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集训要搞,但那毕竟是少数人的问题。同时集训由哪里办更合适值得研究。学《毛泽东选集》为了什么?学习的目的性一定要明确。
大多数人还是要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工作来学《毛泽东选集》。学什么,怎样学,要对不同人提出不同要求。宣传工作、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上的简单化、一般化、不看对象、脱离实际,这样严重的问题,我们宣传部门过去长期没有发觉。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宣传部门应当派人下去,切实把这些问题检查一下,改变过来。”四抓“是个统一的东西,调查研究不要分割开来,有重点是应该的,但不要机械分工,各抓各的,那样就会把连队抓乱了,不得了。
注释[1]中央苏区,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为中心的根据地,即中央革命根据地。
[2]井冈山,指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在湖南和江西边界地区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湘赣边区,指在毛泽东一九二七年十月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到一九三一年逐步形成的以江西永新为中心的湘赣革命根据地。
[4]平江暴动,指一九二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在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下举行的平江起义。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彭德怀任团长的国民党湖南独立第五师第一团,黄公略任营长的该师第二团第三营和贺国中领导的该师随营学校。共二千多人。起义部队消灭了反动民团、警察和第五师直属队,①本文是罗荣桓听了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傅秋涛汇报工作后讲话的一部分。题目为编者所加。
成立了平江县工农兵政府,随后改编为工农红军第五军第十三师,彭德怀任第五军军长兼师长。滕代远任党代表。
[5]一、二、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上海工人为配合北伐的胜利进军,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的三次武装起义。第一次发动于一九二六年十月二十三日,第二次发动于一九二七年二月二十二日,这两次起义都由于准备不足,遭到失败。第三次发动于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在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等领导下,先后有八十万工人总同盟罢工,随即转入武装起义。这时,北伐军东路军已进抵上海近郊尤华。英勇的上海工人经过血战,于三月二十二日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上海的统治,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四十四章理论学习必须联系实践①
(一九六一年四月十四日)理论学习必须联系实践,因为理论是来自实践,而又去指导实践,再为实践所证实,所充实。如果理论离开实践,就会成为空谈,成为死的东西。
学毛主席的着作,亦不要只满足一些现成的语句或条文,最重要的是了解其实质与精神。所谓带着问题去学毛主席着作[1],决不能只是从书上找现成的答案。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事物是多样性的,因此,也就不可能要求前人给我们写成万应药方。
你同同志们对问题的看法有些不一致,也是很自然的。各人看问题方法没有一致的基础——唯物辩证的基础,还缺乏实践生活。因此,同志们互相交换意见,交换不同的看法,甚至必须经过争论,才会有可能求得一致。但不要在同志间无论对谁存在成见用事。
你在引用我的话”要依靠自己吃饭“,看在什么问题上讲的,那不是要把个人与集体存在对立的说法。干部子弟有些不争气,须要互相帮助改正,不要轻易给人戴上”腐化“帽子。干部子弟中有特殊优越感,在同学中生活中表示突出,不艰苦朴素,应该劝导,要保持革命的光荣传统。
