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消毒饮
紫草连翘牛蒡子(各一钱)荆芥(七分)山豆根甘草(各五分)水煎。不时温服。
十宣散
黄连黄芩黄柏(各一钱)儿茶雄黄苦参(各五分)硼砂(五分)乳香(一分)元明粉(三分)冰片(少许临用时下入药内)为末。每用五厘。以竹管吹入喉中。
二圣散
苦参(三钱)僵蚕(二钱)为末。吹喉二三次。即痛止肿消。
玉锁匙
焰硝(二两五钱)硼砂(五钱)僵蚕(二钱五分)冰片(一厘)为末。每用五分吹喉。
化毒丹
薄荷叶荆芥穗雄黄辰砂(各二钱)朴硝(一钱)牙硝硼砂甘草(各二钱五分)桔梗(五钱)山豆根(一钱五分)为细末。以竹管吹入咽中。或以水调服。
大如圣饮子
牛蒡子桔梗甘草(各一钱)麦冬(五钱)水煎服。
甘桔清金散
牛蒡子(七分)连翘甘草(各五钱)桔梗(一两)诃子皮(三钱)为末。薄荷少许。煎汤。下一钱。或加薄荷。水煎服亦可。若非声音不清者。则去诃子皮。
〔附〕治平常咽喉方备用
射干鼠粘子汤治咽痛。
牛蒡子(四两)射干升麻甘草(各一两)水煎服。
甘草防风汤
甘草(一钱)防风(二钱)桔梗(六钱)水煎服。
加味甘桔汤治咽喉暂用。
桔梗(八分)甘草(一钱二分)牛蒡子射干(各六分)防风元参(各四分)生姜一片引。热甚者。去防风加黄芩。
五拗汤治咽痛。
麻黄杏仁荆芥桔梗甘草姜引。水煎服。
射干散治咽喉肿痛。
射干元参(各钱半)牛蒡子(一钱)升麻(八分)桔梗甘草(各一钱)水煎服。
海上方治骨鲠。
金凤花根打碎。以米醋煎。用有嘴壶盛之。令患者将口衔壶嘴。仰面咽之。其骨即出。吞药之时。勿令沾牙。或用玉簪花根。威灵仙根。如前法治之。亦可。
头疼背强头项肿遍身痛第八十九
寒热头疼兼背强。遍身痛楚苦难当。更有头项俱肿者。都缘毒火未清降。
麻症本类伤寒。倘或不避风寒。未经清解。邪火内迫。毒攻于里。症生多端。或有伤寒并作。头疼背强。或头面颈项浮肿。或脉强火盛。大热作渴。或麻收之后。发热而遍身疼痛。种种症候。在所不免。急宜清火解毒。如寒热并作。头疼背强者。当用表散。以宣毒发表汤(见第五条)去升麻、桔梗、甘草。略加白芷治之。(有加羌活者。大非所宜。)头面颈项肿者。以宣毒发表汤。(见第五条)去升麻、白桔梗、甘草。加葶苈主之。脉强火炽。热盛作渴者。则以白虎解毒汤(见二十六条)主之。如麻出稠密。遍身疼痛烦躁者。以凉血饮子(见四十五条)去赤芍。加连翘、牛蒡子主之。如麻收后。遍身疼痛者。以古方黄连解毒汤。(见三十五条)加葛根、前胡、白芷、防风治之。(有加升麻羌活者。亦非所宜。)
朱曰时医不敢用表散。盖慎之也。惟麻证则必须表散。如项肿遍身痛。以及腹肿腹痛证。皆毒邪闭塞。证虽凶猛。用清热解毒。佐以表散。无不奏效如神。
腹痛第九十
腹痛原因毒内攻。首尾治法不相同。清解通利消饮食。更分虚实莫朦胧。
腹痛之症不一。总由火毒内郁。而不能出。或为风寒壅滞遏抑。或因饮食停滞不化。而皆能致痛。若见于初热正出之间。风寒壅遏。毒反内攻。而腹痛者。急与疏表。麻出透而痛自止。以宣毒发表汤(见第五条)去升麻、桔梗、甘草、淡竹叶。或葛根解肌汤(见第五条)去赤芍、甘草。加枳壳。或葛根疏邪汤(见三十三条)治之。若饮食过伤。腹满胀痛者。以枳实导滞化毒汤去山楂、浓朴、槟榔、甘草治之。(有用平胃散。加神曲、山楂、麦芽、枳壳、木通治之者。治腹痛满固当。而治麻腹痛亦非所宜。方仍附收。)大便秘者。加丑牛、或大黄以利之。小便赤涩不通者。加猪苓、泽泻以导之。若于正收及收未尽之时而腹痛者。乃外邪未尽。而复入里所致。宜兼清中外。法当疏托。佐以清解。使毒复出。而痛自止。以清热透肌汤(见二十五条)加枳壳。木通、黄芩治之。如麻全敛之后而腹痛者。治宜清凉解毒。佐以风药。兼分利余热。使毒内消、而痛自愈。以化毒清表汤(见十六条)去知母、花粉、桔梗、甘草。加枳壳治之。又须验其有无他症。分别属虚属实而治。若邪热内结而腹痛者。以通利大便为主。以河间凉膈散(见二十六条)去甘草治之。如麻后脾气不调而致腹痛面目四肢浮肿者。以分利小便为主。以导赤散(见二十六条)治之。腹疼而小便不通者。以导赤散(见二十六条)加芍药治之。若麻症毒重。腹痛烦躁潮热者。以连翘败毒散。去赤芍、甘草治之。倘腹痛不止。加黄连、麦冬治之。若麻症首尾肚痛者。此皆由毒火内蕴而然。宜先发散。以防风败毒散(见第五条)去桔梗、甘草治之。后以山楂肉煎汤与服。至若元气大虚。阴阳不能升降。小水不利。遍身浮肿。喘促兼见者。则难治矣。
枳实导滞化毒汤
枳实青皮麦芽木通连翘赤苓牛蒡子山楂肉槟榔浓朴甘草灯心引。水煎服。
连翘败毒散
连翘防风牛蒡子荆芥木通赤芍甘草水煎服。
平胃散治胃中宿食不化。藜藿之人宜之。
浓朴(去皮姜汁炒)苍术(米泔水浸去皮麻油拌炒黄色各四钱)陈皮(去白)炙甘草(各二钱)姜引。水煎服。
第3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