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罗荣桓军事文选合集(下)>第27章
[4]罗政委,即罗舜初。
[5]沙副司令,指沙克,时任安东军区副司令员。
二十七章平津作战的政治动员令①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一日)(一)我军到达冀东后,即将协同华北友军作战,以歼灭傅作义部队及其所指挥的蒋系各军,攻占平、津、唐山,完成华北全境解放。
(二)目前形势于我极其有利,敌在全国虽有五个战场(平津、太原、西安、武汉、徐州),但兵力最大,对于全局有决定作用的,仅为两个战场,即徐州战场与华北战场。此两大战场现均处于危境,徐州为我华东部队占领后,杜聿明[1]指挥之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二十二个师,由徐州向安庆方向逃窜,又为我华东主力全部包围于肖县、砀山、永城、蒙城,纵横二十里之地带,已歼其三万人,其余正在歼击中。由平汉南段向徐州方向增援之黄维兵团十一个师,亦为我中原主力及华东一部包围于宿县、蒙城、蚌埠、永城四点之间,激战已十余天。再经若干天后,即可最后解决。华北敌人在南线遭受严重挫败与东北我军大举入关之后,已感极大孤立,军心恐慌,进退失据。傅作义主力刻被阻于张家口、新保安、怀来之线;而蒋系各军则分布于平津、塘沽、唐山等地,兵力既形分散,其联系随时都可为我切断。
这种情况就有利于我军分割与各个歼灭。东北我军与华北友军会合后,作战兵力已达百万人以上。这样雄厚的兵力,是华北敌人所遭受不了的;又有我经过八年抗日战争到现在的广大老解放区,全部歼灭华北敌人,攻占平津甚有把握。
(三)如我能作到全部歼灭华北敌人,占领平津,这将是一个极大胜利。
不但华北全境可获解放,东北、华北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且在华北我军歼灭傅作义,华东、中原我军歼灭社聿明各军之后,蒋介石在全国范围内即无主力。那时长江以北局势即可稳定,全国胜利的基础从此即可巩固建立。
故这一作战关系极大。华北敌人数量还相当众多,其中若干部分且有战斗力,必须经过激烈的战斗方可取得胜利,任何轻敌观念,放松作战准备,都是极其有害的。望各部到达集结位置后,即依此进行作战动员,鼓励士气,振奋全军,不骄不傲,为消灭傅作义及华北全部敌人而战。这是目前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四)由于冀东与华北解放区人民对于东北我军入关作战寄以厚望,我们作战亦必须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否则就不可能进行胜利的作战;同时还由于我们所攻略的目标,又是平津等大都市与文化商业中心,我军的行动必为全国人民与国际人士所注目。这就需要我军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成为团结人民、团结友军、遵守纪律、执行政策的模范。如果我军没有良好的纪律,如果我们不切实整顿纪律,如果我们之中有一部分不守纪律,我们就将受到广大人民及友军的指责与鄙视。我军声誉与我党在中外人士中的政治影响,必遭损失。为了整顿纪律,提高全体指战员的觉悟程度,必须:
第一、力戒骄傲。任何对于人民、对于友军、对于地方机关团体不谦虚的表现,在他们面前以劳苦功高与以主力军自居的表现,以及粗暴无理的表现,是绝对不允许的,必须反对。
第二、为了主动的团结友军,应在各种场合给他们以可能的关切与照顾(例如在行军、宿营或作战之时),充分发扬我军的友爱互助精神,在发生①本文是罗荣桓主持起草并定稿,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名义给所属各纵队的政治动员令并报中央军委。
争执与纠纷时,不论有理无理均应忍耐、退让、检讨自己,原谅对方,宁可自己吃亏,不可因此伤害对方情感。我们的口罗荣桓军事文选号是,团结至上,团结战胜一切。
