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内科摘要>第15章

第15章

黄芩(炒)、生姜(各三钱)、甘草(炙)、半夏(各二钱)上姜水煎服。
桔梗汤、治心脏发咳,咳而喉中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苦梗(三钱)、甘草(六钱)上水煎服。
芍药甘草汤、治小肠腑发咳,咳而失气。
芍药、甘草(炙,各四钱)上水煎服。
升麻汤、治脾脏发咳,咳而右胁下痛,痛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
升麻、白芍药、甘草(各二钱)、葛根(三钱)上水煎服。
乌梅丸、治胃腑发咳,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乌梅(三十个)、细辛、附子、桂枝、人参、黄柏(各六钱)、干姜(一两)、黄连(一两五钱)、当归、蜀椒(各四两)上为末,用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与米饭捣如泥,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麻黄汤、治肺脏发咳,咳而喘急有声,甚则唾血。
麻黄(三钱)、桂枝(二钱)、甘草(一钱)、杏仁(二十个)上水煎服。
赤石脂禹余粮汤、治大肠腑发咳,咳而遗屎。
赤石脂、禹余粮(各二两,并打碎)上水煎服。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肾脏发咳,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又治寒邪犯齿,致脑齿痛,宜急用之,缓则不救。
麻黄、细辛(各二钱)、附子(一钱)上水煎服。
茯苓甘草汤、治膀胱腑发咳,咳而遗溺。
茯苓(二钱)、桂枝(二钱半)、生姜(五大片)、甘草(炙,一钱)上水煎服。
异功散、治久咳不已,或腹痛少食而肿,气逆。又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等症。
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各等分)上每服三五钱,姜、枣、水煎。
法制清气化痰丸、顺气快脾,化痰消食。
半夏、南星(去皮尖)、白矾、皂角(切)、干姜(各四两)上先将白矾等三味,用水五碗,煎取水三碗,却入半夏二味,浸二日。再煮至半夏、南星无白点为度,晒干。
陈皮、青皮(去穣)、紫苏子(炒)、萝卜子(炒另研)、杏仁(去皮尖,炒、研)、葛根、神曲(炒)、麦(炒)、山楂子、香附子(各二两)上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临卧、食后,茶汤下。
升阳益胃汤、治脾胃虚弱,肢体怠惰,或体重节痛,口舌干渴,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饮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凄惨不乐,乃阳不和也。
羌活、独活、防风(各五钱)、柴胡、白术、茯苓(渴者不用)、泽泻(各三钱)、人参、半夏、甘草(炙,各一两)、黄、(二两)、芍药、黄连、陈皮(各四钱)上每服三、五钱,姜、枣水煎,早温服。如小便愈而病益加,是不宜利小便也,当少减茯苓、泽泻。
生脉散、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湿热大行,金为火制,绝寒水生化之源,致肢体痿软,脚欹眼黑,最宜服之。
人参(五钱)、五味子、麦门冬(各三钱)上水煎服。
清燥汤、治元气虚,湿热乘之,遍身酸软;或肺金受邪,绝寒水生化之源,肾无所养,小便赤少,大便不调,腿腰痿软;或口干作渴,体重麻木,头目眩晕,饮食少思;或自汗盗汗,肢体倦怠,胸满气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