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版文学> 王弼老子注>第5章

第5章

60
不扰也。躁则多害静则全眞。故其国弥大而其主弥静。然后乃能广得众心矣。治大国则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则其鬼不神也。神不害自然也。物守自然则神无所加。神无所加则不知神之为神也。道洽则神不伤人。神不伤人则不知神之为神。道洽则圣人亦不伤人。圣人不伤人则[亦]不知圣人之为圣也。犹云[非独]不知神之为神。亦不知圣人之为圣也。夫恃威网以使物者治之衰也。使不知神圣之为神圣道之极也。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圣人不伤人神亦不伤人。故曰两不相伤也。神圣合道交归之也。
61
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则天下流之。故曰大国[者]下流。天下[之]所归会[者]也。静而不求。物自归之也。以其静故能为下。牝雌也。雄躁动贫欲。雌常以静故能胜雄也。以其静复能为下故物归之也。大国以下犹云以大国下小国。小国则附之。大国纳之也。言唯修卑下然后乃各得其所[欲]。小国修下自全而已。不能令天下归之。大国修下则天下归之。故曰各得其所欲则大者宜为下也。
62
奥犹暧也。可得庇荫之辞。宝以为用也。保以全也。言道无所不先。物无有贵于此也。虽有珍宝璧马无以匹之。美言之则可以夺众货之贾。故曰美言可以市也。尊行之则千里之外应之。故曰可以可于人也。不善当保道以免放。言以尊行道也。此道上之所云也。言故立天子置三公尊其位重其人所以为道也。物无有贵于此者。故虽有抱宝璧以先驷马而进之不如坐而进此道也。以求则得求以免则得免。无所而不施故为天下贵也。
63
以无为为居。以不言为教。以恬淡为味。治之极也。小怨则不足以报。大怨则天下之所欲诛。顺天下之所同者徳也。以圣人之才犹尚难于细易。况非圣人之才而欲忽于此乎。故曰犹难之也。
64
以其安不忘危。谋之无功之势。故曰易也。虽失无入有。以其微脆之故。未足以兴大功。故易也。此四者皆说愼终也。不可以无野故而不持。不可以微之故而弗散也。无而弗持则生有焉。微而不散则生大焉。故虑终之患如始之祸。则无败事。谓其安未兆也。谓[闭]微脆也。当以愼终除微。愼微除乱。而以施为治之。形名执之。反生事原。巧辟滋作。故败失也。不愼终也。好欲虽微争尚为之兴。难得之货虽细贫盗为之起。不学而能者自然也。喩于学者过也。故学不学以复众人之[所]过。
65
明谓多(见)[智]巧诈蔽其朴也。愚谓无知守眞顺自然也。多智巧诈故难治也。智犹治也。以智而治国。所以谓之贼者。故谓之智也。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也。当务塞兑闭门。令无知无欲。而以智术动民。邪心既动。复以巧术防民之伪。民知其术。(防随)[随防]而避之。思惟密巧。奸伪益滋。故曰以智治国国之贼也。稽同也。今古之所同则不可废。能知稽式是谓玄徳。玄徳深矣远矣。反其眞也。
67
久矣其细犹曰其细久矣。肖则失其所以为大矣。故曰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夫慈以陈则胜以守则固。节俭爱费天下不匮故能广也。唯后外其身。为物所归。然后乃能立成器为天下利。为物之长也。且犹取也。相慜而不避于难故胜也。
68
士卒之帅也。武尚先陵人也。后而不先。应而不唱。故不在怒。(不)与争也。用人而不为之下。则力不为用也。
69
(彼)[进]遂不止。行谓行陈也。言以谦退爱慈。不敢为物先。用战犹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也。言无有与之抗也。言吾哀慈谦退。非欲以取强无敌于天下也。不得已而卒至于无敌。斯乃吾之所以为大祸也。宝三宝也。故曰几亡吾宝。抗举也。(加)[若]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70
可不出戸窥牖而知。故曰甚易知也。无为而成。故曰甚易行也。惑于躁欲。故曰莫之能知也。明于荣利。故曰莫之能行也。宗万物之(宗)[主]也。万(物)[事]之主也。以其言有宗。事有君之故。故有知之人。不得不知之也。唯深故知之者希也。知我益希。我亦无匹。故曰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也。被褐者同其尘。怀玉者宝其眞也。圣人之所以难知。以其同尘而不殊。怀玉而不渝。
71
故难知而为贵也。不知知之不足任则病也。
72
清(净)[静]无为谓之居。谦后不盈谓之生。离其清(净)[静]。行其躁欲。弃其谦后。任其威权。则物扰而民弹僻。威不能复制民。民不能堪其威。则上下大溃矣。天诛将至。故曰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言威力不可任也。不自厌也。不自厌是以天下莫之厌。不自见其所知。以耀光行威也。自贵则(物)[将]狎(厌居)[居厌]生。
73
必不得其死也。必齐命也。倶勇而所施者异。利害不同。故曰惑利惑害也。孰谁也。言谁能知天(天下之所恶)意(故)邪。其唯圣人[也]。夫圣人之明。犹难于勇敢。况无圣人之明而欲行之也。故曰犹难之也。(天)[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顺则吉逆则凶。不言而善应也。处下则物自归。垂象而见吉凶。先事而设诚。安而不忘危。未(召)[兆]而谋之。故曰
繟(弹)然而善谋也。
74
诡异乱羣谓之奇也。为逆顺者之所恶忿也。不仁者人之所疾也。故曰常有司杀也。
76
强兵以暴于天下者物之所恶也。故必不得胜。物所加也。木之本也。枝条是也。
77
与天地合徳。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则各有其身。不得相均。如惟无身无私乎。自然然后乃能与天地合徳。言(唯)[谁]能处盈而然虚。损有以补无。和光同尘。荡而均者。唯(其)[有]道[者]也。是以圣人不欲示其贤。以均天下。
78
以用也。其谓水也。言用水之柔弱无物可以易之也。
79
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徳[以]和之。其伤不复。故[必]有余怨也。左契防怨之由生也。有徳之人。念思其契。不(念)[令]怨生而后责于人也。彻司人之过也。
80
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众乎。故举小国而言也。言使民虽有什伯之器。而无所用。何患不足也。使民不用。惟身是宝。不贪货赂。故各安其居。重死而不远徙也。无所欲求。
81
实在质也。本在朴也。极在一也。无私而有。唯善是与。任物而已。物所尊也。物所归也。动常生成之也。顺天之利不相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