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子言:“士大夫清廉,便是七分人了。”盖公忠仁明,皆自此生。壶公曰:不清不廉,便没半分人了。
苏子瞻云:“吾酒后乘兴作数千字,觉气拂拂从十指出。”壶公曰:长公精神如在。
古语云:“斛满人概之,人满神概之。”壶公曰:此绝顶语,处盛者毋为神所概。又曰:雕龙绣虎之才,神应概之。
蔡西山云:“为善得祸,乃是为善未熟;为恶得福,乃是为恶未深。人事尽处,方是天理。”壶公曰:一事一时,定不得祸福。
张无垢云:“贪冒之士,如落秽溷污渠中,如何使人敢近?廉正之士,如竹间清风,露气洒洒袭人,观者已觉心目顿快,况处其间哉!”壶公曰:恁地透彻。
黄鲁直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于胸中,便觉面貌可憎,语言无味。”壶公曰:快语,乃玄。
吴定翁尝曰:“士无求用于世,惟求无愧于世。”壶公曰:此君子为己之学。
孛术鲁翀在翰林日,尝进讲。罢,上顾问曰:“三教何者为优?”鲁翀对曰:“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谷。”上曰:“若尔,则儒为贱耶?”鲁翀曰:“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谷于世,其可一日阙哉?”上大悦。壶公曰:是。
李德裕对武宗曰:“正人如松柏,特立不倚;邪人如藤萝,非附他物,不能自起。故正人一心事君,而邪人竞为朋党。”此数语,尽君子、小人之情状矣。壶公曰:只数语了了,觉朋党论之烦。
周墀入相,问于韦澳,曰:“愿相公无权。”墀愕然不知所谓,澳曰:“官赏刑罚,与天下共其可否,勿以己之爱憎喜怒移之,天下自理,何权之有?”壶公曰:政要相公揽权。
善处权者,常不忘避;善处利者,常不忘予;善处小人者,常不忘密。壶公曰:老于涉世。
张文成为徐有功赞曰:“蹑虎尾而莫惊,触龙鳞而不惧,凤峙鸱枭之内,直以全身;豹变豺狼之间,忠能远害。”壶公曰:徐君幸而免,天也。果真能入火不热,入水不濡乎?险矣!
张忠定曰:“事君者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忠不言己效,公不言己能,斯可以事君矣。”壶公曰:只“不言”,多少意思。
小人百巧,一拙即败;君子百正,一邪即败。
善谄者必善骄,能趋者必能背。何者?其机括一也。明智之士,见人之谄者而知其必骄;见人之趋者,而知其必背,故内不失己,外不失人。暗者反是。壶公曰:自是风波之感。
人臣名位平常,其时必治朝,其人必君子;声势烜赫,其时必末造,其人必权奸。壶公曰:当末造,则为鬼谷、鹿门,跳出阴阳之外。
江公望谓吴师礼曰:“子异日得志,当如何?”曰:“但为人作丰年耳。”壶公曰:隽语,令人可想。
王荆公尝问张文定:“孔子去世百年生孟子,自后绝无人,何也?”文定言:“岂无?只有过孔子者。”公问:“是谁?”文定言:“江西马大师,汾阳无业,雪峰严头,丹霞云门是也。”公问:“何谓?”文定曰:“儒门淡薄,收拾不住耳。”荆公欣然叹服。后举似张天觉,天觉抚几,叹以为佳。
范蜀公不信佛,苏公尝求其所以不信之故。范云:“平生事非目见即不信。”苏曰:“公亦安能然哉?设公有疾,令医切脉,医曰寒,则服热药;曰热,则服寒药。公何尝见脉而后信之?”壶公曰:苏理爽透。
元明善尝副一蒙古出使交趾,濒还,国王赆以兼金。蒙古受之,明善不受。国王曰:“彼使臣已受矣,公何固辞?”明善曰:“彼所以受者,安小国之心;我所以不受者,全大国之体。”
