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罗荣桓军事文选合集(下)>第14章
我们提出三条方针:(一)一口气拿下来;(二)向南去;(三)围困长春,中央同意我们围困长春的方法,练兵两个月后再打。这在打长春的时间上是解决了,但方法上未解决。临汾采取坑道作业,外围一突破,几个钟头便解决战斗。我们已电请中央详细介绍一些经验,提出在这方面大家很好研究。因此决定,第一步是围困长春,大部分主力练兵,在秋收前一定要拿下来,解决长春问题。围困是否有结果呢?可能使敌粮食困难,但敌主要靠空运,弹药有七个基数〔2〕,要求完全断绝是不可能的。但围困有作用,首先敌人是被动的,精神上是一个负担。同时增加民食困难,敌也是不好办的。
如果把所有大城市都围困起来,作用会更大,许多城市要靠空运是解决不了的。
对长春围困两月,便会增加敌人的困难,同时,对敌再做好瓦解工作,便会创造有利条件。而对我们则害处不大,最多增强一些工事。长春敌人防御体系是已经完成了的,最多加强一些外围永久性碉堡。纵深中许多洋楼,甚至比碉堡还坚固。因此,形势上需要不着急,如经过两个月的练兵,增加几个师的攻坚力,对我们是很有利的。同时,补充了许多新兵和俘虏,也需要训练,且利用这个机会,休息民力,放回大批民夫,可以抢种和铲趟,这是决定秋收问题。因此,在练兵中要全部放回民夫,组织自己的大车运输。
第一线兵团,要由兵站线供给。今后更要十分注意爱护民力。今年收成好,粮食出口要减少;收成不好,更要减少。东北局很着急这件事,这几天天下雨,有些着急。
在这两月中要好好练兵,整党没整完的,最后抽一点时间搞一搞,还要搞编制。这回下决心减少三万匹马,我们的骑兵驮马太多了。除冀、热、察要加强骑兵外,其他地方骑兵作用不大,减少一万匹马,便能多养活四五万步兵,同时也节省财力、物力。
对补充问题,今年计划主力六十万,现在五十八万,加上后方将近百万。
如今年收成不好,计划减少一期新兵,第二期留在明年搞,可节省十万民力。
同时,加强争取俘虏的工作。统一整编后,必可节省出两万人,再把归队工作做好,争取多两万人归队,可以争取四万人上前方,后方的部队教育,分别再拖长两个月,把整个计划完成。
注释〔1〕久困长围,冬季攻势结束后,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就考虑和部署打长春的问题。一九四八年四月十八日,东北局和东北军区主要负责人正式提议:部队在军事、政治整训之后打长春,并经中央军委批准。五月二十五日,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第人纵队乘国民党新七军两个师出城活动之机,对长春进行攻城试打,结果只消灭敌人六千人,并不成功。五月三十日,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决定对长春采取围困方针。六月中旬,东北军区师以上高于会议进一步决定,对长春实行久困长围,并调第十二纵队接替第一纵队担负围困任务。与此同时,在全军范围内开展以大兵团会战和攻坚战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大练兵运动,并加强炮兵建设和后勤建设,这就为辽沈战役作好了充分准备。在辽沈战役中长春守军深感突围无望,除第六十军起义外全部投诚。
十月十九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
〔2〕弹药基数,陆、海、空及各种兵器数目均下一样。举陆军弹药基数为例,半自动步枪(支)二百发,班用机枪(挺)一千发,重机枪(挺)四千五百发,八二迫击炮(门)一百二十发,一二二榴弹炮八十发。
十七章关于整军运动向军委的报告①
内容
