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贺龙冈
良知本虚,致知即是致虚。真实而无一毫邪妄自欺者。致虚之功也。故格物致知,由至虚至灵皆我固有。若有见于虚而求之,恐或离却事物安排一个虚的本体,以为良知本来如是,事事物物皆从中流出,习久得效,反成障蔽。程子谓,横渠言清虚一大,使人向别处走,此亦不可不精察也。
凡事讨求格子,固是舍本求末,然心之良知怵惕必于入井,惭愤必于呼蹴,恭敬必于宾祭,虽屡变而不乱,至于凡事,莫不皆然。谓之有格子,可也。所谓有物有则者也。然变易无常谓之无定格子可也,所谓无方无体者也。
夫动静有无,亦是良知变易之名。纷然而错扰者,良知之动而有,然未尝增也;凝然而专一者,良知之静而无,然未尝灭也。有见于动静,则动时无静,静时无动,物则不通者也;有悟于良知,则常动常静,而无动无静,神妙万物者也。
夫良知本自知爱,本自知敬,然必扩而充之,然后能火燃泉达。故自本体而言,平旦之好恶、小人之厌然,何尝不浑成?自扩充而言,则尧之兢兢,舜之业业,何尝无功夫?不用功夫,即昏即放,所谓浑成者安在?然离却浑成则亦何从而用其功也?
答曾双溪二
来教谓,尝闻先师有云,不睹不闻是良知的本体,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功夫,学者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始有着落。先师有云,本体要虚,功夫要实。近时同志有谓良知是虚,格物是实,虚实相生,天则乃见,似以良知、格物、天则分为三事事当冗剧,亦容有照管未到处。由功夫不能常用,是以良知未得纯一耳。、、(答)语虽未莹,然其意本谓用格物致知功夫,则良知日精日莹,似未尝分为三事。冗剧照管不到,只是不照管,未有照管不到者。
六
四癸已八月朔日
凡事奇特不足贵,惟此心平实有恒为难能也。
八甲午闰二月七日
王文正公有傲弟,不可驯。一日公归自外,适其弟尽碎酒缸于庭,酒流满地。公摄衣循无酒处徐步而入,竟不复言。韩忠献公与欧曾诸公同在政府,每议事,二公至厉声相攻,不可解。公一切不问,俟其气定,徐以一言可否之。二公皆伏,事无不济。此最可为处昆弟乡族之道。若哓哓揭揭,辨己之是,折人之非,所谓以善服人,人未有能服者。宋景文公论治民云,吾与之生,故能为吾死;吾与之乐,故能为吾忧。吾常谓,御僮仆、处乡邻莫不皆然。四邻皆火,不及吾家,诚可坚为善之志,睦宗恤邻,亦不可后矣。
十一甲午十一月十二日
府县及乡士夫一切庆问之礼不可废,此非以为媚。府县吾父母官也,乡士夫吾斯文骨肉也,于此不用其情,恶乎用其情?但近世欲以此为干求之资,故不事干求者,遂并其礼而废之。夫我不加礼于人,往往不自觉;人不加礼于我,我心若之何哉?此强恕而行之道、他人过失丑恶,一切不可形之于口,即此便是天下归仁气象。情爱贵厚,检责贵薄。
十三乙未正月二十四日
闻家中与某颇有芥蒂,此大不可。凡有情于我者,当记善忘过,可以全交。或一言不合、一事不称意,而遂相忤,此岂有忍有容之道?
十五乙未七月二十三日
民贫盗起,虽富足之家,其能独利?吾家今岁租入,须消减时价粜之,以惠乡族,贷者可轻其息。佛经以得遇贫乞为幸,谓舍此无由种福田,亦善喻也。凡处人处事苟以富贵为心,则全体先蔽。
十七乙未十月十六日
前书云云,此等事只随时应酬,不必营营。无百年不死之人,无数世不贫之家。但据见在尽其有事,使后人有所赖而为善耳。
十八丙申二月十七日
家业渐殷,须痛戒种种热闹,甘忍恬淡寂寞,非必强为于外,直从心体洗得恬淡滋味,乃能有常。不然,则自谓高贤,犹不免为俗人。古之称圣人,必曰饭糗茹草,若将络身;必曰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得此滋味,则虽衣鼓琴,荣华显盛,有之而不与,居之而不染,亦不失其为恬淡寂寞者也。
第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