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十二卦,阳长则阴消,阴来则阳全,循环十二支中,各应其气,以着阴阳进退之象。道有变动,爻位互易而成六十四,上下无常,刚柔相易。六十四卦,不出此十二卦中,推迁以尽其变,随体察易,天下之理得矣。图如下:
三才一气之图。
大壮
[
本易象以明各步功法,非尽以卦气时序言也。〈谢按:非真有开头,为便起言说法,故以大壮为一步说法,实无始无终。循环无端。〉”大壮利贞“:大者,正也,内干外震。干为天、为首,震起也,故功起于此。”帝出乎震“:帝,太乙也,即真一之宰也。震巽特变为多白眼:目注脑则向上,故多白,谓当注视干宫也。震,阳之动也——意者心之所发,阳气之动也
]〈谢按:干为体,震为用,由用而见体,天雷震动,由下而上玄关开也。〉
若曰:法先闭目,意敛目神,向脑一注<谢按:久视上丹田,神气合一,行混忘之功>
[
篑中书同。”若曰“者,明非本经。盖本经简奥难晓,吕祖述其意,若曰如是如是也。陶律师本无”若曰“两字,次句有”微以“两字,末句”脑“字下有”际“字,”一注“作”存守“。吕祖曰:”存者真一,守者真元。〈谢按:真一不可守,存者乃不用之意,非守也。人身之真元者,真意真息也,〉真一是性,真元是气。脑为髓海,又为天性都会府,犹天上之有玉清胜境——其境至清,高居星月之上,乃太无之天。能知存守,自能明道。“
]
继于脑中,向顶注之。<谢按:以泥丸为根,以顶门为”连接处“,五官浑同,身心混照浑化,而行身外虚空一着工夫,自然而然,一气妙用自虚无中来>
[
篑中书同。陶本”中“作”际“,下句有”门上“两字,”注之“作”一注“。吕祖曰:”脑为人身玉清宫,元始所居。顶曰囟门,穴名百会,乃三元聚会之所,上接三天真一。向顶注之,真一感通,真元汇注,得见红黄星点若雨洒下为验。“〈谢按:即《天仙心传》中所谓”缘引天罡下降“。〉盖真一无形,所可见者真元。真元者,真一所生之气也。
(一得)
按:《礼》曰:”本于太乙,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太乙即真一,天之宰也。首为人身之天阙,故迎干必于首。《易》曰”干元“,曰”首出庶物“——干为天为首也。《虞氏易义》:”干为性“。——天命之性也。心目”注之“,即《尚书》所谓”顾提天之明命“朱子曰”常目在之也“。《内典》曰”大佛顶首陀罗尼“——言慧光如日在佛顶也。又曰”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又曰”摩顶令其开悟“——言人之性光皆在顶也。儒释二家医世功法,以经义参之,与此书宗旨重规叠矩矣。
]〈谢按:此一步之目的,乃使我心身清净,而至”圆清“之境,即闵氏所言”事清必迎干“也。〉
此为下手第一步
[
篑中书同。陶本每步此句有”功法“二字。吕祖曰:”法,法则也;功,功用也。“”法先闭目“者,目为我心使气神。《法录》”目神在天,即为苟毕二帅“。其在人身,行则注于两涌泉,坐则注于两腰肾。闭也者,凝字之义也。曰”微以“者,有以若无之义。意为心神之号令,令出乃行,犹人君之有诰敕也。曰”上注“者,有透顶而上之义。所以注迎真一之元,以护身世也。
]
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