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垣圣愈汤治脾胃亏损,脓水不止;或金疮出血,心烦不安,眠睡不宁,五心烦热,饮食少思。
地黄(酒拌蒸半日)、生地黄(酒拌)、川芎人参(各五分)、当归(酒拌)、黄(盐水浸炒,各一钱)、上水煎服。
济阴汤治疮属纯阳,肿痛发热。
连翘山栀(炒)、黄芩(炒)、黄连(炒,各一钱)、芍药(一钱五分)、金银花(三钱)、甘草(一钱)、牡丹皮(一钱二分)、上水煎服。大便秘,量加大黄。
抑扬散治疮属纯阳,肿痛发热。
天花粉(三两)、姜黄白芷赤芍药(各一两)、上为末,茶汤调搽患处。
冲和汤治疮属半阴半阳,似溃非溃,似肿非肿。此因元气虚弱,失于补托所致人参(二钱)、黄白术当归白芷(各一钱半)、茯苓川芎皂角刺(炒)、乳香没药(各一钱)、金银花(一钱)、陈皮(二钱)、甘草节(一钱)、上水酒各半煎服。
阴阳散治疮属半阴半阳。
紫荆皮(炒,五两)、独活(去节炒,一两)、赤芍药(炒,二两)、白芷(二两)、石菖蒲(上为末,葱酒调搽。
回阳汤治脾肾虚寒,疮属纯阴。或药损元气,不肿痛,不腐溃;或腹痛泄泻,呕吐厥逆,或阳脱陷等症。
干姜(炮)、附子(炮,各二钱)、人参白术黄(各三钱)、当归陈皮甘草(炙,各二钱)、柴胡升麻(各五分)、上酒水煎服,不应,姜、附倍之。
抑阴散治疮疡元气虚寒,肿不消,或不溃敛,或筋挛骨痛,一切冷症。
草乌(二两)、赤芍药(一两炒)、肉桂(五钱)、南星(一两煨)、白芷(一两)、上为末,葱汤调涂,热酒亦可。
托里温中汤治疮疡脓溃,元气虚寒,或因克伐胃气脱陷,肠鸣腹痛,大便溏泄,神思昏愦,此寒变内陷,缓则不治。
羌活附子(炮、去皮脐,四钱)、干姜(炒、三钱)、益智丁香沉香木香茴香陈皮(各一钱)、甘草(炙,一钱)、上姜水煎服。
附子理中汤治疮疡脾胃虚寒,或误行攻伐,手足厥冷,饮食不入,肠鸣腹痛,附子人参白茯苓白芍药(各三钱)、白术(四钱)、上水煎服。
姜附汤治疮疡真气亏损,或误行汗下,或脓血出多,失于补托,以致上气喘急,自汗盗汗,气短头晕。
人参附子(炮,去皮脐一两)、干姜(炮)、白术(各五钱)、上作二剂,水煎服。
参附汤治失血过多;或脓瘀大泄,或寒凉汗下,真阳脱陷,上气喘急,自汗盗汗,气短头晕等症。急服以救元气,缓则不治。
人参附子(炮,去皮脐,各五钱)、上姜五片,水煎服,不应,倍之。
独参汤治一切失血,或脓水出多,血气俱虚,恶寒发热作渴烦躁。盖血生于气,故血脱补气,阳生阴长之理也。用人参二两、枣十枚、姜十片,水煎,徐徐服。
人参理中汤治疮疡脾胃虚寒,呕吐泄泻,饮食少思,肚腹作胀,或胸膈虚痞。
白术人参干姜甘草(炙,各等分)、上姜枣水煎服。
竹叶黄汤治痈疽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叶(二钱)、黄麦门当归川芎甘草黄芩(炒)、芍药人参半夏石膏(,各一钱)、生地黄(二钱)、上每服三五钱,水煎服。
竹叶石膏汤治痈疽胃火盛,肿痛作渴。
淡竹叶石膏、桔梗木通薄荷甘草(各一钱)上姜水煎服。
当归川芎散治手足少阳经血虚疮症,或风热。耳内痒痛,生疮出水,或头目不清,寒热少食,或妇女经水不调,胸膈不利,胁腹痞痛。
当归川芎柴胡白术芍药(各一钱)、山栀(炒,一钱二分)、牡丹皮茯苓(各八分)、蔓荆子甘草(各五分)、上水煎服。
若肝气不平,寒热,加地骨皮。肝气实,加柴胡、黄芩。气血虚,加参归、地。
脾虚饮食少思,加苓、术。脾虚胸膈不利,加参、。痰滞胸膈不利,加术、半。肝气不顺,胸膈不利,或小腹痞满,或时攻痛,加青皮。肝血不足,胸膈不利,或小腹痞满,或时作痛,加熟地。肝血虚寒,小腹时痛,加肉桂。日晡发热,加归、地。
