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衄血
(阳明病。口燥。但欲嗽水不咽者。必衄。衄家不可发汗。宜小干地黄汤。)
手背冷汗
(宋迪云。额上手背有冷汗者。除毒也。)
下利脓血
(仲景云。少阴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吐逆不止
(吐有冷热二证。有胃热吐者。有胃冷吐者。)
面垢背寒
(中.则面垢背寒。)
腹胀满闷
(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五物汤。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汤。又云。不转失气而下之。必腹满。)
咳嗽涎盛
(或上焦有热。或水停心下皆嗽。)
头疼恶心
(头疼恶心。身不疼痛者。食积也。身疼痛者。伤寒也。)
干噫食臭
(胃中不利。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者。生姜泻心汤。无水者食积也。)
身痒如虫行
(阳明病。当汗而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之状。为其久虚故也。)
鼻鸣干呕
(太阳中风证。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太阳阳明合病。鼻鸣干呕者。葛根汤主之。)
洒淅憎寒
(仲景云。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
腰脊疼痛
(仲景云。一二日太阳受病。则头项痛。腰脊强。)
腹胁时痛
(仲景云。伤寒五六日。中风。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者。小柴胡证。又腹中痛。小建中汤。
胁下痛。十枣汤。)
浑身壮热
(仲景云。阳明受病。则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又太阳中风与伤寒皆发热。)
以上七十二证。或必死。或可治。浅深虽不同。要之对证用药。斯过半矣。
论桂枝汤用赤白芍药不同
仲景桂枝汤加减法。凡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皆用赤芍药。孙尚方皆用白芍药。圣惠乃太宗朝命王怀德等编集。孙兆为累朝医师。不应如此背戾,然赤白补泻。极有利害。常见仲景桂枝第四十七证云。
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宜桂枝汤。盖风伤卫而邪乘之。则卫强。荣虽不受邪终非适平也。故卫强则荣弱。仲景以桂枝发其邪。以芍药助其弱。故知用白芍药也。荣既弱而不受病。乃以赤芍药泻之。决非仲景意。至于小建中。为尺迟血弱而设也。举此皆用白芍药。而仲景亦止称芍药。可以类推矣。
论伤寒慎用圆子药
仲景论中。百一十三方。为圆者有五。理中、陷胸、抵当、麻仁、乌梅是已。理中、陷胸、抵当。皆大弹圆。煮化而服之。与汤无异。至于麻仁治脾约证。乌梅治湿
证。皆欲必达下部。故用小圆。
其它皆欲入经络。逐邪毒。破坚癖。导瘀血燥屎之类。须凭汤剂以涤除也。余见俗医用小圆药巴豆以下邪毒。而杀人者。不可胜数。盖巴豆止导食积。而不能去热毒。既下之后。藏气虚。而邪毒宛然犹在。更再以大黄朴硝下之。鲜不致毙。大抵下药。欲其必中。必当一服而止也。故不可不慎欤。
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