第三、在城市工作与城市政策问题上,严格执行军队保护一切、原封不动的规定,在这个问题上,许多部队必须检讨,不从政策观点、统一集中观点出发,而从自私自利、从无纪律的本位主义出发的思想与严重的现象,必须从根本上予以改正。
注释[1]杜聿明,时任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实际指挥徐州集团各部。
二十八章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
(一九四九年一月七日)完全同意毛主席报告[1]。
战略计划:结束平津、淮海战役后,再在西安、京汉战役[2]取得胜利,即基本上打倒蒋介石国民党。但这不是战争的结束。武汉及西安之敌军很可能往后撤,我不可能围歼之。这时,南方的一些地方军阀负隅顽抗,亦不可能聚歼之,而后撤至两广。武汉作战,如敌之防御重点在信阳至汉口则好打,如重点在武昌,则较困难,须渡江后再打。如敌退至两广及云、贵、川,对我也并无坏处(毛泽东插话:这对我倒很好)。美国这时可能在青、沪、穗[3]增加陆战队,暂观风向。这在部队中是必须回答的,但很难回答(毛泽东插话:很希望美出兵三十个师)。每师一万五千人,我歼灭之,这对世界无产阶级帮助很大,美兵不会较杜聿明[4]为凶。沈阳解放,普遍发生偏安思想,甚至连关内去的干部也有这种思想。入关后即说,打了国民党,还有美国。
这是对于树立必胜信心及世界民主力量和美国不可怕的系统宣传不够(毛泽东插话:现应宣传准备美出兵三十万,我再消灭之)。
部队中有轻敌思想,对自己的困难估计不足,特别是对于渡江①一九四九年一月六日至八日,罗荣桓列席了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中,他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在毛泽东主席的主持下,分析了形势,为渡江作战解放全中国,为即将到来的全国胜利规划蓝图。后可能发生的困难,许多干部大致认为是开进的形势,如入无人之境。
部队虽已进关,但干部的偏安思想并未完全解决,仍需对南进进行深入的思想动员。例如在东北作战依靠铁路补给方便,弹药充足,到江南是会叫喊的。部队装备是不适宜于南进作战的,现需改变装备,这也是个困难。现在我军百分之八十是东北人[5],只有百分之十五是俘虏的南方人。进关后,吃饭感觉小米中有沙子,将来吃大米还是个大问题。
这次从沈阳开始出动,到关内集结,费时一月,长途运动中,减员很大,七十八万人中减员一万五千人,对直接进军武汉也是问题。从打下平津到出发南下,至多只能有两个月的休整,只能消化俘虏,反无政府主义,部队管理及连队支部工作,至于许多技术、物资的准备,恐来不及,须有三个月的准备时间才好(毛泽东插话:至少要准备三个月)。最好是三四五月休整,六月出动,七月到达才好打仗。
部队正规化,主要反无政府主义,要求高度集中统一。去年七月即提出。
至于反无纪律斗争,我们现在尚未搞完。
南下时,要求整个供应统一,故需设铁道部。现在修铁路,用民力很多,将来未必能用,用时发生事故会很多,故修路亦须有统一指导,而在管理上也必须统一,否则铁路运输会形成无政府主义,使前方供应不上。沿铁路线应设补给站,并有计划的区分任务。没有这套则运输浪费会大,不能解决问题。根据同蒲、陇海、津浦之运输力,只能运弹药、火炮、医药等类的东西,其它车辆恐怕不能运。平汉路亦应开始修,平津解放后依靠东北的器材修,①本文是罗荣桓在第四次反“围剿”中主持召开了红军第一军团政治工作会议后,由他起草并以他和军团政治部副主任李卓然的名义发出的书面指示,总结了反“围剿”中的政治工作经验。罗荣桓时任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
从北到南的公路网亦应修。我看华北的公路不好,汽车慢,耗油大,坏汽车等。这些运输不搞好,就会发生大问题,影响作战,影响粮食供给。粮食加工仍是问题,要有粉厂、碾米厂,不然会影响供应,势必分散就食。去年东北到八月才在北宁线作战,有些顾虑与此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