栀子清肝散(一名柴胡栀子散)、治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耳内作痒生疮,或出水疼痛,或胸乳间作痛,或寒热往来。
柴胡栀子(炒)、牡丹皮(各一钱)、茯苓川芎芍药当归牛蒡子(炒,各七分)、甘草(五分)、上水煎服。若太阳头痛,加羌活。
柴胡清肝散治鬓疽及肝胆三焦风热怒火之症,或项胸作痛,或疮毒发热。
柴胡(一钱五分)、黄芩(炒,一钱)、人参(一钱)、山栀(炒,一钱五分)、川芎(一钱)、连翘桔梗(八分)、甘草(五分)、上水煎服。
小柴胡汤治肝胆经症。风热瘰结核,或肿痛色赤,或寒热往来,或日晡发热,或潮湿身热,默默不欲饮食,或怒火口苦,耳聋咳嗽,或吐酸食苦水,皆用此药。
柴胡(二钱)、黄芩(一钱)、人参半夏(各七分)、甘草(炙,五分)、上姜水煎服。
补阴八珍汤治瘰等疮,属足三阴虚者。
当归川芎熟地芍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柏(酒炒黑)、知母(酒炒,各七分)、上水煎服。
泻青丸治肝经实热。瘰肿痛,寒热,或胁乳作痛,大便秘结。
当归龙胆草(酒炒)、川芎山栀大黄(炒)、羌活防风(各等分)、上为末,蜜丸,鸡头子大,每服一二丸,白汤送下。
若血虚者,四物加山栀、柴胡,或逍遥散。若肾水亏损,不能生肝木而自病,筋挛结核,或肢节拳挛,或似中风,宜用六味丸加五味子。
散肿溃坚汤治瘰坚硬,气血无亏,宜用之。
柴胡(四分)、升麻(三分)、龙胆草(酒炒,五分)、连翘(三分)、黄芩(酒炒,四分)、甘草(炙,二分)、桔梗(五分)、昆布(五分)、当归尾(酒拌)、白芍药(炒,各三分)、黄柏(酒炒,三分)、知母(酒炒,五分)、葛根三棱(酒拌微炒)、广木香(各三分)、栝蒌根(五分)、上水煎服。
益气养荣汤治怀抱抑郁,或气血损伤,四肢颈项等处患肿,不问软硬赤白肿痛,或溃而不敛。
人参茯苓陈皮贝母香附当归(酒拌)、川芎黄(盐水拌炒)、熟地黄(酒拌)、芍药(炒,各一钱)、甘草(炙)、桔梗(各五分)、白术(炒,二钱)、柴胡(六分)、上姜水煎服。
必效散治瘰。气血虽无亏损,内有核未去,而不能愈。
南硼砂(二钱五分)、轻粉(一钱)、麝香(五分)、巴豆(五个去皮心膜)、白槟榔(一个)、斑蝥(四十个去头翅,同糯米炒)、上同研极细末,取鸡子二个去黄,用清调药,仍入壳内,以湿纸数重糊口,入饭甑候熟取出服,其毒俱从小便出。胎妇勿饵。毒去后多服益气养荣汤,疮自合。
针头散治一切顽疮内有瘀肉,核不化,疮口不合,宜用此药腐之。
赤石脂(五钱)、乳香白丁香(各三钱)、白砒(一钱)、黄丹(一钱)、轻粉麝香(各五分)、蜈蚣(一条炙干)、上为末,搽瘀肉上,其肉自腐。若疮口小,或痔疮,用糊和作条子,阴干之。凡疮久不合者,内有脓管,须用此腐之,内服托里之剂。
神仙隔蒜灸法治一切痈疽肿毒,前论言之详矣。凡大痛或不痛,或麻木痛者,灸至不痛,分浓,安疮头上,用艾炷于蒜上灸之,五炷换蒜再灸,未成即消,已成杀其大势;疮患大,以蒜杵烂摊患处,将艾铺蒜上灸之,蒜败再换。疮色紫或白而不起发,不作脓,不大痛,不问日期,最宜多灸。
神效葱熨法治流注、结核、骨痈、鹤膝等症。肿硬,或先以隔蒜灸,而余肿未消,最宜用熨以助气血,而行壅滞,其功甚大。又为跌扑伤损,止痛散血消肿之良法,用葱白头捣烂炒热,频熨患处,冷再换。
