂人妄起意计,及一阐提人耽着颠倒,矫诬自性,但求殊异因而生起狂想。此识意亦无主,并不得名为独头,或时亦缘五根而起,不得明了,全属非量、带质及恶、无记二性,虽有皆非真实。
八识十证一名十理,以十理证知八识体相。此护法师以二乘不知八识,证明其于前五外实有非妄。
“持种”谓执持一切善染种子,流转还灭皆依持此识,以此识本是如来藏白净识之本体,即可复真归元,故能持菩提涅盘之种,不尔,众生必无成佛之理。乃为七识熏染,受异熟果,成阿赖耶,则顺流注于七六前五,生诸心所,作不净因,结轮回果,故能成十二因缘流转不息之种。
“异熟心”异熟有三义:一、变异而熟,谓如贪因得贫果,与因相反。二、异时而熟,过去因作现在果,现在因作未来果。三、异类而熟,谓人中因天中得果,五趣异类通受夙因为果。夙习熏染善恶等因乃至不相应心所不于当时当位当类得果,而此识流转趣生为总报主。前七断灭,不复受报,唯此虽异必熟,非但罪福不爽,亦且习气中于不知不觉之中,成熟而成自然矣。
“趣生”一期报尽,前七俱已消灭,唯此八识实有不亡,恒相接续,遍生五趣中,趣意而分段不杂,随其善染,周历五趣。
“有受”色身所有浮尘、胜用二根,各各不相执受,五识各依其根,无能统摄,且有间断昏忘,唯八识总合诸有而摄受之。
“生死”初生前六虽有胜用根而未能发识,末那亦隐,不成心所。寿命将终,惟余寿未尽,暖息未散,诸识消灭,唯此八识持寿暖不即散灭。与生俱生,至死不离,唯八识心王而已。
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