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农书>第2章

第2章

三两个杰出的对土壤看法的基本原则《陈旉农书》对于土壤的看法,提出两个杰出的基本原则。
一是土壤虽有多种,好坏不一,只要治得其宜,都能适合于栽培作物。他在粪田之宜篇说:“黑壤确实是好的,但是过于肥沃时,也许会使庄稼徒长而结子不坚实,应当用生土混和进去,就疏爽得宜了。瘠薄的土壤诚然不好,但是施肥培养,就能使禾苗茂盛而籽粒坚实。虽然土壤不一样,要看怎样治理,治理得宜,都可以长出好庄稼”。虽则他在这里只是举例说明,所说不够精细全面,甚至不一定全对,但是他所提出的基本原则是卓越的。这种基本原则,是建筑在我国农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土壤治理和改良的经验与知识的基础上的。它包含着坚强的可以用人力改变自然的精神。它和苏联杰出的土壤学家惠廉土所说的“没有不好的土壤,只有拙劣的耕作方法”的原则,几乎是一致的。
另一个是土壤可以经常保持新壮的基本原则。他在粪田之宜篇的结尾说:“有人说,土壤敝坏了就草木不长,土壤气衰了就生物长不好,凡是田土种了三五年,地力就疲乏了。这话是不对的,没有深入考虑过。如果能够时常加入新而肥沃的土壤,施用肥料,可使土壤更加精熟肥美,地力将会经常是新壮的。哪里有什么敝坏衰弱呢?”这种看法,和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地力渐减论”恰恰相反。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以为耕种就是地力逐渐消失的开始,甚至有人着书立说,申论罗马帝国的衰亡,就是由于地力的耗竭。我国是农业古国,从来没有这种说法;几千年来的耕种,并没有使地力耗竭或渐减。反之,我国很早就有这种信念,用施肥和其他相应措施可使土壤肥美,能维持和提高地力。陈氏所说这种地力可使常新壮的原则,充分表达了我国传统农业的精神。也就是说,这一原则所包含的基本思想,在我国农业生产实践中是有它的深厚基础的。陈氏在八百多年前就能毫不含糊地提出这种豪迈而具有重大实用意义的基本原则,说明他的观察是很深入的。
对于不同土壤,怎样治得其宜,怎样维持和提高其地力,在上述陈氏所说的语句中,只提到客土法和施肥法。而且上述两段引文所自出的粪田之宜篇,主要是谈肥料和施肥的。这样的安排,似乎说明施肥是维持和提高地力的主要方法。施肥当然极其重要。但是必须指出,前面所说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后面将要谈论的耕作技术,也是有关维持和提高地力的重要措施。

肥料和施肥的新发展《陈旉农书》的篇幅,远小于《齐民要术》(总字数约为《齐民要术》的九分之一),但是《陈旉农书》用于肥料问题上的字数,显然超过《齐民要术》。在《齐民要术》中,书前杂说有踏粪法,但不是贾氏原文;在《要术》本文中,若把引自古书的(主要是《泛胜之书》)除外,只有对于绿肥的强调很突出,除此以外,只是零星地偶尔提到施肥问题。但在《陈旉农书》中,不但写了粪田之宜篇专论肥料,其他各篇也颇有谈到肥料的,而且不是零星地提到,往往是具体而细致的叙述。把这些叙述合并起来,不论在字数或内容上,都超过粪田之宜篇。它给人以一种深刻印象,到处显示出对于肥料的重视,对它有不少新的创始和发展。这种发展,自然不是陈旉个人的创造,而是从《齐民要术》到《陈旉农书》六百年间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得来的进步。六百年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其间农书散失,我们现在无从逐步追踪这些发展的过程,只能就《陈旉农书》观察这些发展所获得的结果。但是,我们也不能抹杀陈氏在这方面所作的总结和提高工作的贡献,个别地方还可以看出是出于他自己切身的经验。
关于肥源,至少有四个新的(不见于以前古农书的)发展:(一)制造火粪。善其根苗篇三次提到火粪,但没有说明什么是火粪,怎样得来的。粪田之宜篇说:“凡扫除之土,烧燃之灰,簸扬之糠粃,断稿落叶,积而焚之。”这和浙东现在烧制焦泥灰的方法相像,可能陈氏的所谓火粪,就是这样烧制而成的。烧的时候,只可冒烟,不让它发出火焰,烧至变为焦黑为止,不可烧成灰。其中有土,可能土的含量不少,因此亦称土粪。六种之宜篇所说“烧土粪以粪之”,和种桑之法篇所说“以肥窖烧过土粪以粪之”,土粪大概就是火粪。也可能火粪含土较少,更近于焦泥灰,而土粪含土较多,更近于熏土;但二者并不能截然区分。到了《王祯农书》所说火粪制造法,则完全是今日的熏土。
(二)堆肥发酵。善其根苗篇说:“要种稻,必须先搞好秧田。……若用麻枯(麻子榨油的残渣)尤其好。但麻枯不好使用,需要细细打碎,和火粪混和堆积,像做麴的样子;等候它发热(因发酵而生热),生鼠毛(发霉如鼠毛状),就摊开中间热的放在四傍,把四傍冷的放在中间,再堆积起来;如此三四次,一直等到不发热,才可以使用,否则就要烧杀秧苗的。”这里明白指出发酵现象和制造堆肥的过程。
(三)粪屋积肥。粪田之宜篇指出,农家必须在房屋傍边设置粪屋,在其中积贮火粪。屋檐要低,以免风雨进入粪屋。粪放在露天里受着风飘雨淋,就不肥了。粪屋里面,要凿成深池,砌上砖壁,使不渗漏。
(四)沤池积肥。种桑之法篇说:“聚糠稿的方法,在厨栈下凿一个深阔的池,砌上砖使不渗漏,每逢舂米,就收聚砻糠谷壳,以及腐稿败叶,放在池中沤渍,并收聚洗碗的肥水和洗米的泔水等,沤渍日子久了,自然腐烂浮泛。每年三四次取出这样沤制的肥料来对苎麻施肥,因而也肥桑(桑下种苎麻),使桑愈久愈茂盛,不会荒废枯摧。一举两得,用力小而见功多。我常这样做,邻居没有不称赞而仿效的。”善其根苗篇所说“糠粪”,就是如此积沤而成的肥料。
上述四个新的发展,贯穿着一种精神,尽量想办法开辟肥源,多积肥料,增进肥效,而避免损失。熏土和堆肥发酵的功效,并不是简单易知的,这种创造突出地表现出农民的智慧,在八百多年以前对于肥料知识就已达到这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