神效桑枝灸治发背不起,或瘀肉不溃。此阳气虚弱,用桑枝燃火,着吹熄焰,用火灸患处疮、恶疮久不愈者,亦宜用之。大抵此法,未溃则解热毒、止疼痛、消瘀肿;已溃则补阳气、散余毒、生肌肉。其阳症肿痛甚,或重如负石,初起用此法,出毒水,即内消;其日久者用之,虽溃亦浅,且无苦楚。惜患者不知有此,治者亦不肯用此也。
乌金膏治发背中央肉死涂之即腐;未死,涂之即生。若初起肿痛,用点数处,其毒顿消,若肉腐涂之即溃。若恶疮顽疮,元气无亏,久不收敛者,内有毒根,以纸燃蘸其内。有等发背,因元气虚弱,或因克伐元气,胃气亏损,毒瓦斯散漫,中黯外赤,不腐不溃,服大补之剂,中涂三四寸许,至五六日间,赤黯之界,自有裂纹,如刀划之状,中央渐溃渐脱,须用纯阳之药,以接其元气,庶能收敛。若妄用刀针去肉出血,阳随阴散,元气愈伤。或涂凉药,则毒瓦斯不解,气血愈虚,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其方用巴豆一味,去壳炒黑研如膏,点于患处,临用合之。以上三法,虽不出于方书,余推其意而制,用之良有奇验。
砭法治丹毒疔疮,红丝走散,或时毒瘀血壅盛。用细瓷器击碎,取有锋芒者一块,以箸一箸头,令毒血遇刺皆出毒。入腹膨胀者难治。
豆豉饼治疮疡肿痛,硬而不溃,及溃而不敛,并一切顽疮恶疮。用江西豆豉饼为末。唾津和作饼子,如钱大,浓如三文,置患处,以艾壮于饼上灸之,干即易之。如背疮,用漱口水调作饼,覆患处,以艾铺饼上灸之,如未成者即消,已成者亦杀其大毒。如有不效,气血虚乳香定痛散治一切疮疡,溃烂疼痛。
乳香没药(各五钱)、滑石一两寒水石(一两)、冰片(一钱)、上为细末,搽患处,痛即止,甚效。
青龙汤治肺受风寒,咳嗽喘急。
半夏(汤泡七次,二两五钱)、干姜(炮)、细辛麻黄(去节)、肉桂芍药甘草(炙,各三两)、五味(二两拌炒)、上每服五钱,姜水煎服。
葶苈大枣泻肺汤治肺症。胸膈胀满,上气喘急,或身面浮肿,鼻塞声重。用甜葶苈炒黄色研末,每服三钱,枣十枚,水二钟,煎一钟去枣入药,再煎七分,食后服。
桔梗汤治肺症。咳嗽胸膈两胁作痛,咽干口燥,烦闷作渴,时出臭浊。
桔梗(炒)、贝母(去心)、当归(酒浸)、栝蒌仁枳壳(麸炒)、薏苡仁桑白皮(炒)、甘草节防己(去皮,各一钱)、黄(盐水拌炒)、五味子(捣炒)、百合(蒸,各一钱五分)、葶苈(炒)、地骨皮知母(炒)、杏仁(各五分)、上姜水煎服。
人参补肺汤治肺症。咳喘短气,或肾水不足,虚火上炎,痰涎涌盛,或吐脓血,发热作渴,小便短涩。
人参黄白术茯苓陈皮当归(各一钱)、山茱萸肉山药(各二钱)、五味子(五分)、麦门(七分)、甘草(炙,五分)、熟地(自制,一钱半)、牡丹皮(八分)、上姜枣水煎服。
人参平肺散治心火克肺,传为疽痿。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嗌不利。若因肝人参陈皮甘草地骨皮茯苓(各二钱)、知母(炒,七分)、五味子(拌炒,四分)、青皮天门冬(去心,各四分)、桑白皮(炒,一钱)、上水煎服。
参补脾汤治肺疽。脾气亏损,久咳吐脓涎,或中满不食,必服此药。补脾土以生肺金,否则不治。
人参白术(各二钱)、黄(二钱五分)、茯苓陈皮当归(各一钱)、升麻(三分)、麦门冬(七分)、五味子(四分)、桔梗(六分)、甘草(炙,五分)、上姜枣水煎服。
射干汤治胃痈吐脓血。
射干(去毛)、山栀仁赤茯苓升麻(各一钱)、赤芍药(一钱五分)、白术(五分)、上水薏苡仁汤治风热。唇口动,或结核,或浮肿薏苡仁(炒)、防己赤小豆甘草(炙,各等分)、上水煎服。
第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