对同志应是互相信任的,互相听取不同的意见,决不能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人家,排斥人家意见。同志们有错误,不仅要批评,还着重在帮助改正。对基层组织干部,老干部,更应该虚心向他们学习。
要经常记着毛主席的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做使人落后“。
注释[1]所谓带着问题去学毛主席着作,当时林彪提出”带着问题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着作“的口号,实际是宣扬一切问题都要从毛泽东着作中找答案的观点。罗荣桓在病中给罗东进复信中指出学习毛泽东着作应当学习其实质与精神,批评了林彪的上述错误观点。
①本文摘自罗荣桓给其儿子罗东进的信。刊载于一九九○年二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老一代革向家家书选》。
四十五章在民兵工作专业座谈会议期间的两次讲话①
(一九六一年四月二十日——二十二日)(一)在各军区首长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九六一年四月二十日)新的军委对民兵工作曾提出过九条、五条[1],大家都作了许多工作。现在先谈一谈看法。公社武装干部要配一个,有现役军官,就配现役军官,没有现役军官,就从地方干部中提,连城市工厂约十万个干部。按地方标准补助,要拿三千万元,去年民兵事业费五千万元,只用了二千万。想搞兵,又不想出钱,没有那么便宜的事。十万个干部,三千万块钱,干部就不会流动了,地方就不能随便调了。干部固定下来,有了脚,工作就容易深下去。
过去对公社武装犹豫不决,现在下个决心,军委讨论一下,经中央一批不就行了么。预备役军官,从什么地方来?就是从民兵中来,万一有战争,训练一下,就是军官。我看干部问题是好解决的。主要是工作方法问题,怎么活动?江苏镇江地委提出社员四天假期利用一天。
我看可以考虑,但要集中使用,不要分散使用。到农闲的时候,集中使用几天,训练一下,也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你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好。
基干民兵是生产队的强劳动力,活动问题不大。问题是担任勤务就要记工分,大队干部开会也要补贴。
公社干部作为预备役军官培养,所需费用从民兵事业费解决。大队以下干部,应与生产队副队长同等待遇。有几个干部,工作就好办了。华北是老区,有参加民兵的传统,沿海还有斗争,也好办;新区就没有这个传统,像贵州,就是湖南搞起来也不容易,特别是烂掉的地区,没有干部,要搞起来很不容易。
建议军委规定上一条,军事工厂的军事代表要管民兵工作。学校我们派不出合适的干部,不如让他们自己搞。应该把民兵同治安结合起来搞好。使用民兵,不搞民兵工作是不成的。
中央对民兵工作是重视的。九中全会的文件原来没有民兵,一个电话就添上了,九条、五条,提出来中央不就批了么。党委的事情很多,但还是重视的。东北提出许多问题,中央局都解决了,不管他办法怎样,这种精神可嘉。只要你把问题提出来,党委就会支持你。人武干部上调主要是住学吧!
学习后还要回去的。过去要求住学,现在一调就调不起了。轮训还是需要,一下子把精干的都调出来,工作就垮了。现在干部不稳定,有的叫”借用“,什么都搞办公室,机关也垮了,工作搞不起来。
要总政应多搞些有关民兵的影片,进行教育,这是个好方法。八一制片厂要把这个任务承担起来。军分区搞个放映机,二三个人,轮流放映,能不能解决。放映电影前可以讲一讲话,这个办法很好。总政解决这个问题,看器材行不行。一年不行,逐步来。有困难是可以想办法解决的。师发了、团发了,分区也应适当给他们解决一部。时间放长一点,向这个目标做,一年不行,两年、三年达到。
军分区几十个人设十多个科,又是青年科、组织科、训练科、保卫科、联络科。军分区搞个保卫科、联络科、青年科干什么?这样,干部也紧张,①本文是罗荣桓在总参谋部动员部召开的民兵工作专业座谈会议期间的两次讲话。
又不适应任务。青年科的青年工作怎样做法,一齐合成一个科,设一个青年干事、一个保卫干事就成了。现成的问题是上下对口,总政有什么,下边就得有什么,搞成那么个习惯。一个分区,只一个班,主要是搞民兵。省军区、军分区都有一个联络科,干什么?不着工作对象。你们很好审查一下。你们司令部、政治部的编制,要根据自己的任务,不用上下对口。这个问题叫省里搞一搞。要拿出一些干部到县里去,不加强下层不行。省军区,军分区的编制,你们要提出具体意见。地方党支部可设个武装治安委员,都单独搞不行,民兵和治安一起搞很好。只要有干部,战争一来,一分不就行了。现在要加强县武装部,要从上边往下挤,我主张把组织问题扯一扯。军委也要讨论干部问题,干部往上流,工作往下压,上下对流,这种情况要改变。
干部下乡走路背行李,这个问题要解决。汽车很困难。要买几辆自行车。
第5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