天下惟有二事着手不得:以外廷攻宦官,其势不入,必有入之者而后可行,譬捕黄羊必用夜猴;以中国攻夷狄,其势不出,必有出之者而后可行,譬逐狡兔必用韩卢。故能诛宦官者,必宦官之党;能攻夷狄者,必夷狄之邻:此形便也。宋申锡、崔彻智不及此,其败宜矣,况李训、郑注之奸乎?壶公曰:古有是语,今做不得。
明肃临朝,范文正公以上寿会宁,抗疏外补。太后既逝,言者多追诋旧事,仲淹乃言于帝曰:“太后受遗先帝,调护陛下十馀年,今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帝曰:“此亦朕所不忍闻也。”乃下诏戒饬中外,毋得辄言垂帘时事。壶公曰:一言兴邦。
范景仁疏请建储,累上不报,执政谕之曰:“今间言已入,为之甚难。”镇曰:“事当论其是非,不当论其难易。诸公谓今日难于前日,安知异日不难于今日乎?”壶公曰:畏难苟安,千古一律。
新法之行,长吏苦于牵迫,多至投劾。康节门人故友,或贻书访之。答曰:“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矣。”大哉,仁人之言,非兼万物,洞悉当世之宜,不能为也。可谓通儒矣。壶公曰:此邵子经世之学。
吕大防、范纯仁当国,欲为调停之方,以兼用熙丰之党。刘巗叟驳之曰:“自古君子、小人,无参用之理。圣人但云:君子在内、小人在外则泰,君子在外、小人在内则否。若君子小人并进,则危亡之基也。”巗叟此论,乃正大公平之理,圣人所不易者。不知吕、范二贤,身任天下之重,胡为有此模棱之见也?此名一出,而后之巧于处世者,阴借其言以为牢笼之具,而天下之事遂至大坏而不可救矣。壶公曰:才调停,小人便占胜场。
梁焘作相,一以引援人才为务。尝作荐士录,具载姓名。或曰:“公所植桃李,乘时而发,但不向人开耳。”壶公曰:那个肯向人开?
赵鼎为相,遇户部进钱入宫,召至相府切责之。翌日,问帝曰:“某人献钱耶?”帝曰:“朕求之也。”鼎曰:“其人不当献,陛下不当求。”遂出其人于远郡。壶公曰:真宰相。
元世祖崇信佛法,厘正道教,诏枢密副使张易参校道书,言惟道德经为老子所着,馀皆后人伪撰,悉焚毁之。此世间一大快也。壶公曰:参同契几付祝融。
耶律楚材尝言:“兴一利,不若除一害;兴一事,不若减一事。”时以为名言,可为好功喜事之戒。
有言佛教可治天下者,英宗以问拜住。拜住对曰:“清净寂灭,自治可也。若治天下,舍仁义,则纲常乱矣。”壶公曰:“自治”二字,得佛教之髓。
揭傒斯之论储材曰:“养之于誉望未隆之先,用之于周密世务之后,此用人之要法也。”
太祖微行至某寺,见一僧治爨,问曰:“尔僧耶?有度牒否?”答曰:“真和尚不用度牒,真皇帝不用玉玺。”壶公曰:这和尚早知有西洋之役。
国初梁孟敬应聘修元史。成,遂乞骸骨,日与二三野老婆娑丘樊。野老曰:“我辈脱战征之苦,享太平之福,何以祝吾君?”孟敬举手曰:“愿吾君恭己九重,存心四海,扩天理而遏人欲,进君子而退小人。”野老曰:“愈于华封三祝。”壶公曰:愈于格致诚正。
白昂成进士,谒胡文忠公,问处世之要。公答曰:“多栽桃李,少种荆棘。”壶公曰:树荆棘者,长必刺人。
仁宗尝问院判蒋用文保和之要,对曰:“在养正气。正气完,邪气无从而入。”又问:“卿医效迟速何如?”对曰:“善治疾者必固本,急之恐伤其本,圣人所以戒欲速也。”识者知用文以医谏。
孝宗朝有上言山西石胆子益寿者,命中官采求,经年不得。时王维为宪使,中官曰:“其物载书中,云何无也?”王曰:“凤凰麒麟,古书所载,今果有乎?”壶公曰:有识有胆。
夏寅尝语人曰:“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也;此日闲过,二可惜也;此身一败,三可惜也。”壶公曰:予常拈以醒世。
谢文庄尝云:“愿为真士夫,不愿为假道学。”壶公曰:不是假道学,便是真士夫。
第7章