(一九四八年七月一日)一、东北部队在冬季攻势结束后,进行了一个以政治整军为主的整军运动,时间一个月到四十天,干部中提出五整一查〔1〕,战士为上改教育和民主运动。这次整军,系根据毛主席十二月二十五日报告〔2〕及全国土地会议〔3〕精神,以后又根据中央关于纠正左偏的各项指示,并吸收了关内及东北部队的经验〔4〕,通过全军政治工作会议〔5〕(纵队、军区及师级干部到会)的讨论,与各部传达准备之后,才正式开始的。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严正地指出了作风不纯与成分不纯,说明成绩是主要的,但缺点是严重的,因此,应着重检讨缺点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必须同时并用,上级带头推动下级与发动下级批评上级。对于错误、坏作风,采取有重点的不同程度批判,主要采取打通思想和争取改造的方针;但错误重大表示顽固的分子和某些蜕化分子与异己分子,必须施行纪律制裁,应当清洗者仍需坚持清洗,这些指示与规定,在运动中起了作用,统一了政策与步调,避免了各自力政,避免了不分情况的打击与清洗(个别有发生,但随时得到了纠正)。由于批评、自我批评正确地开展的结果,错误被揭发被批判之后,干部思想上的盲目性得到批判,自觉性提高了,错误开始被改正,消极的正积极起来,关系不好的开始变好,经过查成分和实行某种清洗之后,成分不纯的现象也获得了重要的改变。
二、五整一查运动,是在各级党委领导下采取党委扩大会议的形式,按照干部政治水平、工作职务与问题的性质,分作三级执行的。首先是纵、师一级,然后为师、团一级,再为团、营、连级(连级干部主要参加连队土改教育和民主运动),按级检讨,按级解决问题。同时上一级的会议为下一级会议作准备。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由于直接,便于检讨和便于解决问题。(二)可以避免领导机关不作检查,只要下级作检查,或使下级人员借口上级没有检讨,而拒绝自我检讨。(三)经过上一级会议充分检讨之后,对全盘问题可得出集中一致的意见,便于领导下一级的会议,使各级会议有所遵循,不致失却领导。凡按此项步骤去做的,成绩就好些,那些不分步骤,不作准备,把所有干部一次集中,企图一举解决问题的,结果没有做好。在批评问题上领导人的示范作用极其重要,可迅速打通思想,消除顾虑,对领导大胆提意见,与虚心负责的检讨自己。此次会议时间最长者仅及两星期,虽其中有点粗糙,不够细致,但会议一般比较顺利,问题解决较快,即为原因之一。
三、各级会议中着重检讨与批判的问题,可归纳为下列各项:第一,是对土地改革的立场态度问题。在土地会议前,部队思想是模糊、混乱的,对土改之必要性与正确性发生怀疑,不满群众斗争,认为过火;对被斗地主抱同情可怜态度,代地主隐藏财物,收留被斗地主儿子参军等等,许多部门均有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对党的土地政策由减祖减息到平分土地的转变,缺乏思想准备,不认识土改与农民与民族独立与战争的关系,加上地主挑拨利用所致。经过教育后,工农出身的干部很快获得改变,唯对土改后期的打人杀人与部分饥饿现象仍表现不满,埋怨地方人员不能掌握政策,并由此怀疑土改的成绩。但地富出身的知识干部(主要指抗战时期来的知识分子),情①本文是由罗荣桓起草并与林彪、谭政共同签署上报的。
形就较复杂了,他们在土改运动与整党运动中暴露的问题要多,为劳动人民服务的立场问题,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土地会议传达后,曾一度引起不安,顾虑家庭,顾虑自己将不被党所信任,但在整党运动中对他们采取了正确的政策,以后讨论了弼时〔6〕的报告,不安的现象是克服了,但思想作风的改造仍是今后一件重大工作。第二,是斗志问题。由于战争残酷,部分中下级干部中始终存在一种畏惧悲观心理,害怕大的攻坚作战(对中等设防城市是不在乎的)。此种情绪时起时伏,当为战争形势所左右,在胜利环境下不易抬头,如遇重大挫折,即易引起波动。他们对时局的观察往往表现急躁与片面性,怀疑革命高潮和反攻口号,认为提得早。像一九四二年所提,今年打垮希特勒明年打垮日本的口号一样,其根据是反革命力量还强大,全国某些战场呈胶着状态,敌我进退不定,大城市没有拿到几个及过分重视美国的反动作用,认为中国内战必然导向第三次世界大战,认为战争结束将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